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央行多次喊话 防范债市形成单边预期
第一财经 2024-08-15 10:06

央行接连喊话“控场”,债市博弈持续进行。

8月14日,国债期货全线收涨,其中30年期主力合约涨0.69%,早盘一度涨近1%,10年期主力合约涨0.17%。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普遍下行,其中30年期国债活跃券“23附息国债23”收益率下行1.0BP,10年期国债活跃券“24附息国债11”收益率下行2.25BP。

不过,回看过去一周,中长期国债收益率曲线整体呈现陡峭化上移,回调幅度可观,今年以来长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的局面出现缓和。

一位市场专家对第一财经表示,今年以来我国长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央行“苦口婆心”多次警示债市风险。近期政府债券发行明显加快,市场上短期博弈炒作的行为也在减少,这些都表明债券市场供求有望进一步趋于均衡,金融管理部门轮番提示风险起到了效果。

记者采访获悉,近期央行频向市场喊话,主要目的并非打压债市,政策意图更多是避免市场形成单边预期,进而引发系统性风险。这与作为实体经济重要融资渠道的债市规范和发展是相互促进、并不矛盾的。

多空双方反复拉扯

在8月13日国债收益率集体小幅下行后,14日债市延续了上日行情。7月金融数据不及预期及当日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放量继续助力债市做多热情,现券期货整体走强。

拉长时间来看,2023年以来长债收益率已下行60BP,一度呈现单边市场行情,吸引大量资金流入,还出现了一些杠杆交易。

年初至今,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累计涨超10%,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累计涨近3%。

从8月情况来看,债市多空双方反复拉扯,在长端利率创新低之际,大行卖债触发收益率快速回调。

5日,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盘中分别跌破2.1%、2.3%关键点位,创下历史新低,但尾盘上演“V”形反转,逆转全天走势。

8日,在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连出调查通报的警示下,债市整体大幅转弱。当日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普遍大幅上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3.96BP;国债期货各期限主力合约全线收跌,10年期主力合约跌0.27%。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这反映出在低利率环境下,债市行情的脆弱性。触发债市回调的因素包括机构行为、监管引导以及基本面数据。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国债收益率今年的走势是由基本面预期相对悲观、风险偏好低迷、“资产荒”共同推动的。

综合市场分析来看,当前宏观经济延续弱修复态势,基本面对债市形成支撑,央行降息组合拳推动广谱利率进一步下行,叠加“资产荒”逻辑持续深化,长端利率下探,市场做多情绪仍在。

“我国经济总体仍将维持较快增长,通胀也有望呈温和回升态势,此前长债收益率过低,市场预期与经济基本面存在一定偏离。”上述市场专家表示,近期长债收益率向合理水平回升,有助于保持正常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防范形成“收益率下行—经济预期转弱—收益率继续下行”的负向循环,也可避免弱预期自我实现的风险。

防止形成单边预期

事实上,央行多次“喊话”向市场提示长债利率风险,其政策意图就是从宏观审慎角度出发,持续关注并提示债券市场风险,以防止形成单边预期并不断强化。

从系统性风险角度来说,长债收益率单边下行会积累较大的金融风险,一旦市场转向,杠杆仓位快速平仓会加剧市场螺旋下行,还可能向其他金融市场传染,产生系统性风险。

有市场分析认为,美国硅谷银行风险事件就是启示,央行要从宏观审慎角度出发,持续关注市场运行情况,为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及时提示风险,阻断单边行情放大风险。

对投资者而言,也要审慎评估债券市场风险和收益。2022年银行理财赎回潮一度反映出投资者对债券市场投资风险认知不足。

一位业内专家认为,债市投资者在自主决策的同时,也要有自担风险的意识,债券价格不会只涨不跌,要谨慎评估风险;而且,债市投资如果出现单边一致行为,趋势变化后可能带来外溢性影响,蕴含系统性风险。债券投资要采取理性稳健的投资策略,避免投资行为过度短期化、追高炒作、盲目跟风。债券市场是存在利率风险的,债市投资不意味着一定能实现稳定的预期收益,在自主投资决策时,要有买者风险自负的意识。

机构投资者更要时刻警惕期限和资产负债错配风险。上述市场专家对第一财经表示,长期限债券久期较长,对利率波动更为敏感。理财资管等产品大量增持长债,既有资产配置的需要,背后也有博弈央行降息预期落地、炒作获利的想法。

业内人士还指出,机构投资者都寄希望于在价格高位能够脱手短期买入的长债,实际上在趋同性交易中很难实现,一旦价格大幅逆转,机构手中已持仓的大量长债是难以短期内在市场上以合理价格出手的。

货币政策宽松底色未变

回顾今年以来,央行从在各种场合和报告中提示长债风险,到宣布将在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以及开展临时正逆回购操作等,动作可谓频仍。

4月以来,央行就不断提示长债利率过低可能蕴含风险。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当前特别是要关注一些非银主体大量持有中长期债券的期限错配和利率风险,保持正常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保持市场对投资的正向激励作用。

7月,央行宣布已与部分银行签订国债借入协议,后又公布对于出售中长期债券的银行,阶段性减免中期借贷便利(MLF)质押品。并称,必要时将择机在公开市场卖出,平衡债市供求,校正和阻断金融市场风险的累积。

7月8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从即日起,将视情况在工作日16时至16时20分开展临时正回购或临时逆回购操作。

8月9日,央行发布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其中以专栏方式介绍了资管产品净值化机制对公众投资者的影响。对于国债收益率,央行继续强调“加强市场预期引导,关注经济回升过程中,长期债券收益率的变化”,并提出“对金融机构持有债券资产的风险敞口开展压力测试,防范利率风险”,强化从机构监管入手,提前预防风险。

市场专家表示,目前来看金融管理部门轮番提示风险起到了效果。而市场也在关注当前债市调整是否到位,以及后续央行将如何进一步操作。

在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看来,未来不排除会继续运用预期管理、窗口指导、买卖国债、监管约束等方式来降低利率风险,及时校正和阻断金融市场风险的累积,防止利率的单边预期进一步强化,形成如硅谷银行的潜在风险。

民生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谭逸鸣表示,当前市场博弈的核心逻辑或仍在于央行态度以及后续操作下资金面的变化,不论是大行卖债、交易商协会提示国债交易违规行为,还是央行可能的借券卖债操作,在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之下,都旨在稳定长端利率,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而非形成趋势性逆转,更多体现的是信号意义和预期引导,以时间换空间,等待与财政配合的时间点。

明明也认为,近期监管部门举动更多是出于“防风险”目的,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偏宽松的底色并未改变。预计政府债发行将显著提速,降准的可能性正在提升,降准释放中长期流动性可以支持国债、地方债发行,避免财政供给对市场造成过大的冲击并抬升政府融资成本。同时,也可以提振投资者信心,从而稳定资本市场,尤其是权益市场的表现。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央行“罕见”双降债市急刹车,头部理财子产品净值大波动
第一财经 2024-09-28
十连阳!疯狂债市又起!机构分歧未消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 2024-09-17
业内人士: 警惕单边一致行为造成债市“踩踏”风险
金融时报 2024-08-25
业内人士:警惕单边一致行为造成债市“踩踏”风险
金融时报 2024-08-24
债市短炒刹车 央行“喊话”显效 理财赎回可控
财联社 2024-08-14
央行“控场”债市
北京商报 2024-08-14
市场人士:债市短期博弈行为减少 市场供求有望趋于均衡
上海证券报 2024-08-14
债市再下台阶 长债利率回归合理区间
上海证券报 2024-08-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