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京视点 | 历经一年修缮 紫竹院行宫恢复开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1 12:04

11月1日,历经一年时间修缮,紫竹院行宫重新恢复开放。坐落在紫竹院公园西北侧的行宫,是清代帝后去万寿寺和苏州街的驻跸之所,也是北京大运河文化带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紫竹院于2012年完成了行宫及周边院落的修缮,并于2014年8月正式向游客开放,后来,行宫的部分房屋出现了屋面渗雨、油饰破损等情况,2023年至2024年,启动了紫竹院行宫修缮(一期、二期)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坚持“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制、原做法”,维护文物建筑的完整性和原真性。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行宫的修缮工作全部完成,一砖一瓦皆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一草一木都散发着历史的韵味,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清代行宫”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游客面前。

紫竹院行宫原为明代万寿寺下院,于乾隆年间建成行宫。据清光绪十一年(1885)重修紫竹院碑记载:“古刹紫竹院者,万寿寺之下院也。”乾隆皇帝位孝敬其母后钮钴禄氏,在庙中供奉观音大士像一尊,赐名“紫竹禅院”,并在西侧修建一座行宫,作为他陪同母后去万寿寺和游逛苏州街的驻跸之所。

行宫坐北朝南,全盛时门上端悬挂横额上书“福荫紫竹院”五个大字。正殿五楹,四角出廊厦,再进为二宫门三楹,进门正北建九楹两层楼一座,中悬匾额“报恩楼”,为乾隆御笔。院中遍植从南方移植的名贵翠竹,景色优美。

现行宫以纵轴为主均衡对称的布局,沿中轴线依次为平台、宫门、影壁、正殿、报恩楼,入宫门西侧有西跨院,西跨院建于清光绪年间,是帝后出游时随行官员的坐落处,现用院墙围合后号“寄云轩”。东跨院是原“紫竹禅院”旧址。

2009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组织考古工作人员对性宫内的部分建筑基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清代建筑基址2处,总面积约400平方米。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益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益
编辑/胡克青

相关阅读
紫竹院公园行宫修缮后重新开放 新展览“面人郎”亮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5
紫竹院行宫新展亮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5
紫竹院行宫修缮后重新开放,古银杏、菊花展一路尽览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1-05
北京视点 | 历经一年修缮 紫竹院行宫恢复开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1
香山、颐和园、玉渊潭、紫竹院等多家北京市属公园恢复开放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8-10
视点|紫竹院地区百姓宣讲活动成功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30
北京视点 | 海淀紫竹院地区第十五届“民族文化节”开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1
紫竹院公园启动志愿服务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