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可触、可尝、可带走 如何玩转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机器人发展看北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8-07 14:45

八月,北京再次成为全球焦点,机器人界的“奥林匹克”——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全球首个机器人消费盛典三连动,打造沉浸式科技嘉年华。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于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届大会以“让机器人更智慧 让具身体更智能”为主题,既有大咖的观点交锋,各类机器人展示,又有现场竞技,还有消费打卡活动。这届世界机器人大会怎么逛?北京青年报记者整理了一份参会指南。

百余款首发新品

2015年首届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举办,今年是第十届。大会由开幕式、闭幕式、论坛、相关配套活动组成。同期,还将举办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世界机器人大赛等活动。

其中,世界机器人博览会展览面积首次超5万平方米,百余款新品将在博览会期间亮相。博览会设置创新馆、应用馆、技术馆3大展馆,汇聚ABB、库卡、费斯托、埃斯顿、宇树科技、银河通用、中信重工等200余家国内外优秀机器人企业的1500余件展品,其中包含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救援机器人、巡检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导管塑形机器人、割草机器人、六维传感器、灵巧手、微型行星滚柱丝杠等在内的100余款首发新品。

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参展数量也创同类展会之最。本届博览会将汇聚近50家人形机器人知名整机企业,展示人形机器人发展成果。邀请北京中心、上海中心2家国地共建中心,广东中心、浙江中心、四川中心等地方中心,以及宇树科技、上海智元、乐聚、众擎等国内领军企业,数十家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并首次设置香港展团亮相博览会。

参展企业首超200家

十年来,中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世界机器人大会茁壮成长,国际支持机构由首届的12家增加到26家,参会国际及港澳台嘉宾由首届的10余位增加到80余位,参展企业由首届的不足百家增长到2024年的169家。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将参展企业数量首次超200家。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设置“产业发展’‘创新应用’‘技术融合”三大篇章,超400位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国际组织代表、院士和企业家将聚焦机器人领域前沿技术风向、产业趋势、应用实践、创新成果,通过主旨演讲、高端对话、实物展示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展开交流分享。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国际参与规模提升,邀请了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等28家国际机构支持,国际机构数量再创历史新高。

国际前沿成果集结,大会将汇聚全球机器人前沿技术成果和创新产品,集中展示世界机器人研究领域最新突破,引领机器人产业未来走向。此外,大会期间将举办多场国际活动,为国际间在机器人领域的交流提供更多平台和机会,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验分享和合作探讨。

多项成果发布

作为重要亮点,本届大会将有众多成果发布。大会将发布《2025 人形机器人十大场景需求》《全球机器人合作伙伴倡议》《2025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先进机器人与自动化论文集 2025》,人形机器人行业标准、“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首发新品”“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脑控机器人赛会记录”“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投创之星”;北京市经信局拟发布北京市机器人“双百工程”成果;亦庄开发区拟发布开发区机器人有关成果等。

世界机器人大赛将举办共融机器人挑战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将有来自全球10余个国家6000余支赛队的10000余名精英赛手现场竞技,展示“互动性”强的科研类竞赛成果,比拼“观赏性”高的优质竞赛项目。同期举办“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脑控机器人赛会纪录挑战活动”,发布“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十大竞赛创新成果”,启动“世界机器人大赛裁判员培训认证工作”。

大会还将围绕机器人创新应用场景、国际合作、技术突破、标准检测、投融资、学术研讨、产业人才培养等方向举办31场活动。

此外,本届大会将联合多家单位举办多场配套活动,包括多边合作对接、双边合作对接、政企对接闭门会、投融资对接、供需对接、项目路演、机器人消费季等活动。

公众如何参加博览会

会跳舞、能唠嗑……最有趣、最接地气的机器人扎堆亮相。公众要参与2025世界机器人博览会,可通过“世界机器人大会”微信公号购票,8月1日-8月12日,购票需购买全价票,成人票100元/张。

参会观展人员携身份证原件于预约当日前往,展览观众入场口为南二门,入场时间:8月8日13:00-16:00,8月9日-11日9:00-16:00,8月12日9:00-14:00。乘坐公共交通可搭乘地铁亦庄线,到荣昌东街站下车,从B1南口出站,再步行约400米即可抵达世界机器人大会展馆。如果需要就餐,观众可到AB馆二层连廊处自行购买餐食。

自驾观众搜索“世界机器人大会展馆”即可定位至大会场馆。需要提示的是,建议自驾出行前往参观的人员一定仔细了解封路信息,以免影响您的行程。2025年8月8日0点至8月13日0点期间,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周边道路采取临时交通管控措施。景园街(宏达南路-永昌南路)24小时封闭;宏达南路(荣昌东街-景园街)每日7时-18时封闭,上述两路段禁止机动车行驶(持证车辆除外)。宏达南路(景园街-建安街)、建安北小街、宏达西路(景园街-建安街)、景园街(永昌南路-东环南路)、永昌东三路、同济南路(荣昌东街-建安街)、东环西五路、东环西六路,此八段路为停车道路,每日7时-16时适时进行管控。建安街(宏达西路-东环西六路)为停车备用道路,停车道路停满后,停入备用道路。

