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湿热桑拿天 心脑血管病最爱搞事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0 10:30

一场大雨虽然浇低了炎夏的“士气”,但身处伏天儿的我们仍然面临“桑拿天”的考验。特别是心脑血管,在高温湿热环境下更是“压力山大”。一旦我们步入养生误区,很可能给脑卒中、冠心病以可乘之机。

今天,北京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所的专家就来跟大家聊聊避开养生“雷区”、安“心”度夏的方法。

高温闷热让心脑血管“压力山大”

气温变化是心脑血管的“劲敌”。研究显示,35℃以上的高温天气下,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会明显上升。温度升高1℃,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的总体风险增加2.1%,其中脑卒中和冠心病的特定疾病风险最高。

高温环境下身体为了散热,会使体表的血管扩张,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心脏等器官的供血相对就少了,会给心脏带来严重的负担。

同时,热应激还会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从而大幅提高心肌的耗氧量。这种过度的心肌耗氧也可能最终导致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心脏功能本身就存在一定损伤,再加上高温的影响,会使心脏承担更大的工作量,心肌缺血、心衰等症状可能加重。

出汗搅乱电解质增加血液黏稠度

夏季高温环境容易出现大量出汗的情况,这会使机体丢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特别是钾、钙、镁等。这些电解质的紊乱会直接影响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节奏,引发心律失常等症状。

此外,出汗增多还可导致失水和脱水,伴随而来的血浆容量减少、红细胞和其他血液成分浓度增加,再加上血液黏稠度增加和胆固醇浓度升高,可能导致血栓栓塞,使缺血性卒中和心脏病的风险增加。

情绪波动大也是“闹心”因素

慢病所的专家介绍,炎热的天气、闷热的环境,都容易影响人的情绪状态,导致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波动会引发交感神经亢奋,使心率、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加重心脏负担。

此外,夏季白天较长、夜晚较短,天气炎热,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造成睡眠不足。睡眠不足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平衡,使血管收缩和扩张失去协调引发血压波动。

小贴士

避开雷区 安“心”度夏

热得睡不着也别熬夜玩手机 夏季昼长夜短,容易睡眠不足。特别是年轻人,应避免过度劳累,每天尽量保证7至8小时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睡前避免刺激性饮品和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此外,还要学会调节情绪,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要懂得释放自己的精神压力,可以多与家人朋友聊天,参与一些休闲娱乐活动,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平和的心态。

再没胃口也别吃得太刺激 有些人苦夏,希望用甜味、辣味的美食激发食欲。不过,夏季饮食还是要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多吃蔬菜、水果。提倡“四低一高”:即低热量、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维生素,不宜多吃甜食和辛辣刺激的食物。

多喝水补充水分,夏季每天饮水量一般不少于2000毫升。要注意高温天气下,尤其是运动后,最好不要喝冰水,尽量选择常温的淡盐水、白开水。

一动一身汗也不能靠“静养” 有人认为天气热需要“多静”,其实不然。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适度的运动非常有益,有助于改善心功能、调节血压等。可以选择游泳、慢跑、快走等低负荷的运动项目,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适当调整运动强度和时长。

需要注意的是,夏季白天气温较高,尽量将户外活动安排在清晨或傍晚时间段,避开正午高温时段,以免给心脏带来额外负担。

血压“正常”药也不能私自停 夏季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往往不平稳,需要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决定是否需要停药或者减药。

患者若擅自停药、减药,会导致血压波动幅度加大,加重血管损伤,增加心、脑、肾等并发症的风险,甚至导致中风和心肌梗死、心绞痛等血管意外事件。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洁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气温骤降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增加 这些预防知识早知道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0-27
气温骤降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增加 这些预防知识早知道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0-26
秋冬季心脑血管疾病易发,专家支招科学预防和应对
新华社 2024-10-04
秋冬季心脑血管疾病易发,专家支招科学预防和应对
新华社 2024-10-03
三伏天 老年人如何保护心脑血管
健康中国 2024-08-18
北京疾控提醒: “桑拿天”警惕心脑血管疾病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7-22
为什么夏季心血管疾病高发,五大误区要避免
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4-07-06
明日小暑,入伏在即!安“心”度夏,五大误区要避免
北京市疾控 2024-07-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