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坚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经济日报 2024-09-27 10:30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个内部存在有机联系、功能互补的复杂生态体系,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必须坚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产业结构实现了由第一产业为主向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显著优化。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1952年的50.5%、20.8%、28.7%,调整为2023年的7.1%、38.3%、54.6%。

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基本上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贯穿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见证了我国从积贫积弱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奇迹。75年来,我国农业实现了由单一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现代农业转变;工业发展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4年居世界第一位;现代服务业、新兴服务业迅猛发展,文化、旅游和康养等“幸福产业”快速崛起。

从三次产业相互关系看,2012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5.5%,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5年首次超过50%,2023年为54.6%,连续9年占据国民经济“半壁江山”。产业结构的深刻调整也影响了就业结构,“三二一”的就业结构在2014年正式形成。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个内部存在有机联系、功能互补的复杂生态体系,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必须坚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现代化的工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最重要的基础和核心。当前,我国工业总体上大而不强,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工业是科技创新主战场,对农业、服务业等其他领域创新发展具有强大带动效应。要充分发挥我国产业体系完整优势、体量大的规模经济效应,坚持创新引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充分运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统筹推进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现代化的农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根基。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持续提高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现代化的服务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要顺应产业转型升级新趋势,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顺应居民消费升级和人口结构变化新趋势,加快发展养老、育幼、文旅、体育、家政等服务业,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深化服务业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

推动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有必要厘清一些认识误区。比如,有的地方片面地将服务业占比的提高作为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的指标,导致制造业占比下降过早、过快。又比如,有的地方机械地追求制造业比重稳定,而忽视了自身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或者没有充分认识到服务业为制造业赋能的作用。再比如,认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只能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将传统产业当成“低端产业”,限制其发展甚至“一刀切”要求简单退出。

要看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可能靠某个产业“单兵突进”,尤其是不能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割裂、对立起来。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并非此消彼长、你进我退,而是融合共进、相得益彰的关系。要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融合发展中加快塑造中国经济新动能新优势。

文/熊丽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北京已形成国家、北京两级园区+企业两业融合试点示范体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08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光明日报 2024-07-24
破除壁垒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经济日报 2024-07-07
不能把传统产业当成“低端产业”一退了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6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01-02
强健制造业产业链安全根基
经济日报 2023-09-29
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人民日报 2023-08-08
拓展数实融合广阔空间
经济日报 2023-08-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