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寻访|赏秋景 踏古道 看“四古文化” 体味古村落的传统风韵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19 10:00

北京市房山区水峪村地处北京市境西南的深山腹地,是中国传统村落的代表之一。全村面积10平方公里,沿河谷而建,四周环山,为深山区典型的自然村落。

水峪村建村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明初,部分山西大槐树移民相继迁来,刘、杨、王等家族先后在纱帽山长岭坨下落户,逐渐形成古村。现在水峪村有着以古宅、古碾、古中幡和古商道的“四古文化”为代表的厚重历史文化积淀。

10月30日,北京市第二家“乡村记忆馆”即“水峪村乡情村史陈列室”在房山区南窖乡水峪村落成,该馆是在北京市档案学会指导下,由房山区档案馆及水峪村村委会历时一年共同筹建的。

开馆当天,在北京市档案学会负责人的带领下,北京青年报的热心读者和北京市档案学会媒体专业委员会、文化艺术档案专业委员会的相关人员前往水峪村参观。在水峪村乡情村史陈列室里,大家通过展陈内容详细了解了水峪村的历史脉络,从征集而来的历史物件中感受着传统村落的生活和非遗技艺,进而引发许多人的回忆,感慨着曾经的乡村时光。此外,伴随秋景,大家重走村中古商道,观看古宅,在水峪村近距离体会传统村落的容貌。

乡村记忆馆集结村落民俗历史

找寻共同回忆

10月30日上午10点,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北京青年报的热心读者和北京市档案学会媒体专业委员会、文化艺术档案专业委员会的相关人员随北京市档案学会负责人到达了房山区南窖乡水峪村。一下车,便能看到水峪村四面环山,浓浓秋景映入眼帘,一条南北向主河道将全村分为东村西村两个部分。

众人在村口的大舞台集合,舞台旁还有一座雕塑“中幡会”。据介绍,中幡是旗的一种,起源于皇室仪仗队的旗杆,后演变为民间庙会表演节目。水峪中幡,起源于明洪武永乐年间,盛行于清咸丰时期。最初是作为民间自发的堂会,每逢庙会、重大民间节日,以耍中幡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后来演化成集体型表演,传承至今。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村里发动老艺人重新组建起30多人的中幡队。1998年,又成立女子中幡队,表演动作由传统的30余个丰富完善到60余个。“水峪中幡”的突出特点是男子、女子共同表演,所用幡体分“男幡”和“女幡”,“男幡”重50斤,“女幡”重40斤。表演时,表演者随着鼓声用手掌、手背、肩膀等部位分别完成举、顶、牙架等动作,整个表演过程始终幡不离身,杆不落地。2007年,“水峪中幡”入选“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雕塑“中幡会”一旁进入院中,便能看到由北京市档案学会、房山区档案馆以及水峪村村委会共同筹建的水峪村乡情村史陈列室,这是继北京市密云区石塘镇石塘路村之后的第二家乡村记忆馆。

北京市档案学会秘书长王兰顺讲起筹建水峪村乡情村史陈列室的缘起:“为了保留传统村落的珍贵历史,北京市档案学会负责人到房山区档案馆调研时,提及希望帮助房山区水峪村完善历史信息和档案建设。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在市档案学会的指导下,房山区档案馆与水峪村逐步建立起乡村记忆馆和数字化档案室,对村里的2000余件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征集了上百件传统村落的历史物件,尽力留住和体现传统村落的历史,让大家可以直观地感受传统村落的魅力。”

村史馆

在展馆入口处,可以通过视频了解水峪村的历史概况。王兰顺介绍,这一视频包括人、物、景三个方面的档案内容,共12分钟,从中可以了解到“水峪村面积约1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303人,海拔754.9米,是一个京西山区典型村落”等具体细节。同时,在展馆中可以看到水峪村曾经动人的历史。“水峪村曾有一位英雄人物杨天纵,他从游击队队长到八路军参谋长,一生都在为国家的独立与自由而奋斗。1938年6月,在日寇扫荡形势险恶的环境下,杨天纵机智勇敢,组织抗日活动。他率领的游击队被改编为八路军独立一师纵队,他本人被任命为参谋长,并很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杨天纵先是战斗在平西,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被调往延安。解放战争期间,他参加过保卫延安的一系列战斗,随后又挺进大西北,解放西安、兰州。临近全国解放,他随第一兵团进入新疆。之后集体就地转业,在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任职。”

在展馆中,还可以看到征集而来的一件件老物件,如电视、收音机、旧时手作农具,以及鼓、锣等充满时代气息的艺术品。这些展品引得众人频频感慨,不时地回忆起年少时的趣事,并讨论当时如何使用这些器具。大家驻足在展馆中,找寻着共同的记忆。

