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当乡村振兴开始具象化:3名人大博士生在“云中管阳”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中国青年报 2024-09-23 14:37

“过去研究乡村振兴通常只依托书本上的宏大理论,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落地,我还是有很多困惑。”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2020级政治经济学直博生张志强说,“理论需要在实践中变得具象化。”

从2022年开始,中国人民大学每年推出“治国理政”实岗锻炼计划,张志强、商学院2022级企业管理博士生张惠民以及应用经济学院2024级国民经济学博士生范志煜接力前往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管阳镇,在与当地干部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帮助当地探索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

管阳镇来了3个“最强大脑”

“欢迎3个‘最强大脑’回来管阳!”今年7月,管阳镇党委书记李永通放下手头的工作,迎接张志强、张惠民和范志煜。当天晚上,几个人坐在河边一起聊镇里的发展变化。“第二天书记协调企业和农户,组织一对一交流访谈。当地的发展规划书和资料数据,只要我们需要,可以随时查阅。”张惠民说。

3名博士生与当地党委政府的一拍即合,源于双方对乡村振兴事业的热情。张志强在基层工作中看到了理论的生命力,当地对要干的事情是否有理论支撑、如何总结经验和开拓工作思路等非常重视。“作为博士生,我们的工作就是在实践中思考,摸着石头过河,总结出发展的路子来。”张志强说。

管阳镇是福鼎白茶的主产区,茶园面积达4.97万亩。2022年,由于经济环境的影响,很多江浙地区的茶商未能如期到福建来收茶,管阳当地的茶叶卖不出去。为了解决销路的问题,当地决定孵化“云中管阳”品牌,在唐阳村成立茶青经纪人联合体,由经纪人定点收购茶青,指导采摘技术,坚持应收尽收,再按照订单售卖给茶企。

在此基础上,张志强梳理出“唐阳模式1.0”,探索利用组织力来提高茶叶品质、拓展茶叶销路。张志强发现,唐阳的高品质茶青带来的经济效益在模式较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下真正实现了“一叶多金”。2022年夏茶收购时唐阳村的茶青比周围村出产的茶青每斤高0.6元。茶青经纪人因货量大、销路稳而获得稳定佣金,茶企因茶青质量得到保证而有效节约了成本,也获得了进一步开拓市场的底气,村集体收入也通过提供管理服务实现增长。

张惠民的目光从白茶产业扩展到全镇的农业产业。在他的见证下,福鼎槟榔芋、福鼎小黄椒、天竹地瓜粉、七蒲西瓜、秀贝畲药、茶阳林竹产业以及“青饲料利用-山羊养殖-羊粪肥茶”循环农业模式不断孵化。

作为博士团里承上启下的一环,张惠民的研究着眼于建立起更加复合的现代化农业农村发展体系。他运用自身管理学的专业知识,依托“村财完成度”与“实际收入”两项指标,为各村拟定了更加合理的“双轨制”绩效评估方案。

当地干部群众创造性地打造了“山羊粪还田肥茶”的立体循环模式,用两年的时间实现成熟落地。这吸引了今年第一次来到管阳的范志煜。“高手在民间。”在实际试点中,如何协调多主体的共同接纳?如何处理大规模的管理难度?范志煜充分发挥自己的应用经济学知识背景,思考将这一现代农业项目推广复制的可行性。

多听多看,以心换心,才能更接地气

3年前,张志强第一次踏上宁德这片土地,来到大山深处的小镇。能不能适应“语言关”“生活关”,能不能尽快上手开展工作,真正帮助当地总结出一条乡村振兴的道路,张志强的心中写满了问号。

当时,管阳镇党委书记李永通留下一句话,“尽快进入角色”。

不是一阵风过的访问团,不是无所事事的旁观者,张志强将自己定位为扎根乡村的观察员。刚刚到达管阳时,“每次分管农业的副镇长隔着一条走廊招手,我就立马收拾好东西一起搭车下村,对各类产业项目进行点对点调研,和茶农面对面交流”。一周时间,张志强对管阳镇的产业发展有了大致的了解。

每天中午去食堂吃饭,张志强都会找一位食堂阿姨聊天。这位阿姨身兼数职,不仅烧饭在行,更是唐阳村村委会的一员,也是当地茶青经纪人。

谈起最初的唐阳模式,阿姨尽是赞美之词,直到几周雷打不动的“饭局”后,她才吐露出真正棘手的问题:经纪人们从茶农手里收来的茶青,有一半能出手给公司,剩下的一半只能自己消化,而消化的方法则是二次晾晒制成绿茶、保本出售,长此以往,势必有损管阳白茶的可持续发展。

