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小兵张嘎》作者徐光耀抗战家书入藏家书博物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7-16 22:35

7月16日上午,作家徐光耀之子徐丹,在小兵张嘎博物馆馆长殷杰陪同下,专程从石家庄来到中国人民大学,代表父亲向家书博物馆捐赠写于抗战期间的一封家书。人大博物馆、校史馆馆长李贞实接受捐赠,并向老校友徐光耀颁发了收藏证书和家书复制件。

小兵张嘎2.jpg

家书饱含孝道亲情保家卫国决心

徐光耀,1925年生于河北省雄县段岗村。1938年参加八路军120师359旅特务营,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期间任冀中军区警备旅政治部除奸科干事、宁晋县大队特派员、军分区军事报道参谋、军事记者等。解放战争期间到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学习,担任战地记者。1953年毕业于中央文学研究所。1983年后历任河北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等职。著有长篇小说《平原烈火》、中篇小说及剧本《小兵张嘎》、散文集《昨夜西风凋碧树》等。

徐光耀参军后,跟随部队转战各地,初期还能给家里写信报平安,但随着日军占领家乡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基层抗日政权遭到严重破坏,抗日形势十分严峻,抗日斗争暂时转入地下隐蔽状态,他和家里的通信也中断了。这音信一断就是四五年,家里不知他的死活,他也不知道家里的情况。直到1944年10月24日,徐光耀同时收到姐姐和父亲的来信,反复阅读,激动万分。

两天后,他分别给父亲和姐姐各回了一封信。给父亲的信中说:“我的姐姐参加区里工作,更是让我兴奋的事,这就好像我俩站在一条线上打日本一样,您有这样两个儿女,应该是很甘心了,您是多么光荣啊!您放心,我一定按照您的教育去做,一定好好的(地)学习与工作,一定和每个同志都和气亲爱,绝不辜负您老人家的期望。爹!您耐心的(地)等着吧!胜利的日子就快来了,今年就可以打败德国,明年就要反攻日本,那时候才是咱们团圆的时候!您不信,我姐姐会告诉您现在形势是多么有利。”

“这封信,纸已发黄,字迹稚拙,内容简略,可能还有错别字,但它既饱含了我作为人子的孝道亲情,更有我作为一位战士保家卫国的决心。” 今年整整一百周岁的徐光耀最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小兵张嘎3.jpg

家书背后是全家参加抗战的故事

徐光耀的这封家书写于抗战后期,从时间上看已经到了战略反攻阶段,透露出作者对抗战形势的清醒认识、对抗战胜利的憧憬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家书背后是一个全家参加抗战的故事:作者参加八路军,投身抗战,对全家都有积极影响,姐姐和妹妹均参加了抗日队伍,父亲从开始不同意儿子参加八路军,到同情八路军,再到支持八路军,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

徐光耀早年毕业于华北联大文学系,是人民大学前身时期的老校友,近年来多次给学校博物馆捐赠书信、手稿、日记等重要资料。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对徐老的厚爱表示感谢,表示徐老的这封家书非常珍贵,一定要第一时间陈列出来,让更多的人一睹其风采,感受其中的家国情怀,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捐赠仪式结束后,这封珍贵的抗战家书就被博物馆工作人员放进展柜,连同事先准备好的展品说明牌、家书释文、徐光耀在抗战期间的一组珍贵照片等,一起陈列在该馆抗战家书展区,供公众参观。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汪浩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