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赏读|《大英博物馆东南亚简史》:跟随季风,探索文明交汇的“十字路口”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9 17:00

东南亚成为一个特定的区域概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如今,它几乎被 1967 年成立的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所囊括。这个区域分成两个不同的部分:大陆区域,包括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和越南;岛屿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东帝汶和菲律宾。两个部分都是讲多种语言的不同族群的家园,即使在今天,大型复杂社会依旧和小型狩猎采集社区在此共存。鉴于“东南亚”一词包含的语言、宗教、社会和文化极具多样性,同时这一地区与中国南方、印度东北部、斯里兰卡还有马达加斯加存在着牢固的文化联系,人们对“东南亚”一词的有效性进行了大量讨论。即便如此,东南亚内部在文化、历史和物质上依旧有着清晰的联系。

东南亚的多样性源于地理的多样性,源于独特的多河流、多浅海、多高山的环境与人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河流和浅海为这种作用提供了便利,高山则带来了阻碍。水稻成为低地居民的主要淀粉来源,而在高山或者部分岛屿区域(尤其是印尼东部岛屿)难以种植这种作物,这里的人群主要依靠西米、木薯或旱稻度日。东南亚资源丰富,盛产丁香、檀香之类在其他区域找不到的物产,本地居民在故土获取、使用它们,并开发了交换路线。斗转星移,这些交换路线组成网络,在东南亚及其他区域持续扩张。

作为南亚次大陆与中国之间的海路要冲,东南亚成了贸易中心,每年都会出现的稳定季风,迫使东来西往的客商必须在这里盘桓数月,等待顺风来临,才能前往目的地。国际化的港口和城市也因此发展,尤其是历史名城巨港、马六甲、文莱(今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莫塔马(马达班)、阿瑜陀耶、会安以及近现代繁荣起来的岘港、雅加达(巴达维亚)、新加坡。在这里,阿拉伯人、泰米尔人、古吉拉特人、华人、东南亚人以及后来的西方人进行了互动和融合。开放的东南亚,将新思想不断融入当地文化框架,创造了无数艺术形式。当然,思想和信息的流动是相互的,术语、技术和艺术形式的广布,证明它们背后的思想也在流传。

对东南亚人来说,世界上居住着无数看不见的精魂、祖灵、恶魔和神祇,它们同来自印度次大陆的印度教、佛教的概念及图像融合,与通过阿拉伯人、印度穆斯林商人传播的伊斯兰信仰交织,当然也混入各种基督教派中。直到如今,东南亚的艺术依旧无法和手工艺、表演或者日常生活分开,它由社会各阶层创造,又服务于各个阶层。一种材料也不一定比另一种更艺术,持久或速朽,昂贵或易得,都被用于不同的场景——从供奉神灵的石头庙宇,到抬高门望的宗祠木雕,再到日常使用的漆器、树叶编织的祭物、辟邪的文身、实用或用于装饰的篮筐、各种戏剧使用的面具和木偶。物品最重要的功用是展示社会等级和地位,让某个场所更恢宏或强力,同神灵和精神世界沟通,祭祀祖先以获取对家庭、社会乃至世界的当前保佑和未来加持。东南亚的艺术家通常不会在自己的作品上签名,许多类型的文物都是合作的产物。自19世纪以来,为艺术而艺术的生产不断增加,人们用艺术记录特定事件,例如越南的抗美救国战争以及当时的越南社会。如今,东南亚当代艺术亦在蓬勃发展。

自 18 世纪末起,欧洲人开始设法获取东南亚各种文化的创作,到了19~20世纪,这些艺术品被越来越多地捐赠给了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的藏品是根据19~20世纪殖民统治下东南亚的区域划分来组织的,这也体现在本书的结构中(20世纪60年代以来,印度尼西亚的巴布亚省和西巴布亚省在博物馆的文化分类中被归入大洋洲,因此不在本书范围内)。因此,东南亚藏品与殖民历史相关,尤其代表了英国人作为殖民者或商人介入的国家及地区:缅甸、马来西亚(包括东马来西亚的沙巴州和沙捞越州)、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和泰国。不可避免的是,这些藏品反映的是收藏家和策展人的兴趣及想法,而不是东南亚人的喜好。例如,斯坦福·莱佛士爵士(Sir Stamford Raffles,19世纪初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官员)收集了大量爪哇岛上制造的印度教、佛教的金属造像等小型金属物件,不光因为便携,也因为在欧洲的标准下这些物品更能体现它们背后的辉煌文明,将它们分成一个文化组别也遵循了现代欧洲的科学收藏准则。同样,英国殖民统治者查尔斯·霍斯(Charles Hose)参与了对加里曼丹岛猎头习俗的镇压(他试图用赛艇比赛取而代之),因此能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收集大量猎头装备。20世纪后期,大英博物馆从马来木偶师托·阿旺·拉(Tok Awang Lah)那里收购了一些哇扬皮影,又从越南收购了陶瓷作为丰厚中国陶瓷收藏的补充。东南亚藏品中有很多是在特定时刻入藏的,而非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收集,因此它们更通常呈现为众多东南亚文化的“快照”,而不是变化世界的完整记录。

