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文学|只有流过血的脚,才能跑出人生的荒野
文学报 2024-10-31 08:00

作家刘群的新作《逆风跑者》是一部基于真实新闻事件而创作的小说,展现了听障马拉松选手曹关天的人生传奇。

曹关天出生于偏僻的山村,两岁时被误打了一针抗生素,导致终身聋哑,成长时饱受冷眼和各种欺凌,逃跑成了他专享的抗争武器……七年级时,他的跑步天赋被体育老师发现,开始了魔鬼式的训练。他从山间小路,一路奔跑,跑出大山,跨出县城、省城,跑出了人生的“围城”。最后,他站到了马拉松运动的巅峰——100公里高原越野跑,然而,一场骤然而至的强冷气团正汹涌于途……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生是一场自我对抗,不管起点有多低、路途有多艰辛,都该勇于涅槃,不屈不挠地前进到最后一刻。

《逆风跑者》作者:刘群99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

我为何写《逆风跑者》?

刘群|文

2021年,我当时正在写一部科幻小说,5月22号这一天,我看到一则新闻,(因为我自己是记者出身,对新闻很敏感),这新闻就是甘肃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因为失温,中国最顶尖的21位选手消殒在黄河畔的荒原上。当时我就很触动,特别是里面有一位听障长跑运动员,我想他想要求救是发不出声音的。我立即停下了手上的写作,去查了这位听障跑者的背景。他来自四川农村,小时候因为被打针失去了听力,但他不屈不挠地奔跑,还夺得了全国残运会马拉松冠军,并成为绵阳地区的跑步一哥,这时候,我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在河畔、在山野、在公路孤独奔跑的身影,我被他的人生故事深深震撼了,一度为之落泪。我觉得需要做点什么,应该有人把他的故事,用文学的形式,把这个100公里越野跑的灾难事件写下来,这是最好的纪念和缅怀。

有人问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在此之前,人类最大的马拉松灾难是波士顿马拉松灾难,就是2013年,有兄弟两人在波士顿马拉松的起点埋了两枚炸弹,当场就炸死了三位,炸伤了上百人,这是当时人类史上最大的马拉松事件,所以美国人就把它完整地记录下来了,并拍成了电影,就是《恐袭波士顿》。那么在此之前,人类最大的一次运动员山难是1996珠穆朗玛峰山难。1996年那场灾难当天造成了8位全球顶尖的登山运动员的死亡,其中有4位是非常著名的运动员,他们都葬身在珠穆朗玛峰上。后来就有人就把它完整记录下来,书名叫Into Thin Air,《进入空气稀薄地带》,然后又拍成了电影,让人们永远纪念这场山难,同时缅怀那些英雄人物和他们的探险、挑战自我的精神。那么相比之下,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实际上是全球最大的一次马拉松灾难,我想应该有人把它记录下来,让人们纪念和缅怀这些顶尖运动员,让大家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去跑越野跑?为什么要去跑马拉松?而不是像网上有些不理解越野跑的人说的那样,“他们为什么不老老实实待在家里?”这就是我的一个创作初衷,觉得这么重大的事情,应该有一个中国人把它用心地记录下来,而不是大家都缄默不语。这些逝去的顶尖马拉松运动员,他(们)是非常不简单的,是十分值得敬佩的英雄人物。

1

为何选择一个听障运动员来创作?

眼下,我们作为普通人来说,可能会遇到失业、投资失败、生意难做、股票暴跌、生活艰辛等困境;但对于听障人来说,想想在他们身上,是不是很多事情又要比我们难许多?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其实在我身边,我这个小说里有一个人物的原型是我的堂弟。我俩小时候曾生活在一起,那时候流行小儿麻痹症,村里面发下来预防药,就一人发一粒药,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两个人只有一粒药,奶奶就让我吃下去了,他就没有吃到药,后来就感染了小儿麻痹症,我的堂弟两条腿彻底废了,像两根软掉的油条,终生需要拄拐杖,没法走路。对于很多健全人来说生活都很艰难,那么对于我的堂弟来说,生活将是什么?他的确是活出了像我小说中的人物那样,是个非常励志的人。他20岁的时候,为了养活自己就去学修手表,后来发觉这个东西不太好修,就又去县城里面开残疾车,残疾车后面能载人,这样每载一次可以赚几块钱,但是那时候城管一直就安全问题不让他载人,有一次他为了躲避城管逃跑时,车子还翻到了沟里。后来他开一个小茶馆,他发觉很多人在茶馆里进行房屋信息交流,他就让茶客把他们的信息张贴在墙上,那么茶馆就变成了县城里的一个小小的房地产交流平台。再后来,他就开了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他曾经有三家门店,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他娶了妻子,养了一个大胖儿子,他的妻子是改嫁过来的,还带来一个儿子,所以他坐在轮椅上养活了两个儿子,养活了全家人,还养活了十多位员工,全是健全人。我在我堂弟身上看到了那种精神,执着得有点执拗的一股劲儿,这对我们普通人有很大的勉励。所以说我想要从身患残疾者角度写,从这个著名的马拉松跑者——原型就是听障马拉松长跑运动员黄关军——形象着手,又吸取了我堂弟的形象在小说里面。

2

作者本人喜欢跑步和运动吗?

