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木偶艺术剧院与大麦“酷小麦”联合出品的建院70周年大戏——大型神话木偶剧《悟空·三打白骨精》,将于5月1日、2日在中国木偶艺术剧院首演。这部流行元素融合古典艺术的作品,在保留经典内核的同时,以直白有趣的叙事方式,深入探讨了角色间的冲突与困境。
该剧改编自四大名著《西游记》,以“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经典故事为基础,是一部充满想象与教义的作品。全剧以10个篇章讲述了孙悟空与白骨精之间的智勇较量。从“三打”中的第三打展开,白骨精为达自己的目的,设下一系列陷阱,她利用“广场舞”、“火海陷阱”和“真假孙悟空”等阴谋,企图制造混乱,然而孙悟空凭借智慧与胆识,配合唐僧的祈福以及八戒的卧底行动,最终跨越层层陷阱,师徒四人踏上新的冒险征程。
虽然情节取自“三打白骨精”,但剧情却不走寻常路,进行大胆重构,大幅加快了故事节奏,情节复杂程度直线上升。全新剧情中,白骨精有了阿风、阿木两个帮手,从单打独斗变为团队作战,与唐僧师徒四人展开激烈对抗。而角色上,白骨精不再只是单纯的邪恶妖魔,而是被赋予了丰富情感与复杂动机,孙悟空也从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变为面临挑战和局限的“凡人英雄”,唐僧展现出鲜明的领导才能,八戒也变得更有担当,每个角色都焕发出新的色彩。
作为中国木偶艺术剧院建院70周年的大戏,剧中运用多种偶剧形式,将舞台表现力发挥到极致。剧中偶的种类多达8种,包括仗头木偶、面具偶、巨型偶、托偶(人性化偶)、框架偶、铁枝木偶、偶型和影偶。其中,师徒四人、白骨精、阿风、阿木等七个主要角色则采用面具偶,面具不仅赋予了角色独特风格,同时也解放了演员的肢体,为表演增添了创意。其他角色的呈现方式也十分巧妙,小猴子用铁枝木偶来展现,灵动俏皮;白龙马由框架偶呈现,造型逼真;阿木的蜘蛛跟班以彩色卡通偶型亮相,童趣十足;白骨夫人变出的少女和大妈则采用托偶,演员脸与小偶身结合,形成大头小身的诙谐造型。
小观众最期待的孙悟空与白骨精的武打场面,则巧妙在真人武打与杖头木偶、巨偶表演间切换,营造出多时空打斗效果,视觉体验拉满。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编辑/汪浩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