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繁荣乡村文化,激活乡村治理新活力
光明日报 2024-10-18 10:45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4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章指出,“我们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促进‘村BA’、村超、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文化的影响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又具有惊人的穿透力。乡村是乡土文化的孕育之地,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守护好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加强对乡土文化的保护、挖掘与传承,让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澎湃的内生动能

以乡土文化培乡村治理之“根”。乡土文化承载着乡村的历史、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在农村代代相传,形成了特有的文化身份,也蕴含着优秀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为乡村社会提供着不可或缺的精神滋养。乡土文化的呈现形式也是多样的。例如,涵养家风家训,以家风阵地为平台,家风活动为载体,积极引导广大农村群众涵养好家风,在家庭中营造树新风、兴文化的良好氛围,呈现出家家幸福安康的美好图景;完善村规民约,为维护本村的社会秩序、公共道德、村民行为等提供具象化的规章制度,融“德”“礼”“法”于一体,形成淳厚质朴的好村风,让村民彼此亲近、友爱、和乐;建设民风民俗,强化一个地区文化身份和社会记忆,记录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开展极具地方特色的艺术与娱乐活动,不断提升群众在特色民俗活动中的参与性、互动性,让其更加丰满、鲜活,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

以数字文化提乡村治理之“质”。当前,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技术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还深刻影响了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乡村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例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已经彻底改变了乡村文化遗产的保存和访问方式,可用于分析和解释大量文化数据,为传统实践提供新的见解。云南建水紫陶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建水紫陶烧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建水县启动“数字紫陶”项目,通过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XR扩展现实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实现传统非遗产业的数字化振兴。同时,积极提升农村群众的数字文化素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创造更多能够弘扬传统美德的数字文化产品,及时呈现乡村文化故事和火热实践,增强农村群众的文化身份认同,让先进文化理念渗透到百姓日常生活中,发挥好数字技术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以文化活动增乡村治理之“效”。大力举办乡村文化活动,有利于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生活,增强乡土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增强乡村治理的内驱力和向心力。放眼全国,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活动正如火如荼。在山东,全省社科联系统乡村文化振兴理论宣讲暨戏曲展演活动走进莘县张鲁回族镇马村,采取“理论宣讲+戏曲展演”新模式,让村民们共同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戏曲艺术之美,领悟乡村振兴的文化内涵;在四川,“大地欢歌”眉山市乡村文化活动年全民艺术普及进乡村、民俗图片展在青神县瑞峰镇综合文化站举行,百余名文艺爱好者参加了剪纸和广场舞培训;在河南嵩县沿饭嵩路环湖一路南行,可以看到南庄爱情主题村和店科教电影村等8个各具特色的艺术村,如同一条浸润着丰厚乡土文化气息的风景线,让乡村成为艺术的有机载体……通过体验多姿多彩的中国乡村文化生活,人们得以感受到新时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丰沛活力。未来,基层组织要发挥乡村治理核心力量的作用,积极组织村民开展球类比赛、趣味运动会、乡村晚会等娱乐活动,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要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以及特殊困难群体开展关爱活动,及时解决他们的现实困难,形成互帮互助、扶危救难良好社会风气。

文/陈东辉(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所所长、研究员)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艺术介入乡土文化 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7
丰富数字化应用场景 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
光明日报 2024-09-20
多方共建激活广州乡村新活力
广州日报 2024-06-24
在乡村博物馆遇见诗和远方
光明日报 2024-02-23
“村晚”开场!中国乡村文化IP释放新活力
新华社 2024-02-05
以文化繁荣赋能乡村振兴
人民日报 2023-10-23
丰台区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结硕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3
以文化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光明日报 2023-09-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