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8日,北京市统计局发布最新消费数据引发关注:2025年1-7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4.2%,但市场总消费额却实现了0.7%的正增长。这一看似矛盾的数据背后,是北京消费市场一场静水深流的结构性变革。
新引擎拉动消费总量逆势增长
如果说今年暑期有什么事是“地狱级”难度,“买张周五进京的高铁票”这项一定在名单上。正如“北京到底有谁在啊”那个梗,北京旅游的旺季贯穿了今年前7个月,很多外地网友在网上提出质疑“北京旅游到底有没有淡季”。
首都、古都、双奥之城、潮流聚居地,博物馆、故宫、颐和园、清华北大,体育赛事、演唱会、各种XX节……来北京的理由不一而足。上半年的春节、清明、五一、端午四个假期,北京接待游客量达到5330万人次。如“五一”假期,北京接待游客总量1790.8万人次,同比增长5.6%,实现旅游总花费209.8亿元,同比增长6.9%。
北京也把握住了旅游热度和客流,文商旅、文商体、商旅体,各种板块融合打通。
以体育赛事为例,2025世界女排联赛(中国北京站)吸引四万余人到场观赛,门票销售总额达到1080万元。此外,赛事特许产品线下售卖点及线上渠道销售额总计超100万元。比赛期间设置消费场景,打造文旅体消费季,在赛事期间嵌入美食体验、民俗文化、游戏体验等,推出酒店优惠套餐、门票减免或打折活动、消费券发放活动等惠民项目,拓展融合消费新空间。
今年上半年,北京在20余项体育赛事活动中设置消费场景,覆盖率超80%。其中,北京极限运动汇直接收入255万元,带动文旅商相关消费约1250万元;北京大运河龙舟嘉年华直接创收近百万元,带动相关消费3000余万元。
这些跨界融合与业态打通,直接拉动了北京服务性消费市场。北京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北京服务性消费在交通、信息、文化娱乐等领域带动下表现较为活跃,同比增长4.6%,成为拉动总消费增长的主力引擎。
品质需求驱动结构性变革
在社零数据内部,结构性变化同样显著。
“2块钱的纸巾我犹豫许久,2万块的黄金吊坠,我马上拿下。”今年年初,“买一件心仪黄金饰品”成了很多家庭,尤其是年轻人的办年货必选动作。北京部分商场因为某金饰品牌传出涨价风声,引得消费者凌晨去排队购买,动辄排上5、6个小时。
王府井商业区多家金店销售人员透露:“具有文化创意的古法金饰和设计款珠宝备受青睐。”消费升级不仅体现在商品上,更体现在消费体验和品质追求上。各种首店成了为商圈引流的利器之一。
“今年屯儿里开了好多新店,每次来都有新发现!”喜欢逛街的“00后”姜楠发现,今年以来,有“首店收割机”之称的三里屯又新增了多家首店。据统计,三里屯太古里上半年引进20余家品牌首店、旗舰店、创新概念店。
放眼北京市场,各大商圈都在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北青报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上半年,全市新增落地首店近470家,累计举办首展、首演、首秀等活动近200场。
而进入开春时节之后的几个月,跑步套装、户外装备、羽毛球拍、自行车、桨板轮番成为网上爆品,更不用说引起全球风潮的labubu以及各种二次元IP。
数据显示,1-7月,北京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同比暴涨32.7%,化妆品类增长8.2%,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6.1%。这些数据折射出北京居民从基础消费向品质消费的跨越。
政策组合拳正在重塑北京消费市场
政策对消费以及上下游企业的刺激作用更是不可小视。
1-7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9%,增速较上半年提高2.3个百分点。这一增长背后是“以旧换新”政策的持续发力。
在朝阳大悦城家电区,市民张先生正在办理以旧换新手续。“政府补贴加上企业优惠,这台新风空调节省了1200元。”他指着新购的节能产品表示。今年端午假期前两日,绿色焕新补贴叠加企业折扣让利带动家电商品销售量7.3万台。
政府补贴叠加企业优惠也成了促消费的一项利器。日前,全球首个以机器人消费为主题的节日——E-TOWN机器人消费节启幕。北京经开区将发放专属消费券,个人消费者购买机器人产品最高可获得1500元补贴。同时亦庄6大商圈同步开展促销活动。活动开始三天内,消费券核销金额突破200万元,带动销售额超2600万元,展现出强劲的消费拉动效应。
不仅如此,在供给侧,政府也依靠政策扶持消费环节上下游产业。其中,延庆区文旅体商农融合发展成效显著。8月16日,该区向15家企业发放总计581.39万元政策奖励,支持“会奖旅游”“文旅演艺项目”等多业态融合。作为全市首个文旅体商农融合发展促消费政策,该区两年将统筹4000万元资金支持市场主体创新。
记者手记:北京消费市场正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
北京消费市场的活力不仅体现在数据上,更融入城市生活的每个角落。随着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北京消费市场正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
正如北京市统计局在解读时指出,社零总额反映的是消费品“零售”情况,是从卖方即消费品销售单位角度进行的统计,并不能全面反映消费需求整体情况。从总体上看,北京消费市场保持增长,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没有改变。下阶段,随着一系列扩内需、稳增长政策落地实施,供需两端信心有望进一步提振。要持续加强促消费政策协同联动,不断激发新型消费活力,推动消费市场向好向新发展。
国庆黄金周临近,服务消费与品质消费的深度融合,将为北京消费市场注入更强劲动能。这座城市的消费活力,正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焕发出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崔峻
编辑/刘忠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