我平时也跑步。我很喜欢运动,喜欢爬山越野划船,主要打网球。我妈妈今年83岁,她也喜欢运动,她的性格深深影响了我。她大概每天要跑10000步左右,她在健身房会待一个半小时。我们全家人都挺热爱运动的。

我在写这个小说的时候就想,人为什么要跑步,为什么要去跑马拉松,跑100公里越野赛?

有很多人不能理解,就是说为什么要跑那么长的距离,因为很多人开车,你让他开100公里都嫌烦,是吧?那么我计划写这个小说以后,就开始仔细研究这个问题,其实这是我们人类特有的一个情况,在所有的自然界中,人不是跑得最快的动物,但是最善于长跑的、耐力最好的动物。古代的人类就是拿了一把叉子,一群人围追一个动物,然后一直跑,一直跑,直把动物围起来或者跑到它跑不动为止。跑步的血液是流淌在我们每个人体内的。那么对于跑步来说,我们平时的跑步就相当于一串普通的珍珠,马拉松相当于塔希提的黑珍珠,那么100公里越野赛就是皇冠上的那颗明珠。所以对很多长跑者来说,他的极限就是去挑战一百公里越野赛,或者更高的极限跑。奥运精神也是这样的,“更快、更高、更强”,也是因为我们人类有这样挑战自我的基因流淌在血液里。

所以我们去看电影《徒手攀岩》,可能很多人看不懂,会说,这不是找死吗?什么东西不带,就在悬崖峭壁上攀登大半天,一不留神尸骨难寻,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其实就是人类有挑战极限的这种灵性,这是我们区别于大猩猩、区别于猿猴的最大、最了不起的地方,它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

3

哪些跑步问题咨询了上马冠军、著名马拉松教练徐继博先生?

我采访徐指导的时候,徐指导就跟我讲了,两个东西是很重要。第一个就是训练方法,讲到了变速跑跟间歇跑,所以我书里面的间歇跑跟变速跑的方法是从徐指导这边学来的,所以是很专业的。第二个,还讲到了在跑步的过程中一些其他的辅助性的训练方法,在这个书里面也有体现。此外,他还跟我说他自己跑马拉松跑崩掉的事情,我第一次了解到,顶尖运动员原来也有跑马拉松跑不下去的那一刻。

关于写这本小说,我当时听了这个新闻以后,就去查了很多资料,大概做了几万字的笔记,因为当中除了有马拉松跑步、黄河越野赛以外,还涉及到聋人,所以我就采访身边的聋人。因为我有咖啡馆,咖啡馆里有个咖啡师,叫Andy,她给我很多帮助。她是听障,所以我的小说中的人物,有些内心世界更多来自Andy。她听障,不能说,却能通过打工养活一家人,包括孩子,很了不起。她来自贵州,平时做咖啡师,同时还是千手观音舞蹈团的成员,到全世界几十个地方去做舞蹈交流演出,所以是另一个令我佩服的残障人士。说实话,我从我的堂弟,还有我身边的听障人士身上,汲取到很多能量,太阳一样的正能量。当我碰到一个人老说,我们现股票跌了,经济不行,我要死了,等等,我就说,你这算个啥事啊?我就想通过《逆风跑者》小说,把从这些人身上汲取的能量,传达给大家,这是我的一个最主要的创作原因。

4

《逆风跑者》被称作中国版的《阿甘正传》和《摔跤吧,爸爸!》,它们之间的连接点在什么地方?

这本小说,有一个评论说它有点像中国的《阿甘正传》,因为主要原因是,主角作为聋人,看上去是有点憨憨的,但其实他不是傻,感觉上是跟我们普通人来比较,听说没有看上去相对要弱一点的这种状态。但是他却比我们普通人跑得更快、更远,就像阿甘一样,所以他有这种励志的精神,阿甘也是跑步的,他也是小时候被人欺负,一直通过跑步摆脱一些东西,在这个方面,小说中的主角曹关天跟阿甘的这种精神气质很像。我这本小说实际上是受一点《阿甘正传》的影响,《阿甘正传》是把美国历史穿插在这里面,而我这个小说里面是穿插了很多中国的元素,特别是这小说里的主人公经历了三场灾难。曹关天共经历了三场灾难,第一个是他童年的灾难,第二个是地震的灾难,第三个是黄河马拉松的灾难。所以,看过这部小说以后,你会觉得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可能只是一盒薄荷糖。

