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茅奖作家徐则臣走进北京高校 分享诺奖得主帕慕克的文学人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05 19:53

日前,第九届北京十月文学月配套活动“名家讲经典——徐则臣:关于奥尔罕·帕慕克,一个‘帝国斜阳’的书写者”文学活动在北京工业大学举办。活动邀请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为现场师生及数万名线上读者带来精彩文学分享。

奥尔罕·帕慕克是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也是当今世界最负盛名的土耳其作家。1952年,帕慕克出生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他写了很多国内读者耳熟能详的作品,比如《我的名字叫红》《我脑袋里的怪东西》和《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在帕慕克的作品里几乎能找到文学爱好者从事写作所需要的所有方法论,包括实证主义写作方法、借由书本想象和书写生活、对类型小说模式的借鉴等等,这与他的出身、经历、个人性格,以及审美趣味有很大的关系。”徐则臣认为,帕慕克的绘画兴趣培养了他的形象思维,使他的作品里充满丰沛细腻的细节;而建筑学的专业背景使他在文学创作时呈现出极强的结构意识。

帕慕克也是一个将世俗与高雅完美结合的作家,他拥有丰富的现代小说写作经验和高超的技巧,同时会借用类型小说的模式,以此激发大众的兴趣,增加作品的可读性。“在占有相对偏僻的、独特的叙述资源的同时,又能用一种深入浅出的、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这就是成功的作家。在这个层面上,帕慕克做出了很好的实验,所以他也是近些年在中国最受欢迎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之一。”徐则臣评价道。

帕慕克生活在伊斯坦布尔,横跨亚洲与欧洲的地理背景以及两种文明汇聚、碰撞的文化语境,使帕慕克的写作呈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面貌。从《黑书》到《我的名字叫红》,徐则臣认为,“在帕慕克的小说里,你会时时刻刻看到一种非常纠结、冲突的东西,而因为这种矛盾和冲突必须面临选择,所以在他的小说里面一直有一个选择、寻找和身份认同的问题——我是谁,我们的民族是谁,我们的国家是谁。东西文化的汇聚与神圣和世俗之间的矛盾,为帕慕克的写作赋予了丰厚的底蕴,也使得对‘差异’的书写成为了帕慕克小说的重要主题”。

由此,徐则臣关注到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情况,“这些作家大部分都身处两种文明之间,他们所处理的题材,大部分也是两种文化的冲突。例如英国作家奈保尔,他的祖籍在印度,出生在中美洲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后来定居英国。从第三世界来到第一世界的经历使得奈保尔格外关注两种文明之间的冲突,这也成为了他文学创作的核心主题。”

在徐则臣看来,文化的差异和交汇使得他们的作品呈现出“陌生感”的阅读体验——经验的陌生感、艺术的陌生感和思想的陌生感。“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一个所有事物无限趋同的时代,文学就是既要交流互鉴,又要包容差异性。这也是帕慕克作品被我们所喜欢的原因。”

互动环节,徐则臣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如何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未来文学的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回答,他认为未来文学依然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鼓励同学们通过阅读和对生活的观察激发创作灵感,并在写作中找到并发出自己的声音。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韩国作家韩江获得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多部作品引进国内出版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0-10
“书香行”进高校 徐则臣与北工大师生分享文学阅读与写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7
如何用故事沟通世界?徐则臣:在写作里呈现差异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3
故事沟通世界 徐则臣对话30国汉学家活动举办
中国新闻网 2024-06-23
对谈|舒晋瑜×东西:深度对话茅奖作家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4-03-10
2023北京文化论坛|平野启一郎、徐则臣出席“全球首发”国际文学对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7
2023北京文化论坛 |乔叶、徐则臣、刘亮程等茅奖作家谈与《十月》的缘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3
读书 | 徐则臣:阅读让我成为作家
中华读书报 2023-07-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