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智能汽车快速发展催生新职业
中国汽车报 2024-08-22 13:53

“以前人力资源部门没有我们这个职业,无法评职称,我做了10年,薪酬水平还不到同企业做了5年的算法工程师的1/3,现在能正式列入新职业,工作更有奔头。”被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张晓斌寄予希望的新职业,就是近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正式公布的19个新职业、28个新工种中的新职业——“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和“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员”。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和‘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员’正式成为新职业具有重要意义,这与汽车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人才工作的需求密切相关。”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朱明荣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这两个新职业的确立,不仅反映了智能网联汽车这一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也体现了产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

与时俱进 新设新职业

“急聘无人驾驶汽车测试工程师,在无人驾驶车辆运行过程中跟踪采集车辆的测试数据……”“招聘智能网联汽车系统安装调试运营维护技术人员……”近日,多家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的招聘信息,反映了行业对于智能网联相关人才的迫切需求。

“要做好我们的工作,需要掌握智能化、网联化、自动驾驶及相关软硬件知识,并且要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张晓斌表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既是企业的代表,也是消费者的代表。在自动驾驶新车型或新功能开发中,测试员既要站在车企的角度去发现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同时也要从乘客及消费者视角,去思考还需要什么功能或提出优化意见。他认为,这一职业尽管平凡,但已经是不可或缺。

对此,不止一家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打造一款较为成熟的自动驾驶汽车产品,不仅要经过一系列技术创新,也需要大量的道路测试验证。整个过程中,都离不开测试和装调运维技术人员。“此前很多人觉得相关岗位没有正式职业序列,工作辛苦又没有职业上升空间,待遇难以提升,所以企业要招聘到较为理想的专业技术人员并不容易。”有企业人士说,此次相关新职业的“入列”有望破解这一难题。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给“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的定义是,使用工具、量具、检测仪器及设备,对智能网联汽车及其相关零部件进行功能验证和测试的人员;而对“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员”的定义为,使用专用设备、工具、仪器仪表,对智能网联汽车和路侧设备进行装配、调试、检测、联调、状态监测、运维等工作的人员。

“这两个新职业‘入列’,主要是基于产业发展的需要。”在朱明荣看来,根据《职业大典》的收录标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和“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员”被正式认定为新职业,主要是因为随着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从事这两个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已达到相当规模,形成了明确的职业群体;同时这两个职业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不同于以往的相关职业,且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职业标准和规范。从更深层次看,这两个新职业的设立是新质生产力发展对劳动力要素更新的直接体现。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传统汽车行业正在向智能网联方向转型,这对劳动者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新设这两个职业除了是应对现实需求,更是对未来劳动力市场变化的积极适应和引领。

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具备组合辅助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乘用车销量995.3万辆,市场渗透率达47.3%。与产业的快速发展相对的是,相关智能网联汽车人才供应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面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市场潜力,相关人才供给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指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急需跨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当前,已经出现相关人才短缺、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不足、院校核心课程设置与人才知识结构需求偏离、工程实践能力不足和知识更新迭代慢、“卡脖子”的关键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他认为,智能网联行业的“卡脖子”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产品和技术问题,而是人才不足的问题。

人才不足,“抢人大战”便屡屡上演。今年一季度,高合汽车刚宣布停产,就有车企闻风而至,第一时间到高合汽车江苏盐城工厂“抢人”。“请友商高抬贵手,少挖我们的人。”今年5月,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向同行喊话“求放过”。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发展,新一轮的“人才荒”正浮出水面。目前国内高校中,基本没有设置类似“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和“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员”这样的细分专业,相近的专业也不多见,相关人员基本靠企业的岗前培训、委托技术学校短期培训、企业在实践中培养等方式来解决,短板明显。

朱明荣分析认为,由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发展,相关人才需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变化之一就是知识体系的跨学科复合性增强。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人才需求更加注重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除了深厚的汽车专业知识,从业者还需要具备汽车软件、汽车软硬件集成以及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同时,随着持续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要求人才具备不断探索新设计、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解决方案的能力。这就需要从业者具备出色的工程实践能力,不仅要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还需要具备快速接受新事物、准确判断事物本质以及高效整合利用资源等能力。

“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人才供需不平衡现象日益凸显,如何加快培养智能网联汽车复合型创新人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零束科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懿艳提出。

人才困境如何破解

“智能网联汽车人才需求的新变化,其本质是新质生产力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升级。”在朱明荣看来,打造具有新能力、新属性和新使命的“新汽车”,需要拥有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念的新型汽车人才。这意味着,发展智能汽车需要更多具备高度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智能型劳动者。

“高校的教育、相关专业及课程的设置必须与时俱进。”付于武建议,政、产、学、研、用各方面应共同努力,从政策引导、教育和培训体系、人才聚集和流动、人才标准和评价等方面形成合理有效的管理体制机制,联合培养更多适应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要把教育体制改革与企业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共塑未来人才新格局。要加强高校院所与企业合作互补,构建与产业需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携手培养引领汽车产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要从专业设置上更加匹配产业发展需求、教育课程体系更加匹配企业技能要求,以校企协同创新联合培养方式、校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朱明荣表示,面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和“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员”在内的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培养,高校要在学科改革与升级方面,积极拥抱智能、新能源、信息、数字等新技术,帮助学生建立起“既专又宽”的复合型知识结构,提升专业复合度。同时,人才培养创新需要体系化。如培养方向与产业变革如何闭环反馈、专业教育和学科前沿如何深度交叉、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如何有机衔接、通识教育与个性需求如何统筹兼顾等问题,都需要在教学改革中持续探索。

朱明荣还提出,在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方面,要解决产教融合“合而不深”、校企合作“校热企冷”的育人困境。汽车产业转型期的人才培养,需要政府、企业、高校、行业等各方力量联合起来,协同攻关,共同努力,构建以产教深度融合和跨界协同为特征的政产学研一体化汽车产业人才培养生态圈。行业人才工作者应转变思维方式,努力打造汽车产业人才高地,为汽车产业升级、智能网联汽车加快发展赋能。

“包括智能网联汽车在内的人才培养同样是百年大计。”付于武指出,应把人才培养上升至战略高度,理论与应用并重,着力培养汽车产业拔尖人才、自主创新人才,为实现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夯实人才之基。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长远规划推进新职业人才培育
经济日报 2024-11-13
9项新职业榜上有名 北京发布新质生产力人力资源开发目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14
人工智能催生新职业 约百万级人才需求、应用场景广
央视新闻 2024-08-28
人社部发布19个新职业、28个新工种
科技日报 2024-08-19
网络主播正式成国家新职业
财联社 2024-08-01
十九个新职业“入编”!“数”“智”成新标签
新华社 2024-08-01
锻造新职业新精彩
经济日报 2024-06-09
武汉市职业技能大赛新职业占三成以上 无人机驾驶员等5职业首次出“状元”
武汉晚报 2024-04-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