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看中国 | “一粒米”的旅程
新华社 2024-11-15 18:00

收获时节,稻谷飘香。收割、烘干、加工、运输……从田间地头到龙头米厂,处处充满丰收的喜悦。在射阳县海河镇巨星村,收割机在田间收割水稻(10月29日摄,无人机照片)。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地处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东部起点,拥有湿润的海洋气候环境,盐渍型土壤钾含量丰富,是全国产粮大县,年产近120万吨优质粳米,连续13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表彰和奖励,产出的稻米香纯绵甜、筋道润滑、口味独特,深受上海及周边消费者青睐。在江苏射阳大米集团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车间,一袋袋射阳大米完成包装(10月29日摄)。

近年来,射阳县瞄准打造“东部沿海大粮仓”目标,建成国家级绿色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4个,总面积58.2万亩,生产富硒稻米、生态稻米、有机稻米等特色稻米。在位于射阳县的江苏必新大米集团,工人往卡车上装运射阳大米(10月30日摄)。

同时,坚持品牌引领战略,整合生产资源要素,畅通市场流通渠道,努力用“一粒米”撬动一个大产业、培育一批好企业、富裕一方老百姓。在位于射阳县的江苏必新大米集团,工人往卡车上装运射阳大米(10月30日摄)。

“射阳大米”连续15年被评为上海食用农产品(粮油类)“十大优质畅销品牌”,先后获中国大米十大区域公用品牌等荣誉50多项,品牌价值评估达357.21亿元。在射阳县海河镇巨星村,农民指挥收割机卸粮装车(10月29日摄)。

作为“餐桌上的长三角一体化”重要保障者,射阳积极推动农业产业与上海深度融合接轨、实现跨越转型,打造上海等长三角地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设立射阳大米等特色农产品上海直销窗口,采用“互联网+”模式,和大型超市、优质电商平台合作,常年销售射阳大米。在江苏射阳大米集团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车间,一袋袋射阳大米完成包装(10月29日摄)。

据介绍,近年年均有50多万吨优质射阳大米销往上海。11月11日,在位于上海静安区的一家单位食堂内,餐厨人员在切分用射阳大米蒸制的米饭。

射阳县为民农机合作社农民在育秧车间查看稻种发芽情况(5月8日摄)。

在射阳县海河镇巨星村,收割机在田间收割水稻(10月29日摄,无人机照片)。

这是江苏射阳大米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摆放的射阳大米(10月29日摄)。

在江苏射阳大米集团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车间,机器在加工大米(10月29日摄)。

在江苏射阳大米集团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展示加工完成的大米(10月29日摄)。

位于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的上海供销市集江苏优质农产品馆外,工作人员向顾客推荐优质射阳大米(11月11日摄)。

这是位于射阳县的江苏必新大米集团自动化加工车间(10月30日摄)。

插秧机在射阳县一块水田作业(6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

在位于射阳县的江苏必新大米集团,运粮车卸粮入库(10月30日摄)。

这是位于上海闵行区的射阳大米旗舰店外观(11月11日摄)。

位于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的上海供销市集江苏优质农产品馆中展示的优质射阳大米礼盒(11月11日摄)。

在江苏射阳大米集团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车间,机械臂在搬运大米(10月29日摄)。

11月14日在上海海洋大学食堂内拍摄的午餐,米饭采用射阳大米。

在位于射阳县的江苏必新大米集团,工人在整理稻谷(10月30日摄)。

射阳芯谷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稻田里成熟的水稻(10月30日摄)。

位于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的上海供销市集江苏优质农产品馆中,工作人员展示用射阳大米加工制成的饮料(11月11日摄)。

在位于射阳县的江苏必新大米集团,工人在检查机器碾米情况(10月30日摄)。

11月11日,位于上海闵行区的射阳大米旗舰店内,销售人员在介绍产品。

这是射阳芯谷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稻田里待收割的水稻(10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

在上海市京江路上的秀莲食品店,店主在展示店内售卖的射阳大米(11月11日摄)。

在上海市京江路上的秀莲食品店,店主在搬运射阳大米(11月11日摄)。

在位于射阳县的江苏必新大米集团,工人往卡车上装运射阳大米(10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

射阳县为民农机合作社农民在秧池摆放秧盘(5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

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刘颖

编辑/胡克青

相关阅读
看中国 | “一粒米”的旅程
新华社 2024-11-15
密云区打造“从一粒米到一餐饭”式劳动系列课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8
一粒种子里的创新之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09
一粒米的3072小时 微缩视角看水稻春耕
央视 2024-04-14
良种一粒重千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5
容量不如三粒米,网红化妆品为何越来越迷你?
中新经纬 2023-11-11
一粒劳动的种子播在学生心中
中国青年报 2023-04-27
图记 | 一粒石榴籽里的科研力量
新华社 2022-11-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