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孔院二十年)厦门大学派出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747人次 :播撒下中文种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21 22:12

在厦门大学,有这么一群年轻人。他们奔赴异国他乡,播撒中文种子,展示中国青年的奉献精神。他们,就是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厦门大学已先后派出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747人次。

“中文不再陌生,中国不再遥远”

近日,柴莹莹和陈盈菲即将完成在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孔子学院为期1年的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工作,返回厦门大学。1年来,课堂上的点点滴滴给两位老师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陈盈菲和学生一起探索中文的奥妙。“为什么汉语拼音上面有符号?”“老虎的‘老’和老师的‘老’是一样的吗?”“饺子、粽子为什么都有‘子’?‘子’是什么意思?”学生们的问题层出不穷,他们对中文的好奇心令陈盈菲十分惊喜。在陈盈菲的启发式教学下,孩子们渐渐爱上了中文课,爱上了中文这门语言。“或许这就是我来到孔子学院的意义。”陈盈菲说。

柴莹莹在4所学校任教,她说:“骑车穿梭在各个学校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未知的挑战和无限的希望!”令柴莹莹最难忘的是在异国他乡过的中秋节,她和学生一起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歌舞表演,融合了汉服之美、扎染艺术及剪纸技艺等。活动结束离开礼堂时,一个又一个学生走向柴莹莹,问她:“我们可以上更多的中文课吗?”那一刻,柴莹莹非常激动,“我知道,对他们来说,中文不再陌生,中国不再遥远”。

邱玉华在波兰弗罗茨瓦夫大学孔子学院与学生们展示灯笼作品。

2016年9月,邱玉华作为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前往波兰弗罗茨瓦夫大学孔子学院任教。刚到波兰,异国他乡的新鲜感还未褪去,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和挑战便接踵而至。

邱玉华的教学对象年龄跨度大,任教的地点分散,有的地方来回通勤时间需要3个小时,她就把部分备课工作安排在乘坐电车的途中。在邱玉华的努力下,学生们学习中文和中华文化的热情被激发,来自各个地区的学生积极参与孔院举办的各种中华文化活动,成为弗罗茨瓦夫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第22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中,泰国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肖婧辰指导的选手张益荣获全球总决赛“亚洲冠军”、泰国赛区总冠军。

肖婧宸和张益荣亦师亦友。在准备“汉语桥”比赛期间,她们曾一起在办公室准备参赛材料到深夜,也一起拍参赛视频,互相鼓励,克服困难,最终收获好成绩。“极其幸运,我遇到了如此努力优秀的学生,互相成就是师生关系里最美好、最幸运的事情!”肖婧宸说。

“您是我们最大的礼物”

2019年12月,在尼日利亚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韦大孔院”)任教的邹维琴被评为“2019年度孔子学院先进个人”,并被授予“孔子学院奖章”。回首在非洲的时光,邹维琴感叹道:“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018年,邹维琴怀揣着对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热爱来到尼日利亚,成为一名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她所在的教学点奥古联邦理工学院比较偏远,停电缺水是常事,生活不便,购物困难,卫生条件差。

原本计划在这里做1年志愿者的她,当看到学生们为了改变自身命运,起早贪黑地努力学习中文时,深受感动,决定克服困难,继续留在这里教授中文。邹维琴一直觉得学生也是自己的家人,学生们也把她当作亲人。邹维琴至今记得2019年教师节那天,学生们悄悄为她准备了礼物,并在精心布置的黑板上写下“教师节快乐,您是我们最大的礼物,辛苦您了”,当时的她顿时泪目。

在邹维琴的努力下,26名学生成功申请到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来到中国留学,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她不仅给学生种下希望,还将他们的梦想变为现实。

“放不下这里求知若渴的孩子”

2012年9月,许伟刚步入厦门大学攻读研究生。当时,在尼日利亚韦大孔院的中文教师吴群彬结束任期回到母校作演讲,向学弟学妹们介绍了自己在尼日利亚的教学时光。这次演讲让许伟深受感染,“报名!我当时心里就一个想法”。

然而,在心愿达成,真正踏入韦大孔院校园时,有限的教学条件让许伟感到犯难。他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将很多知识点设计成游戏,以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也让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在开展中文教学的过程中,“成为一名优秀的国际中文教师”也成了许伟为之努力的方向。

许伟(左一)在尼日利亚纳姆迪·阿齐克韦大学孔子学院给学生们上课。

二度奔赴尼日利亚时,许伟说:“我放不下这里求知若渴的孩子”。他积极投身“汉语桥”比赛的活动组织,在许伟的协助下,韦大孔院主办了2018年尼日利亚赛区“汉语桥”大学生中文比赛。他指导的参赛选手丁家明成为尼日利亚首位“汉语桥”大学生中文比赛非洲赛区冠军。和学生们结下的情谊,让他在第二次任期结束后,第三次奔赴尼日利亚。

谈及自己三次赴尼日利亚开展中文教学,许伟说:“我见证了中文为学生们开启了通向新生活的大门,有的同学凭借语言优势成功创业,成为拥有超过150名员工的企业负责人;有的在跨国企业中成为管理层,拿着远超当地平均水平的薪水;有的在学术研究上取得突破,已获得博士学位……看到他们通过中文学习更加自信、实现梦想,我深感自豪。”

国际中文志愿者们的故事仍在继续,他们用扎实的知识、温暖的情谊滋润着中文学习的幼苗,凝结成文化交流的一点一滴,架起了一座座民心相通的友谊桥梁。

文/尹雨桐 周媛媛

供图/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

编辑/高艳

相关阅读
逐梦青春,与孔院共成长(孔院二十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10-27
新学年到了,沙特学生迎来中文课
新华社 2024-09-11
中文何以全球“圈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0
中文何以全球“圈粉”
新华社 2024-06-09
2023世界中文大会全体会议上的北语声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4
首师大文学院第七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国际中文教学技能大赛举办
首都师范大学 2023-12-08
格鲁吉亚总理:在国内中小学推动中文教育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8-01
亚太地区中文教育论坛暨亚太青年圆桌会在京举办
北京语言大学 2023-06-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