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一揽子财政增量政策送来“及时雨”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0-13 20:11

10月12日召开的国新办发布会受到高度关注。会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财政部在加快落实已确定政策的基础上,围绕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的增量政策举措。

这一揽子增量政策举措包括: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等,送来了“及时雨”。

此次发布会信息量大,干货满满,有力地提振了信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力度大。

当前,地方债务问题受到了中央高度重视,这次发布会上给出了解决方案。会上,蓝部长有句话划出了重点:“这项政策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措施”。

具体有多大?虽然按照规定,相关政策要待履行法定程序后再向社会做详尽说明。但从发布会上的介绍中可窥一斑,令外界颇感振奋——“我国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

无论“近年来力度最大”,还是“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从以上表述中都可以发现,这次的力度不一般。外界也普遍反映,这次政策的力度超出预期。

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这项工作其实一直在做,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据介绍,中央财政在2023年安排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超过2.2万亿元的基础上,2024年又安排1.2万亿元的额度,支持地方特别是高风险地区化解存量债务风险和清理拖欠企业账款等,地方债务风险整体缓释,化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这次化债力度再次加码,用意也很明显,是为了大大减轻地方发债压力,以便腾出更多的资源发展经济,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巩固基层三保。

二是招数实。

9月26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这次财政部发布会推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不仅是实招、硬招,而且颇具开创性,新意十足。

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支持地方政府使用专项债券回收符合条件的闲置存量土地,确有需要的地区也可以用于新增的土地储备项目。这项政策既可以调节土地市场的供需关系,减少闲置土地,增强对土地供给的调控能力,又有利于缓解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的流动性和债务压力。

支持收购存量房,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用好专项债券来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各地的保障性住房。原来,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以新建方式筹集保障房房源,现在适当减少新建规模,支持地方更多通过消化存量房的方式来筹集保障房房源,符合“严控增量、优化存量”的思路。

此外,优化完善相关税收政策、针对学生群体加大奖优助困力度等,都是真金白银、实实在在的利好。

三是空间足。

据介绍,目前披露的一揽子增量财政政策,是已经进入决策程序的。为了坚定信心,发布会上进一步释放了这样的信息:“我们还有其他政策工具正在研究中,比如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

言外之意,咱的家底厚,政策还有较大施展空间。为了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财政政策会不断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底气的。

——稳妥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2023年末,全国纳入政府债务信息平台的隐性债务余额比2018年摸底数减少了50%,债务风险可控。

——目前,增发国债正在加快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也在陆续下达使用。待发额度加上已发未用的资金,后三个月各地共有2.3万亿元专项债券资金可安排使用。

——工、农、中、建、交、邮储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经营整体稳健,资产质量稳定,拨备计提充足,按照国际最佳实践标准,主要指标均处于“健康区间”。

总而言之,中国财政有足够的韧劲,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可以实现收支平衡,完成全年预算目标。大家既要有信心,也要保持耐心。

(文丨己未)

编辑/赵红信

相关阅读
一揽子增量政策进入效果观察期,11月LPR按兵不动、年内第三次降准悬念犹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1-20
金融时报:一揽子增量政策不是简单的刺激 是政策逻辑的重大调整
金融时报 2024-11-11
化债“组合拳”卸包袱提信心 更大力度财政扩张政策可期
证券时报 2024-11-11
大规模债务置换精准发力
经济日报 2024-11-10
完整准确认识一揽子增量政策
人民日报 2024-10-22
读懂“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深意
经济日报 2024-10-19
促发展保民生 化债长效机制将建立
中国证券报 2024-10-17
发力逆周期调控,彰显“中国财政有足够的韧劲”
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4-10-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