尽管如此,书中讨论的物品依旧丰富地展示了东南亚亘古至今民族、文化、材料和技术的多样性。虽不能面面俱到,本书的各章还是由东南亚历史的几大主题贯穿:山水、地理、贸易、交流、跨文化互动、精神、祖先、宗教兼容性以及社会和政治结构。第一章探讨了东南亚的古代,着眼于不断变化的社会结构、材料的使用和技术的发端,在一些特殊的地点出现了一些共同的趋势,其中一些持续到20世纪。第二章讨论了王国与早期帝国的崛起和繁荣,见证了东南亚先人加入广阔的印度教-佛教文化圈,接触新思想并对其进行改造,以适应当地政治和宗教需求的过程。随后伊斯兰教出现了,顺着商路蓬勃发展。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章并非以时间线索排序,它们着眼于自约1500年至今东南亚社会的方方面面。这并不是在暗示这几百年间的东南亚文化是永恒和不变的,它反映的是热带气候下物品的短暂寿命,这使得想要用物品来展现完整历史无比困难。第三章从货物、商品、社区和艺术的角度讨论了帝国的外交和贸易。第四章讨论了传统、习俗、信仰的系统和文化表达方法——其中的一些存续至21世纪,而另一些伴随着东南亚的现代化而过时。第五章和第六章聚焦于几个尤为重要的艺术形式:故事、戏剧、织物和编篮。它们可作为许多1500多年前的叙事延续至今的代表。

鉴于戏剧的短暂性,它的历史并不十分明晰。但自15世纪起,许多地区文本、游客笔记以及石头上的浮雕,揭示了它的盛行。多样和创新的织物,是东南亚的伟大成就之一。不太为人所知的是编篮,这是个相对被忽视的领域,但对东南亚人来说它同时具有实用和象征双重用途。最后的第七章,探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众多趋势中的部分代表,特别是殖民主义的终结和现代民族国家经常陷入的困境。旅游业的蓬勃,现当代艺术运动的发展,传统手艺的消逝,新材料的实际应用,全球化的深入,都影响了东南亚,但这些现代趋势同样依旧在适应东南亚人,依旧在他们的概念框架下被塑造成形,就像几千年来一再发生的那样。

本书中的所有物品都代表了一系列点子、材料、信仰和技术的结合,使得人类能够创造文化的奇观。年复一年,这些创造被重新制作以适应新来者,它们的变化因环境与人类的共同作用而无法一一记录。为了便于查阅,本书经常标示一些物品与特定的民族国家相关,但其中的许多国家实际上直到 20 世纪才出现。

东南亚万花筒一般的文化很难简单分类和描述,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片区域及它美妙的物质文化,并激励读者用另一种视角审视自己对它的认识——东南亚是近7亿东南亚人民的家园,并且正在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历史|《大英博物馆东南亚简史》出版 讲述从在多文化融合中前行的东南亚文明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9
上周东南亚股市大部分录得涨幅,反弹或持续至2025年,亚洲货币大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9-16
机构调升评级、资金涌入东南亚股市,非美货币走强后续或存风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9-02
从美国、东南亚到中东:中国光伏600亿元重构全球供应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8-03
一只精灵玩偶逆袭东南亚 泡泡玛特挤“泡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7-20
南亚东南亚律师:希望与中国建立涉外法治人才联合培养机制
中国新闻网 2024-07-09
中国汽车上半年“出海”图谱 主流车企销量新高 热望东南亚啃欧洲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7-04
中国留学生涌向东南亚:高性价比海外“镀金”之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4-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