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王立群《中国脊梁》出版 探寻“中国精神”的历史渊源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1 10:22

8月10日,文化学者、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与著名自媒体博主“好人大哥”王阳,为读者呈现了一场以“中国人的脊梁”为主题的深度对话。此次活动由东方出版社主办,同时隆重推出了王立群教授新版图书《中国脊梁》。

在对话中,王立群教授详细解读了华夏文明史中三千年来那些“国士巨匠”的一生作为,从专业历史学者的角度还原历史真实,并分享了自身创作的心路历程。王教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学识,回顾了张骞、苏武、李广、孟子等历史人物的精彩人生。他强调,这些人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承载体。“中国脊梁”不仅指历史上英勇奋斗的人们,更是一种超越时代的文化符号,象征着坚韧不拔、为国奉献的精神品质。

立足原典,讲好古代的“中国脊梁”故事

当被问及为何出版《中国脊梁》一书时,王立群教授表示,他在参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及其他讲演时,积累了大量令他内心触动的内容,当他将这些文字汇集起来时,竟然发现,它们都指向同一个主题⸺中国脊梁。

孟子、屈原、卫青、霍去病、李广、苏武、张骞、华佗、王安石、岳飞,是书中的10位圣贤、英雄。如果没有他们,中国失去的不仅仅是一半的儒家思想、一位爱国诗人、几位军事将领、一个卓越的外交家,一条造福千年的商路、一个改革家、一位神医,更为关键的是,如今每个中国人都能脱口而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众人纷纷何足竞”,苏武牧羊、岳母刺字的故事,“华佗再世,妙手回春”的传奇,独立不迁、九死未悔的精神……都将不复存在。

书中人物用自己的鲜血书写了历史,用自己的智慧启迪了民众,用自己的脊梁撑起了民族的脊梁。他们书写激荡人心、泽被后世的传奇史诗,也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生命的价值。王教授认为:“历史的书卷在不断翻动,时代在不断前进,中国脊梁的具体形象也不断在变化,但不管怎么变,其精神是不变的。”当代科学家、道德模范、奥运健儿的贡献与精神,与古代墨家提倡的“埋头苦干”“不慕虚名”“勇于担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体现了中国精神的世代传承。

《中国脊梁》一书不仅展现了王教授深厚的史学功底,还充分发挥了他在“百家讲坛”讲史时一贯的条分缕析、严谨考证、深入解读、语言生动的特点。书中不仅讲述了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还深入剖析了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及其影响。

王立群教授与王阳就《中国脊梁》一书中涉及的几位重要历史人物进行了深入交流。关于卫青的成功,许多读者认为主要是由于“天幸”,即运气好。对此,王立群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他认为,尽管卫青是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有一定的外戚背景,但他的成功并非单纯依靠运气。卫青在战场上表现出色,他的晋升和成就主要基于实际功绩。他能够灵活运用战术,如在龙城之战中选择了直捣匈奴王庭这一出其不意的策略。这是一个相对安全的选择,因为那里不太可能有重兵防守。他还顺应了武帝一朝战争策略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进攻的变化,进行大规模骑兵军团的机动作战,使汉军能够更加有效地打击匈奴。此外,卫青对待士大夫礼貌周到,对待士兵慷慨仁慈,使他赢得了士兵们的尊重和效忠,低调谨慎的个人品质也是他仕途顺遂的重要因素。

谈及令司马迁感到“意难平”的将军李广,他虽然屡建战功却未能封侯。王教授依据事实进行了客观分析。在对匈奴的关键战役漠北之战中,汉武帝和卫青确实因主观原因将李广排除在立功的机会之外。然而,李广本人的缺乏政治敏感、未能及时调整战术以适应形势变化,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李广的结局令人唏嘘,但他的精神中最令人感动的是那种宁折不弯的坚毅、军人的血性和为国效忠的决心。

在《中国脊梁》一书中,王立群教授通过对孟子思想的解读,不仅揭示了中华民族优秀人格的源泉,还分享了孟子的强势人格如何影响了他的个人成长之路。王教授回忆起少年时两次失学的经历,那是他人生中最艰难的时期之一。1958年,他满怀希望准备进入一所重点初中,却因家庭出身的原因被分配到了一所简陋的民办中学。在那里,他不仅要学习,还要为了学校的生存而打工赚钱。这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但也激发了他自强不息的精神。王立群教授感慨地说:“在那个年代,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如果我们想要继续上学,就必须自己去挣学费。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撑着我度过了那段艰苦的日子。”