全球首个机器人消费节启动

除了世界机器人大会的丰富内容外,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在大会期间同步举办“E-Town 机器人消费节”,这也是全球首个以机器人消费为主题的节日。

首届“E-Town机器人消费节于8月2日至17日展开,这一创新性消费节与8月8日开幕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及8月14日举办的“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联动举行,形成“会、展、赛、节”四位一体的机器人产业盛典。

消费节地点涵盖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机器人大世界以及北京亦庄龙湖天街、大族广场等6大商圈,让科技“可触、可尝、可带走”。期间,北京经开区将发放专属消费券,个人消费者购买机器人产品最高可获得1500元补贴,企业消费者最高可获得25万元补贴。

在机器人大世界(机器人4S店、机器人焰究所、机器人大世界文创区)和机器人大会现场发放一定额度消费券,如RoBo智享券、RoBo文创券、RoBo美食券。

参会者在大会现场美食区、会客厅、文创产品售卖区,可领取、使用消费券购买机器人产品、特色文创产品并品尝机器人制作的美食;未参会消费者可到机器人大世界(机器人4S店、机器人焰究所、机器人大世界文创区)购买特色产品享同等优惠。

位于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园(亦庄)的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8月8日正式开业,主要面向企业端用户,提供涵盖医疗类、工业类、陪伴类、仿生类、人形双足类、集成类、人形轮式7类50余项产品。

与4S店相邻的“机器人焰究所”,是一家以智能机器人为主题的前沿餐厅,也是8月8日正式开业。店内下棋机器人、酒保机器人、回收垃圾机器人等多元服务型机器人可以现场作业,可提供煎饼、烤串、咖啡等各类美食和饮品,消费者还可与苏轼、李白机器人现场对诗,完成一次“舌尖+文化+科技”的全沉浸式打卡。

除了主要面向线下消费用户的世界机器人大会和机器人大世界线下消费场景,京东商城E-TOWN机器人消费节专区,则主要面向线上消费者,提供四足机器人、双足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教育陪伴类机器人等4类63个品牌店铺680余种机器人产品。

此外,通过与北京华联亦庄购物中心、大族广场Mall&More、龙玥城、龙湖北京亦庄天街、瀛海环宇坊、王府井奥莱UP TOWN六大商圈的600余家商户还共同打造科技商圈消费场景,同步推出“折上折”优惠。

在机器人打卡活动服务体系方面,设置机器人消费节护照、体验消费地图打卡活动,消费者持机器人消费节护照在大会现场、机器人大世界、五大商圈完成集章任务,即可有机会抽取精美礼品。

需要注意的是,活动期间,前往机器人大世界、机器人4S店及机器人焰究所(餐厅)实行预约制。机器人大世界、机器人4S店:微信搜索“亦庄机器人”公众号并关注,点击底部“乐享”,选择“参观预约”。打开大众点评,搜索“机器人焰究所”,按活动规则领取预约码,届时请凭预约信息进店就餐。

北京已成全国领先机器人技术创新和产业聚集地

面对国内外新形势新变化,北京市全面落实国家战略规划,充分发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优势,在支持机器人科技产业创新、场景应用拓展、资源要素保障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建设了国际一流的产业创新平台,聚集了一批国内顶尖的机器人创新型企业和研究机构,设立了百亿级的机器人产业基金和机器人租赁公司,有效推动了机器人全产业链快速发展,已成为全国领先的机器人技术创新和产业聚集地。

近年来,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技术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特别是带动了人形机器人的突破。但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图景才刚刚展开,机器人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应用推广都还面临不少挑战,迫切需要加强全球的交流合作,加强科研、产业和用户的对接互动。为此,北京市在已有的世界机器人大会基础上,今年又着重打造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今年北京将举办世界人形机器人“一会一赛”。其中,“一赛”即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马拉松比赛已于4月在北京亦庄举办。“一会”即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

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主要展示和检验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续航能力、结构稳定性、关节可靠性等体现运动能力的核心性能,通俗地说,主要是考验人形机器人的“体能”。全球首次的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就是想通过更加丰富的赛项设置,来进一步检验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和“体能”的综合能力和融合水平。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是全球首个为人形机器人组织的综合性竞技赛事,将于今年8月15日至17日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和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办,旨在通过机器人的多种竞技赛项,集中展示、检验机器人最新成果,持续带动机器人机械结构、人工智能、大模型、光学、传感、材料等多学科技术进步,不断促进机器人技术和产品迭代升级,加速机器人进入生产生活各类实际场景,让机器人服务人类更美好的生活。

北京正在全力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这三个平台将努力为具身智能技术创新和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培育做出北京贡献。机器人正在持续进化,展示和竞赛不是为了分出高下优劣,而是促进技术向善进步。每一个参赛的机器人可能都不完美,但是都在参与创造历史。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霞
编辑/贺梦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