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与健康息息相关。为有效遏制肥胖上升趋势,预防体重相关慢性疾病,减少体重相关因素造成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活动,北京市也制定了《北京市“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3月21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2025年25条“体重管理”措施。北京市疾控中心及各区疾控中心积极协助政府相关部门,从加强科学普及和倡导、推进科普专家进场所、开展健康体重促进活动等6个方面,制定了25条措施,全面推动体重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在加强科学普及和倡导方面,本市将编制权威知识读本,根据体重管理相关专业知识,制作《首都居民体重管理核心知识读本》,并广泛传播。制作体重管理工具包,开发制作微图文、短视频和老年人健康体重管理等工具包,多种渠道推广。在权威平台设立专栏,在中心"两微两刊"权威平台(北京市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号、北京市疾控中心微博;《健康》、《健康少年画报》)设立体重管理专栏。同时,向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征集体重管理特色门诊典型经验,向居民征集体重管理典型案例并推广。
今年,本市将推进科普专家进场所,组建由体育运动、营养、代谢性疾病、中医、公共卫生等不同专业组成的百名体重管理科普专家团队,举办百场体重管理技能讲座,尤其是聚焦“一老一小”、职业人群和农村人群,推动科普专家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企事业单位,举办百场体重管理技能讲座。此外,还将开展百场营养知识进社区活动,以“健康体重防慢病,营养知识进社区”为主题,组织专家进社区举办 100 场活动,普及健康体重知识与技巧。
针对不同的人群,本市也将开展健康体重促进活动,包括加强职业人群体重管理,进一步优化、完善职业人群体重与健康管理模式,有针对性开展健康宣教和健康促进活动。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北京市“万步有约”健走大赛,助力职工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以家庭医生签约居民为核心,开发个性化体重管理模式与适宜技术。
今年,本市也将帮助广大市民提升食品营养标签使用技能,广泛传播食品营养标签相关知识,促进消费者掌握通过标签选择健康食品的技能。征集传播健康食谱,围绕“三减”(减油减盐减糖)、“慢性病饮食”等主题,面向养老机构、餐饮单位、家庭等征集健康食谱,通过权威媒体传播。健康食堂、餐厅建设也将持续进行,包括在菜单增加营养标识,推广低油、低盐、低糖、减脂菜品,打造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
在提升体重管理能力方面,今年将加强医务工作者专业技能,开展体重管理相关知识技能培训,提高医务工作者个体化体重指导能力和群体体重管理科普宣传能力。完善“指导员之家”管理平台,增设体重管理培训课程,组织生活方式指导员开展体重管理能力学习考核,发挥其在社区体重管理中的作用。组建 100 个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学习体重管理知识和技能,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聚焦儿童和青少年,今年也将有不少“新动作”:推广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筛查工具,制作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筛查及管理小程序,以微信公众号、家长信、校园网等多种途径推广给师生和家长,通过评价并反馈学生营养状况,帮助其开展体重管理。组织学校卫生专家队伍,围绕健康体重管理、儿童营养膳食等内容,对常见病监测点校开展学生肥胖防控工作技术指导和知识技能宣讲工作。对校长、校医、教师、后勤管理及采买人员进行学生营养、体重管理及健康膳食等相关标准和技能的宣贯。对校医开展成年期疾病高危学生建档培训,提升体重管理能力。推动全市百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创建营养健康食堂,开展学校营养管理工作,为学生体重管理打好基础并做出示范。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张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