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Qnews|4月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三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4-30 18:19

1.png

4月30日,国家气候中心发布4月份天气回顾和5月份气候趋势预测。5月华南地区需防范暴雨、强对流等气象灾害风险。华北、华东和华中中北部等地需防范气象干旱风险。

国家气候中心介绍,4月(4月1-29日)全国平均气温12.9℃,较常年同期偏高1.5℃,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三高。全国大部地区均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1~4℃,其中湖北中部等地偏高4℃以上。陕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湖北等地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湖南、河北、山东、浙江为次高。全国有93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4月极值,其中四川邻水日最高气温(36.8℃)突破春季极值。

降水总体偏少,华南前汛期较常年偏晚。全国平均降水量36.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12.5%,为近5年同期最少。东北地区西部及内蒙古东部、新疆西部和东北部、西藏西部等地降水量偏多1倍以上;华北南部、华东北部、华中北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南西部、西南地区东北部和南部及内蒙古西部、新疆南部、西藏中南部等地降水量偏少5成至1倍;陕西、江苏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上海为次少;吉林降水量为历史同期最多。吉林、辽宁、湖南、云南等地有25个国家气象站日降水量突破4月极值,其中江西庐山(145.3毫米)、湖北沙洋(114.1毫米)、吉林江源(40.7毫米)突破春季极值。4月24日华南前汛期开启,较常年(4月9日)偏晚15天。

华南、长江中下游以及华北等地气象干旱呈阶段性发展。3月下旬以来,华南、长江中下游以及华北等地气象干旱阶段发展,4月18日气象干旱面积达阶段性最大。4月19日以来,华北、黄淮、江南、华南等地先后出现降水过程,气象干旱有所缓和。目前华南西部、西南地区东南部、西北地区东南部、华中西北部、华东中部、华北西南部等地存在中度及以上等级气象干旱,其中广西中部、江苏南部、陕西东南部、河南西部等地为特旱。

此外,全国性寒潮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引发罕见大风、沙尘、雨雪及强对流天气。4月10-14日,全国23个省份出现12级以上阵风,北京门头沟、天津蓟州等多地达14级,河南安阳林州局地15级(46.8米/秒);受大风影响,中东部地区出现今年以来最大范围沙尘天气,最远传输至海南岛北部;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南部出现强雨雪。11-12日,黄淮南部、江淮、江汉、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华南等地自北向南出现了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和冰雹齐发。

在5月气候趋势预测方面,东北地区、内蒙古中东部、华北、华东北部、西南地区东南部、西藏西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东北地区南部、内蒙古东部局部、西藏西部等地偏多2~5成;全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其中华东中南部、华中南部、新疆中西部等地偏少2~5成。气温方面:除东北地区南部、内蒙古中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略偏低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华东、华中、西南地区东北部、西藏西部、新疆中西部等地偏高1~2℃。预计有3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北方地区,较常年同期(2.5次)略偏多。

国家气候中心提醒,5月气象灾害风险主要防范气象干旱和干热风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防范大风、阶段性强降温和沙尘天气灾害风险,防范阶段性强降水、低温引发的次生灾害,防范森林草原火灾风险,防范我国南方地区暴雨、强对流等天气风险。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铁柱
编辑/张丽
校对/王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