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帮忙资金”实为添乱 基金运营要走正道
证券时报 2024-11-19 09:42

近期,一种名为“帮忙资金”的套路正悄然腐蚀着资本市场中基金运营的健康生态。从近期的一些案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其消极影响不容小觑。

先看基金A,它在2024年三季度规模大幅增长。机构投资者的操作是关键因素,其中2家机构在基金分红前大笔买入,推动了规模的扩张。该基金此前规模相对稳定,此次增长显得突兀。从业绩数据来看,其近三年收益率在同类产品中有较好排名,但近一个月收益率排名下滑明显。这与机构投资者在分红前的买入行为不无关系,这种行为或许导致基金在投资配置上有所调整,影响了业绩表现。

基金B也是典型案例。这只基金从成立初期到2024年二季度末规模急剧缩水,然而在三季度末却大幅增长。背后是机构投资者的集中申购,且这些申购时间点与后续的分红公告发布紧密相关。该基金在业绩上原本表现良好,但在一系列操作后,尤其是在相关机构资金进入后,其近期收益率排名大幅下降,显示出这种资金流入对基金后续表现产生了负面效应。

这些案例集中反映出“帮忙资金”在基金分红前突击进入这一现象。这种行为背后有着复杂的利益链条和动机。

就基金公司方面而言,它们往往是为了保障新基金发行成功或者挽救濒临清盘的基金而引入“帮忙资金”。但“帮忙资金”具有鲜明的逐利性和高流动性特征。它们不是慈善资金,不会做无利可图的事,不会“白帮忙”,其投资存续期通常极短。这种特性对基金的稳定运作构成了严重威胁。基金经理原本基于长期价值投资制定的策略,会因“帮忙资金”的突然涌入而被打乱。例如,为了适应“帮忙资金”的需求或者为了顺利完成分红,基金可能需要调整资产配置,这在上述案例中表现得很明显。在这个过程中,基金可能会错失市场行情,损害长期投资者的利益。那些真正看好基金长期发展、基于对基金投资策略认同而持有基金的投资者,成为了这种短期逐利行为的受害者。

从市场整体角度来看,“帮忙资金”与机构投资者利用分红避税的行为相互作用,加剧了市场的混乱。机构投资者为了避税选择在分红前进入、分红后撤出,这种短期操作与“帮忙资金”的短期流入流出叠加在一起,使得基金的资金规模和净值波动加剧。基金正常的投资决策受到严重干扰,原本的长期价值投资策略难以有效实施。长此以往,投资者对基金市场的信心会受到极大打击。普通投资者看到基金因为不明原因的资金流动而出现业绩大幅波动和不稳定情况,会对基金投资产生怀疑,进而影响整个基金行业的健康发展。

“帮忙资金”的存在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它可能导致基金行业出现不公平竞争的现象。一些基金公司可能过度依赖“帮忙资金”来维持表面的繁荣,而不是通过提升自身投资管理能力和产品价值来吸引投资者。这种不正当的竞争方式会破坏市场的公平环境,使得那些真正用心经营、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的基金公司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而且,这种现象如果不加以遏制,可能会在整个金融市场中形成一种不良风气,鼓励更多的短期投机行为,破坏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面对“帮忙资金”带来的问题,监管部门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要加强对基金交易的监管,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基金的资金流入流出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交易行为。对于那些被认定为“帮忙资金”的不正当操作,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厉处罚,提高违法成本。同时,基金公司自身要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不能为了短期利益而牺牲长期投资者的利益。要注重提升基金产品的内在价值,优化投资策略,尤其是防止“帮忙资金”帮倒忙,真正从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定回报的角度出发来经营基金。只有这样,才能让基金市场摆脱“帮忙资金”带来的负面影响,恢复市场的公平、稳定和有序,保障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基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基金重新成为投资者值得信赖的投资工具,为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繁荣发挥积极作用。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有望引入更多资金“活水” 20只中证A500场外指数基金同日密集发售
经济参考报 2024-10-26
高股息品种不是“必选项” 部分红利主题基金近来有点“漂”
中国证券报 2024-10-24
部分红利主题基金近来有点“漂”
中国证券报 2024-10-24
20只中证A500场外指数基金即将发售 助力更多中长线资金入市
证券日报 2024-10-23
20只中证A500场外指数基金即将发售 助力更多中长线资金入市
证券日报 2024-10-23
超670家上市公司中期分红5288亿,吸引更多长线资金入市
证券时报 2024-09-23
年内基金分红总额逾千亿元 超八成来自债基
证券日报 2024-08-10
影影绰绰 “帮忙资金”难逃现形 优胜劣汰 监管严查规模失真
中国证券报 2024-05-2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