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文保中心即将开放展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21 20:57

北京青年报记者8月21日从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了解到,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的核心功能板块——文物保护中心,已全面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古书画修复是文物保护中心展示的核心内容之一。从清洗去污、揭裱分离,到修补残缺、全色,每一步不仅依赖修复师的传统技艺,更在高新科技的赋能下实现了精准化、安全性。未来观众将能够走进文保中心,体验文物保护工作的魅力。此外,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一层的文物可视库房也已开放,观众可在周三到周日的下午免费参观。

来到位于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一层,文保中心的走廊上镶嵌着两面巨大的玻璃,这就是未来观众可以近距离观摩的综合修复室。在其中第一面玻璃内的科技展示区,文保中心实验室工作人员王颖竹正介绍着科技手段在书画用纸鉴定方面的应用。“先把浸湿的纸张样品放在纤维分散器里舂捣还原成纸浆,再夹取少量分离出的纤维样本放在载玻片上染色,之后放入造纸纤维分析仪观察其结构特征。”随着显微镜的聚焦,被染色的纸张纤维就清晰地呈现在大屏幕中。

“宣纸和元书纸有不同纤维组成,所以吸墨能力有一定的差别。通过我们的造纸纤维分析仪,可以很好地区分这两种纸张的纤维。”王颖竹介绍,文物医生可“透视”纸张的微观结构,精准判断其原料、配比及老化程度,为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传统书画修复技艺分为“洗揭补全”,明《装潢志》有言:“书画性命,全在于揭”。“揭”是书画修复中最关键、最艰险的步骤。其核心在于安全剥离已老化失效的“命纸”(原托裱于画心背面的保护层),以便为画心更换新命纸。传统手工揭取风险很高,分离时画心极易破损。为此,首博科研团队创新应用生物科技,成功研发出具有“高活性、专一性、低温活性”的生物揭展剂。揭展剂使用的生物酶能精准分解粘结画心与命纸的淀粉浆糊,将其转化为无黏性的葡萄糖和水,分离值低至13毫牛,这相当于一根绒毛划过手心的力度。用这么小的力就可以把画心和旧命纸分离,解决了困扰行业数百年的难题,被专家们称为“书画装裱行业的一次革命”。

在文保中心,可不只有高科技的展示,传统技艺更是重头戏。在传统技艺展示区,修复师们正在对一幅清代重彩水陆画进行修复。首都博物馆保护部字画修复师马燕已经从事书画修复二十余年,在她看来,书画修复的核心重点就是“修旧如旧”。书画修复揭取画心命纸后,新的命纸需要匹配画心颜色来染制,以达到“色近质同”的要求。“在染纸时,需要根据原画的纸张颜色进行调色,传统技艺会使用赭石、藤黄等矿物颜料,具体的颜色调配则需要修复师的经验判断”。为了更好地展示技艺,修复室特地选用传统“披麻带灰”工艺的大红漆案,还设置了体验区,观众可以了解不同色纸在书画、典籍等不同载体上的应用,还可以在染色纸上留下自己的墨宝带回家。

首都博物馆保护部副主任傅萌介绍,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是北京规模最大的可视化文物保护中心,使用面积近四千平方米,有226套文物保护设备,其中高精尖设备二十余套。为了让公众更好地了解文物修复工作,文保中心特别开设了具有展示功能的综合修复室,“我们即将开放的是以书画和纺织品为主的有机质文物修复部分,这也是我们首期试点展示的内容,后续将根据观众的反馈及时调整展示的内容和形式,并逐步增加金属和陶瓷等文物的保护展示,拉近文物保护工作与公众的距离。”

据悉,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文保中心开放和报名信息将在博物馆官方微信上发布。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晓萌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付丁
编辑/李涛

相关阅读
视点|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文保中心即将开放展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21
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设在大运河博物馆 将同步推出“看见殷商”大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5-12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部分展厅明日起临时关闭
北京通州发布 2024-10-13
随笔|张思国:走进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作家联盟 2024-10-06
开放至今累计接待超190万观众,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崛起为文旅新地标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9-12
观展|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展——今年暑假北京最热门打卡地之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8
博物启智 文以化成 —— 国际博物馆日各地活动精彩纷呈
国家文物局 2024-05-20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连开两展贺新春
北京日报 2024-02-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