还有一个评论说像《摔跤吧,爸爸!》,因为考虑到马拉松小说,很多读者在读的过程中可能会觉得boring(乏味),那么为了增加阅读的体验感,我在里面增加了很多马拉松比赛的情景,所以小说里面共有七场马拉松比赛。《摔跤吧,爸爸!》为什么好看?因为小女孩她一直在“打怪升级”,她先是从村子里面打,跟男孩子打,对吧?然后从村子里面打到市里面,最后打到全国比赛,甚至还打到南亚运动会的比赛。那么我这个小说里面的马拉松比赛也是,曹关天从学校班级里面开始长跑比赛,一路跑,一直跑到全国的马拉松比赛——原型是在中国残奥会马拉松比赛中拿到冠军,所以是很了不起的一个人物。我在里面增加了这些比赛的情节,增加了小说在阅读时候的那种张力。目前韩国有个编剧,就是《首尔之春》的编剧,他知道了我这本小说以后,打算把我的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大概有这么一个考虑。

5您如何能够站到专业跑者的角度去写,而且马拉松真的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吗?

要进入马拉松世界的话,是需要很多的努力,所以我当时是首先采访周边跑马的人,做了大量的采访,另外我把所有的关于跑步的书都研究了一遍,关于长跑的书,包括那本很著名的《天生就会跑》;还有相关的电影,都全都看了一遍,同时做了几万字的笔记。我又采访像徐指导这样的国际级专业运动员。写完以后,我又把书稿给了一些平时有跑步经验的,普通的马拉松参加者看,除了这个专业的以外,也让他们提出一些看法和意见,以这种方式确保它的专业性。

6

选择这个题材时,为何想到要写成一个虚构小说,而不是非虚构纪实小说?

这是取决于一个写作技巧,我举两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1996年发生的珠穆朗玛峰山难,这是全球最著名的一场山难,那么这次灾难它是以纪实文学的形式存在下来的。因为当时美国的一个登山杂志的记者乔恩·克拉考尔参加了那次登山活动,他最终活了下来,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了Into Thin Air,就是《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所以他这个是非常准确、及时的。那么另外一部作品,大家都知道,叫《泰坦尼克号》,“泰坦尼克”号沉没海底,而且几十年过去了。没有一个人再可以进入当时的“泰坦尼克”号里面去,所以作者以虚构的文学形式创造了什么?——Jack跟Rose这两个形象,再把“泰坦尼克”号的历史背景放进去,它是一个致敬“泰坦尼克”号的作品,但Rose跟Jack的存在,让这个作品增加了温度,让人家对“泰坦尼克”号这一世纪灾难增加了理解,你能更加感同身受那个沉船的瞬间。所以文学作品分成纪实类文学,还有虚构类文学,《逆风跑者》是一个半虚构类的文学作品,更接近于《泰坦尼克号》这一类的创作途径,所以,我的小说中的Jack跟Rose是谁?就是这个小说中的人物——黄关军。

7

一本含蓄的励志长篇小说作品

以前很多出版社都跟我说,你就写悬疑凶杀类作品,因为什么?悬疑凶杀最好卖。当然我是不这么看,我觉得要写一点书,第一个是对得起国人,第二起码给别人一个精神上的鼓励。我这本书所鼓励到的第一个人是我的人民文学出版社·九久读书人的编辑张玉贞老师,这本书的出版也是得到她的支持,她也是被我这本书所触动的人,她编了我这本书以后就开始跑步了,她跑步以后瘦了很多斤。她现在每天跑5公里,而且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好了很多,我觉得作家要尽量向周边的人传递一些比较正面的能量。

最后是我写给小说主人公——曹关天的诗:

暗夜 暴风雨中

他寂然独奔

犹如璀璨的火流星

撕裂了黑夜的裳

追逐着自由的诗篇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81岁退休物理教授完赛73场马拉松:在跑步中收获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积极的人生哲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3
马拉松跑出大生意:一天举办20多场 热门赛事冠名费上千万元
中新经纬 2024-10-27
年轻人热衷用长跑为自己庆祝生日 有人生日当天去跑马拉松 有人28岁生日长跑28公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8
图片故事丨快递小哥跑进巴黎奥运会
新华社 2024-06-26
第十六季搜狐新闻马拉松开跑 汪峰即兴唱歌秀“铁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7
跑出马拉松经济的稳健节奏
经济日报 2024-02-18
70岁时尚大爷“带球跑马”火了
扬子晚报 2024-01-02
70岁大爷踢球跑马拉松走红 当事人:边踢边跑更有动力 2025年之前跑完100场马拉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