走出展厅,进入水峪村的档案室。北京市档案学会理事长李立军上前查看档案的归纳和整理情况,他打开一盒档案仔细查阅并讲道:“现在的档案归纳和整理很规范,也很细致。对于现存的档案,合理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扫描和归档,从而保护好、传承好、记录好、利用好乡村档案资源。这样的方式让珍贵的档案能更好地留存下去,以便让大家阅览和使用。”

古石碾

瓮桥、古石碾、安家槐……保留原汁原味的古村落风景

走出档案室,大家跟随水峪村党支部副书记刘志洪来到了水峪村东街。根据乡情村史陈列室中介绍的村史可以了解到,元朝末年,百姓为避战乱,来此安家;明朝时期为御敌安民,实行军屯政策,从山西移民三万余户,形成大规模村庄。

水峪村依山而建,格局错落有致,村内现有古树4株,包括1株丁香、1株银杏、2株国槐,分别位于东瓮桥、娘娘庙、大槐树街广场。

顺着古道向前走,一座古老的瓮桥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大家站在这座东瓮桥下,脚下曾是古代的水路,有诗人写下:“水起千波动,峪深百鸟鸣。”在乾隆年间,“东河之水势大湍急”,因此村里人为镇洪水在此修建了瓮桥,瓮桥上的正中有一石匾,刻有“宁水”二字,意为“抚水安洪,保平安”。此外,瓮桥正对远处巍峨耸立的纱帽山,人们要站在路上的拜山石上,屈膝弯腰才能看到纱帽山的全貌。不少人尝试站在拜山石上遥望纱帽山,透过桥洞拍下山景。

东瓮桥

走过东瓮桥,一对老夫妇正在推着石碾磨面,在他们前面还放着一袋袋刚刚摘下的柿子。刘志洪上前为大家介绍,这一石碾是清代光绪十三年(1887年)的物件,至今还可以继续使用。

石碾,是农耕时代常见的生产生活用具。水峪村的古石碾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在碾盘和碾轱辘的接触面刻有碾纹,既提高轧榨效率,又展现了石碾的艺术性。水峪村的石碾历史悠久,村中至今仍保存着西村瓮桥内小街道光十八年(1838年)石碾、东街瓮桥光绪十三年(1887年)石碾、三间房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石碾及高楼光绪三十三年(1907)石碾等,共30多盘古石碾盘。2008年,水峪村先后修复和收集了石碾128盘,成为“百座石碾文化展示村”,获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颁发的“收藏石碾数量之最”证书,成为著名的石碾村。

来到大槐树广场,更能感受到古老村落的魅力。水峪村流传着一句老话:“先有大槐树,后有水峪村。”相传国槐是水峪人从山西迁移到此时种植的,“槐”与“怀”谐音,寄托着千里之外游子对故土的怀念之情。众人不由仰头观赏这棵历经磨难的大槐树,据刘志洪解释,水峪村曾经有四棵古槐树,但经过雷劈、火烧、砍伐,只有这棵槐树屹立不倒。

娘娘庙里的银杏树

在大槐树一旁,还有金灿灿的银杏树,高度甚至超过了古槐树,枝繁叶茂,引得众人纷纷上前拍照。银杏树身在娘娘庙,该庙建于清代康熙年间,正殿三间,侧殿两间,庙前还有罗锅桥,与娘娘庙“同岁”。只不过,娘娘庙正在修缮中,暂未开放,但是仍有读者透过门缝观看庙内景象,拍下了落满银杏叶的古老庙宇的一隅。

继续向前走,经过一段土坡路,两旁是传统院落,有的屋子已经无人居住,不免有些破旧之感。王兰顺解释道:“为了保持水峪村原汁原味的古村落风景,许多传统民居仍然维持着原始状态,使我们可以近距离地观看和感受传统村落的历史。”据介绍,水峪村现存600余间石木结构古宅院落,房屋采用木质架构,石板覆顶,雕染画栋,门楼多置石鼓砖雕,门头饰有彩绘岩画。宅院既沿袭山西古民居特点,又吸纳宫廷建筑元素,是华北地区典型的明清风格古建筑群。尤其屋顶取自山上的页岩,由一片片薄薄的岩石错落有致地排列、搭建而成,让人不得不为村民的智慧所感叹。

在参观行程中,偶遇大门紧闭的杨家大院,但众人仍驻足门前,细细观看。杨家大院古称“萧商院”,又名“学坊院”,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坐南朝北,四进院共36间,建筑面积565平方米,是村内规模最大的代表性院落。水峪村另一组建筑群体是王家院落,院落中的三间房建于清乾隆年间,装饰着工笔岩画、砖雕、木雕,纹饰吉祥,雕刻精美。此外,村中还有崔港院、后坡院、后头地隗家院、店落宅院、前头屋、后头院等宅院,建筑风格各异,共同构成了水峪村的古宅院落群。