《中国脊梁》不仅是一本历史普及读物,也是王立群教授半生读书、思考、沉淀的精华。书中的英雄圣贤都是在三千年历史中“过好了这一生”、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自我价值的人物,他们的经历能够给普通人以向上生长的典范和路径,以及来自历史深处的理性与清醒。

这些故事对于纠正当代社会的一些不良现象及相关思想观念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下这个“网红”频出的年代,任何一位“网红”都必须弘扬正能量,提供实实在在的价值,脚踏实地、不慕虚名、不欺心,才能走得更远。

探究形塑中国的历史根脉

《中国脊梁》一书中的汉朝人物故事,源自《史记》中的“列传”。王立群教授与《史记》结缘颇深,研读《史记》长达58年。在本次对话中,王立群教授指出,秦皇汉武虽生活在距今两千多年的时代,但他们所建立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以及对外政策,仍然对现代中国产生深远影响。始于秦始皇的大一统理念,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而汉武帝时期开拓的辽阔疆域、文官制度以及推崇的儒家文化,则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便是今天中国人的头脑和生活中,还沉淀着儒家的种种因子。汉武帝的军事策略不仅注重实战效果,更重视战略部署和长远规划,这些都与现代大国发展的战略思维有着相通之处。

结合《中国脊梁》中主讲的苏武、张骞、卫青、霍去病等人物,王立群教授肯定了这些人物取得的辉煌成就与汉武帝作为统治者的任用有关,同时也强调了君臣之间的默契配合是成就伟业的关键。

王立群教授还介绍了“王立群读《史记》系列”图书的最新修订版。王立群教授反复推敲写作的这套图书凝聚了他半生研究《史记》的成果,讲述了项羽、刘邦、吕后等几位帝王级人物一生的功与过,呈现从秦皇到汉武王朝兴衰的全过程,形成了通过人物讲历史、通过历史讲人生、通过人生讲精神的特色,让经典从高阁走向大众。

生动可感的历史细节是少年理解“家国情怀”的基础

在对话过程中,王立群教授和王阳都表达了对青少年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视。他们认为,《中国脊梁》和“王立群读《史记》”系列图书不仅能够作为青少年学习历史的辅助,更能激发他们对于国家、民族的热爱之情。

在以概括性叙述为主的历史教科书中,苏武牧羊的故事往往只有寥寥数语的介绍。然而,在王教授的《中国脊梁》一书中,“苏武:一个不屈的脊梁”这一章节详细而生动地描绘了苏武的生活与经历。王教授不仅讲述了苏武出使之前的职务、出使匈奴的历史背景,还深入探讨了当时的汉匈关系,以及苏武无辜卷入匈奴内部谋反事件的始末,包括他被审判、卫律逼降和李陵劝降的全过程。书中还描述了苏武回国后经历的三件大事,以及历代文人墨客对他的赞颂。这些详尽的叙述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了苏武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

尤为重要的是,书中特别提到了苏武在即将受到匈奴审判时,毅然选择自杀以避免汉朝蒙受耻辱的壮举,这一举动深深打动了匈奴单于。此外,书中还详细描写了李陵劝降时使用的心理战术,以及苏武在持节牧羊期间面临的孤独与绝望——他面临着很可能没世无闻、家破人亡且所效忠的汉武帝已逝的局面。这些细节凸显了苏武坚贞不屈的品格,让他的形象更加立体可感。通过对苏武事迹的深入了解,读者可以更好地领悟中国古代对于家国情怀的理解,这对于青少年来说是非常有益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学习材料。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嘉
编辑/乔颖

相关阅读
历史|西汉的“大司马大将军”到底是什么官职,地位为何相当于丞相
历史学堂君 2024-10-18
历史|《成为女皇——武则天的一生》新书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1
学者王立群:诚信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新闻网 2024-08-20
王立群面对读者讲刘邦与项羽,历史画卷徐徐展开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7-13
人物|王立群:历史就是现实现实让人读懂历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1
“王立群读《史记》”时隔17年全新推出精装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3
历史|相对于东汉东晋南宋,为什么西汉西晋北宋,更为现代人熟知
历史学堂君 2024-03-30
中央批准,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群,履新职
北京青年报政知见 2024-03-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