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医产协同”生态平台正式上线!副中心医药产业年收入超260亿
副中心之声 2024-09-09 08:44

城市副中心高度重视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以“医产协同”为战略目标,搭建了医院和企业深入交流的平台。9月7日,2024北京城市副中心医产协同大会举办。

会上传出消息,“医产协同”生态平台正式上线发布。与此同时,副中心医药产业年收入超260亿元,全区现有医疗机构达621家。

全力推动“医产协同”平台建设

大会以“生态共建,医产共赢”为主题,聚焦“医疗科技创新转化,医产协同生态提升”和“医疗健康项目展示,促进医产协同合作”两大方向,探讨“医产协同”政策、模式、成功经验和发展趋势,呈现多领域医药健康创新项目,致力于促进多方合作。

这次大会还分别举行了“医产协同”生态平台上线发布仪式、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授牌仪式、《医产协同发展白皮书(2024)》发布仪式和中加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启动仪式等诸多措施,进一步推动副中心“医产协同”平台建设,提升医药健康产业生态能级。

据介绍,医产协同生态平台,定位为支撑医疗科技创新与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资源集聚和对接合作平台。平台借助互联网工具,按照科研服务、孵化服务、产业服务、协同资源4个中心,1套运营体系,1个线上平台,将医院、企业、CXO等专业第三方、投资机构、园区、政府6类协同主体,沿着临床课题、知识产权、项目转化、试验检验、注册申报、融资并购、市场应用、产业发展8个价值链条的“411,6816”模式搭建,促进科技创新,拉动产业集聚,以医产协同生态吸引并支撑副中心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由理实国际医产协同发展研究院牵头,由产业统筹、技术服务、专业服务、CXO、投资机构5部分组成,涉及到产业智库、专利代理、律所、工程中心、动物实验基地、临床研究、工业设计、检测中心、CRO、CDMO、投资基金等近20家专业机构,是医产协同生态平台运营的重要支撑,是医产协同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第一批成员单位包括理实国际医产协同发展研究院、北京灵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迈迪思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

大会全力打造以“医产协同”为特色的医药健康产业生态,打响副中心“医产协同发展示范先导区”品牌,吸引更多优秀的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加入“医产协同”队伍,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创新研发,推动副中心医产协同生态建设和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41家规上医药工业产值超120亿

通州区委常委、副区长吴孔安在会上介绍,副中心以医药健康为战略引擎,深耕细分领域,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打造一座“制造”健康的实业之城。副中心瞄准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药品两大主攻方向,加速新药和医疗器械研发,加速培育发展未来健康产业。2023年,副中心医药产业年收入超260亿元,41家规上医药工业产值超120亿元,产值全市排名第4,近5年年均增速达到14%。全区医药健康市场主体已接近500家,其中上市企业7家,全市排名第五,龙头企业有甘李药业、福元医药、春立正达、泰格医药等。着眼未来,在合成生物、基因与细胞治疗等细分领域,副中心也前瞻布局了华融生物、诺思兰德等一批重点产业化项目。

以医产协同为特色抓手,副中心着力打造一座“引领”健康的创新之城。吴孔安表示,目前副中心已汇聚了北大人民医院、友谊医院、东直门医院等9家三级以上医院,其中,安贞医院将于10月正式开诊,首儿所今年会开工建设。当前,副中心大型医院数量在全市排名第五,医产协同发展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依托北大人民医院、潞河医院等医疗资源,副中心成立了“医产协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新基地”“北京城市副中心医产协同创新中心”等协同创新平台,与区内医药健康企业开展紧密合作。

吴孔安提到,龙头企业带动优质科研资源加快集聚,副中心现有医药健康领域研发机构达到33个,医产协同发展的创新动能更加强劲。

副中心还抢抓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机遇,加快培育医药领域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企业,谋划打造绿色发展标杆示范项目,着力形成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相互赋能、一体推进的格局。定位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富集的医疗资源,副中心规划布局养老院、康复医院等高端康养机构,正在打造“文、旅、居、康、养、医”全体系服务矩阵。

“未来,我们将继续围绕‘医产协同’主题,完善创新服务体系,释放医疗应用场景,集聚高质量产业项目。”吴孔安说,发挥立足副中心、面向京津冀、辐射全国的示范效应,副中心将着力培育布局更加优化、链条更加完善、特色更加鲜明的医药健康产业体系,建设医产协同发展的一方高地。

全区现有医疗机构已达621家

中关村通州园管委会主任林正航在会上表示,作为首都未来健康产业重要承载区,副中心医药健康产业门类齐全,累计注册相关产业主体493家。尤其是在合成生物、基因与细胞治疗等细分领域,布局了华融生物、诺思兰德等一批重点项目。同时,龙头企业带动优质科研资源加快集聚,全区现有医药健康领域研发机构达到33个,医产协同创新动能不断增强。

林正航介绍,全区现有医疗机构621家,汇聚了北大人民医院、友谊医院、安贞医院、东直门医院、胸科医院、首儿所、区妇幼保健院等9家三级以上医院。依托三甲名院,全区建成示范性研究型病房3个,共214张床位,涉及北大人民医院、友谊医院、胸科医院,正推动北大人民医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两个国家医学中心建设。

目前,副中心医药产业空间储备充足,医药领域区内存量可利用土地2700余亩,建成重点商务楼宇103万平米,专业产业园区载体115万平米。

“我们聚力打造漷县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明确了‘一核四区’的产业空间布局(一核即中央活力区,四区包括高端医药智造区、全程健康服务区、未来拓展区、觅子店综合发展区),完善产业功能配套,加快构建医学研究-医药产业-医疗服务“三医融合”的医药健康产业体系。”林正航称,一方健康谷医疗智慧园区正式开园,奥托博克、灵赋生物等数十家企业落地生根,积累医疗健康企业资源千余家,基本形成集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医药产业发展新格局。在空间供给模式创新方面,通州园紧抓全国第二批集体经营性用地入市试点契机,集体产业用地入市机制更加灵活,推动北京东方医用气体、永顺国药等一批储备项目落地步伐不断加快。

与此同时,副中心发挥产业引导基金功能作用,联动市级百亿级产业引导基金,在医药健康领域设立了夏尔巴、中金诺思格等医药子基金,总规模达15亿元。

林正航表示,通州园管委会将全力以赴当好“合伙人”“服务员”,推动医学技术创新与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共同把副中心打造成为首都医药健康产业的“新磁极”。

编辑/叶婉

相关阅读
中国药谷对接中医药创新资源 加强产学研医协同创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1
2024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北京论坛在亦庄开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4
“医险协同”新实践 平安健康险、北大医疗、金庚医院三方共建生态网
中国网财经 2024-10-22
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综合实现率过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13
百医讲坛进园区 企业职工“零距离”感受中医药文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19
“医改是接力赛”,看2024年深化医改“新动作”
新华社 2024-06-24
新华社:“医改是接力赛”,看2024年深化医改“新动作”
新华每日电讯 2024-06-24
国办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
新华社、中国政府网 2024-06-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