偶遇“石板爷爷”热情诵诗 “古商道”至今仍有游客行走

除了旧物和古景,水峪村的“人”也是一道动人的风景线。村有“三老”,被称为“公益三宝”,三位老人分别是“豆浆爷爷”杨万俊、“拐杖爷爷”王庆月和“石板爷爷”杨守安,他们用各自的方式守护着这片土地的记忆与温情。

现年84岁的杨万俊自2006年起,每天自制豆浆送给村里的孤寡老人,送出去的豆浆超过2万公斤,行程超过1万公里。他曾说:“作为共产党员要为老百姓干事、干活,于是我想着给老人送豆浆,自制的豆浆里有芝麻、莲子、玉米、燕麦、小米、花生米、绿豆等杂粮,营养价值高。”直到现在,在东街入口处,走几步便能看到“豆浆爷爷”的爱心驿站。“拐杖爷爷”王庆月在世时受杨万俊的启发,为了给游客和村中老人“撑起腰杆”,从山上背回木材,发挥自己的手艺和特长,自制拐杖,一生共送出2700多根拐杖。

石板爷爷杨守安

在东街参观时,大家还偶遇了“石板爷爷”杨守安。还未见他时,就看到了路边摆着的一排排石板,岩石上是用粉笔写下的诗句,如“溪边菊灿烂,十五月正圆,梦里故乡水,天下它最甜”“雪糁雪花,小村人家,柴门低语,老爹老妈”,这些都是杨守安每天创作的诗。他与大家打招呼时,自称“新型农民”,爱好历史和文学。他讲道:“写诗写了十多年了,有时候一天写好几首,偶然想起了什么就写什么。石板是从山上搬下来的,这种裂岩破开之后就是大大小小的正方形,有的人拿它当瓦用,我拿它写诗用。”大家鼓励杨守安朗诵几首诗,并纷纷举起手机录像。杨守安背诵着:“老槐树下坐,枝上有鸟鸣。说起少年事,一片大笑声。”语落,众人鼓掌叫好。

正值中午,大家返回村中主干道,行人与车辆多了起来,有些游客停车询问水峪村的红叶栈道在何处。秋日,京郊的彩叶进入观赏期,许多人看到网上的攻略来到水峪村,寻找红枫美景,游客因此络绎不绝。

午饭过后,刘志洪带领大家领略村中另一边的风景,在西街看古宅和瓮桥。沿着西街不断向上,偶尔可以看到两三位学生在不同的地方写生,用画笔记录水峪村的秋景。走上布满碎石的小道,正是水峪村古商道的开始。据介绍,水峪古商道始建于隋代,是房山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峪村古商道长50余里,由水峪村村西开始,向西过霞云岭连接山西、河北及北部河套、草原地带;向北沿大石河谷出山至门头沟与良乡。元朝末年,水峪古道除流民、香客、游猎者通行外,还有商队经过。这里曾是西南方向进京的必经之路,客栈商铺众多。当时山里的煤炭、毛皮、各种干鲜果品被骡马驮出,带回来粮盐、布匹、糖、针线和京城异闻。古道上的高楼客栈、店铺、拴马石等,都是古商道兴盛时的印记。

下午两点,大家纷纷踏上古商道,拾阶而上,站在高处远望,秋景尽收眼底。与此同时,游客们穿着登山服,手持登山杖从古商道的另一边徒步至此,下山的人络绎不绝,甚至在道上排队拥堵了起来。刘志洪笑着对大家说:“古商道一直都有人行走,现在沿着古商道走,一直能走到山西。”

从“古商道”缓慢走下,重回水峪村主干道,寻访“四古文化”行程完毕。大家仍留恋地站在村中向四面围绕着的群山上眺望,举起手机,记录下这一刻的古村秋景。

供图/韩世容

统筹/颜菁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韩世容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期待更多传统村落焕发新生机
光明日报 2024-11-05
视窗|“古村落”焕发新生机——民宿热带火乡村游
新华社 2024-10-14
文化中国行·传统村落影像志|新疆吐峪沟:丝路古驿新风采
新华社 2024-10-12
寻访|明暗交流浦江嵩溪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8
寻访|明暗交流浦江嵩溪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7
吉水:传统村落“活态”传承,集中连片保护利用
新华社 2024-05-27
弘扬长城文化讲好长城故事 延庆区八达岭镇将打造景区化星级村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0
一河永定扬诗情 千年古道抒画意 2024门头沟五一京西古道主题游活动开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