“现实的情况往往更为复杂。我建议阿姨建立茶加工厂,阿姨则觉得自己办的小作坊很难打出品牌,而购置设备和建立厂房等都是实实在在的成本。”张志强说。今年,在和当地政府交谈中,张志强将当地发展的优势聚焦于高品质的茶青,“这个建议与当地政府的思考不谋而合”。

学习国民经济学的范志煜对投入产出非常敏感,在村干部们提到电商直播时,他了解到:完成一场带货直播并不容易,从设备环境的搭建、大V连线的分成到人员技能的培训都需要投入成本,但后续收益却不一定能达到预期。干部们常常在思考,直播这条路到底能不能继续走下去?直播这种方式到底能不能在周边复制?范志煜逐渐明晰,炙手可热的直播助农,在这里需要适应本地的实际情况。

3个人相信,想要贡献真价值,就必须触碰真问题。而这些复杂的情况并不会一夜之间自然浮现出来。如何把问题问到民众心中?如何把答案从民众内心引出来?他们的回答只有“接地气”。

“语言不通是肯定的,既然语言不通,那你就一定要多听,找个当地政府的年轻干部帮你做翻译。在实践面前,博士生未必就懂得比别人多。”多听多问多记录、多聊多见多交流,这是3个人总结出“接地气”的唯一捷径。

走进田野,用脚步丈量中国大地

近两个月的时间里,范志煜实地走访了管阳镇大大小小的农业项目,对各项农业产业有了全方位的了解。每到一个项目点,范志煜都拍下照片发给张志强和张惠民,和他们分享管阳镇日新月异的变化,每一张照片也都能在微信群里引发一番热烈讨论。

3年来,接力棒在3个人手中来回传递,孵化出一支面向现实的学术小队,产出了一篇篇调研报告,持续为管阳镇的乡村振兴事业注入力量。

回忆起来到管阳之前的故事,张惠民记得在填写调查问卷时,3项志愿征集全部选择了乡镇级单位,并拒绝服从调剂。“我就是想真正去看一下,中国的实际问题到底是什么?”

8月里40摄氏度的管阳,张惠民跟着瓜农一起去田里收西瓜。他们在瓜田里反复弯腰屈背,汗水从额头流进眼睛。“在田地里待了半个小时,我就感觉有点眩晕,后来我想这些农户,他们基本上一辈子都和土地为伴,重复单调地工作。数据讲不出这样的故事,文献也归纳不出这样的感受,这种更深刻的理解与共鸣只存在于即时观察的乡村生活中。”

与专业学农的博士不同,“管阳三人组”提供的不是自然科学领域的技术指导,而是哲学社会科学范畴上的意见:从实践中总结和提炼理论,又把理论返回到实践中去。“如果说往日的项目调研是自上而下的访问,此次实岗锻炼就是自下而上地参与观察。”范志煜说。

改善乡村环境、提升村民收入、文化保护与传承,同时还要兼顾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张惠民逐渐意识到,乡村振兴需要多主体共同参与,深入了解当地的实际需求和复杂性,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有效推动当地事业的发展。

从管阳回到学校后,张志强由实践反哺学术研究,明确把自己的研究方向确定为农业转型理论。每每看到那些抽象的理论符号,他都用在管阳的所见所闻去对应验证——他们说的到底是不是对的?自己能够做点什么?张志强也经常和朋友们聊起在管阳遇见的人、听见的声音,鼓励更多的同学参加“治国理政”实践项目。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脚上要沾点泥土,只有真正走入田野,才能不闹笑话。”从管阳归来,张志强、张惠民和范志煜对这些话有了更具象化的认识。

文/王军利 喻露加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超八成受访青年对我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更有信心了
中国青年报 2024-10-03
中国太保寿险:助力乡村振兴 消保同心同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7
智慧春耕折射现代农业发展活力
光明日报 2024-03-22
平安普惠:乡村振兴无小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0
当数据要素“乘以”现代农业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01-12
公安机关助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惠及57.4万人就业
新华社 2023-11-23
习近平在江西考察时强调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
新华社 2023-10-13
“北京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联合体”成立 推动共建现代农业科技服务平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