
8月21日晚间,叮咚买菜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这也是其正式发布“4G”战略之后的首份季报。
财报显示,叮咚买菜Q2实现GMV(商品交易总额)65亿元,同比增长4.5%;营收实现59.8亿元,同比增长6.7%。在盈利方面,Non-GAAP(非通用会计准则)标准下的净利润为1.3亿元,同比增长了23.9%。至此,叮咚买菜已连续实现11个季度的Non-GAAP标准盈利。
前不久,叮咚买菜正式宣布了“4G”战略(好用户、好商品、好服务、好心智),并进行了APP升级、商品开发事业部拆分、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等一系列调整,更加聚焦在对“好商品”的打造。
叮咚买菜在业绩会上介绍称,大盘的增长很大一部分正是新动作带来的。比如,该季度大盘用户的月均下单频次达4.4次,再次保持了同比增长,而其中,更加关注商品新鲜、品质和特色的“好用户”群体的月均下单频次已经达到了8.1次。
6月份,叮咚买菜“好用户”的占比已经接近30%,并贡献了高达68.5%的GMV;新客中“好用户”的占比也高达80%。这明显意味着公司对当前市场趋势的判断是准确的,用好商品来吸引好用户的策略也已经开始奏效。
为了做“好商品”,叮咚买菜在商品端累计汰换了4000多件商品。就在6月,平台上有着叫好又叫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等属性的好商品的SKU占比已经达40%,GMV占比相比今年初也提升了约30个百分点。
针对商品开发,对于一些常见的大众生鲜品类,叮咚买菜选择走向更深的源头,使这些品类中好商品的占比能够迅速提升。就在6月份,平台上肉禽蛋品类中好商品的GMV占比达到了55%,其中猪肉系列里的黑猪肉占比就达到了35%;此外6月蔬菜品类中有机蔬菜的占比也提高至12%,GMV同比提升了约38%;而放眼整个第二季度,有机商品的整体GMV同比增长了约40%。
新战略下,叮咚买菜的“数智大脑”系统已经从最初的“供应链效率提升工具”的定位,升级为驱动业务模式创新与优化用户体验的关键引擎,应用在所有业务核心环节,既辅助全链路业务的高效经营,也帮助商品开发人员进行开发决策,另外也能通过前台+后台的AI技术应用,大大提升消费者在使用叮咚买菜时对线上线下的全程体验感。
对于未来的业绩预期,在零售行业竞争白热化的环境下,叮咚买菜方面表示依然有信心继续维持同期规模,并且持续盈利。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李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