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全球裁员上千人、出售中国子公司,跨国药企究竟怎么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8-05 16:24

2024年,围绕跨国药企的关键词主要以“裁员”、“砍管线”、“停临床”为主,跨国药企全球市场布局正在经历新一轮转型阵痛期。

近日,市场消息称,一家专注研发First-in-class药物的美国药企珐博进(FibroGen)宣布将削减美国团队约75%的员工,与此同时,鉴于CTGF抑制剂潘瑞鲁单抗(pamrevlumab)先后在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特发性肺纤维化等适应症的后期临床中失败,公司决定停止该药的研发工作。

大规模裁员的还有武田制药。今年7月开始,武田制药宣布开始重组计划,对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工厂的495名员工和莱克星顿工厂的146名员工进行裁员。武田制药披露,此举是希望降本增效,在2024财年(截至2025年3月)总利润达到2250亿日元(约合14亿美元),并将其核心营业利润率进一步提升。最近,武田制药裁员工作仍在推进,8月2日,武田制药宣布,计划关闭其位于美国加州的研发中心,并在美裁员1000人。 

除了裁员,也有跨国药企做出了出售中国市场子公司的规划。8月1日,协和麒麟宣布启动对公司亚太地区业务的重大重组,其中包括将中国子公司协和麒麟(中国)制药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转让给香港维健医药集团,交易预计于9月30日完成,转让价格为7.2亿元人民币。

对于此次协和麒麟出售中国子公司的规划,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协和麒麟相关人士。有接近协和麒麟的相关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该消息属实。“协和麒麟在罕见病药物市场具有一定的地位,但罕见病市场布局也具有较大的难度,公司这次的动作基本上也是为了应对全球市场挑战做出的战略性调整。”该人士称。

谈及当前跨国药企的生存环境,也有券商医药行业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如今,企业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更需要对政策、产品线以及研发能力进行全面考量。因此,即使是大公司也可能面临失败的风险,调整市场战略是有必要的。

裁员、裁员、裁员

对于跨国药企而言,2024年裁员风波仍在持续,降本增效也是跨国药企2024年的重要目标之一。

根据行业咨询机构统计,全球大健康行业在2024年持续面临挑战。第一季度,裁员人数接近3000人,第二季度全球药械企业报告的裁员数量超过45次。裁员和精简组织架构已成为顶级药企的新趋势。

另据Fierce Biotech发布的2024年生物制药企业裁员情况统计数据,截至7月31日,2024年共有超80家生物技术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裁员,其中不乏诺华、赛诺菲、罗氏、武田、百时美施贵宝(BMS)、辉瑞、拜耳等大型跨国药企。裁员浪潮中,中高层管理人员及核心研发人员均受到影响。

例如,在今年6月,辉瑞DMD(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基因疗法PF-06939926临床失败,未达到主要终点。辉瑞随即放弃了该疗法的一切开发,并有消息传出,辉瑞要裁撤PF-06939926的主要开发基地桑福德工厂的员工,裁员人数可能达到200人。

7月31日,日本住友制药宣布,公司决定实施员工提前退休计划,截至今年11月30日年满40岁且司龄在5年以上的员工,均符合要求,目标是约700人。  这次提前退休招募的规模是该公司历史上最大的,优惠措施包括在正常退休金基础上增加特别退休金,并为有需求的员工提供再就业支持。  

在公告中,住友制药向员工告知了实施提前退休计划的原因,公司在2023年3月期和2024年3月期连续两个财年出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本期损益大额亏损,业绩持续低迷。虽然2025年3月期目标实现核心营业利润扭亏为盈,但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本期损益预计仍将亏损。  

此前,住友制药已在美国实施了裁员,截至2024年3月的上一财年内,将约2200名员工减少到约1200人,裁了近一半人员。此次,住友制药决定在日本也进行人员削减,并表示将缩减研发费用,将经营资源集中于再生和细胞医药事业等被定位为下一个增长引擎的领域。  

上述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跨国药企进行大规模裁员和精简产品管线的主要原因包括对当前市场环境的一种反应,也有成本控制、战略调整以及提升研发效率等不同因素的考虑。比如,现在的大药企都在收缩自体研发投入,转向对外引进其他小药企的高成功率产品,这使得他们的研发团队大大收缩。

“例如,五年前,PD-1市场需求极高,许多公司都纷纷投入巨资进行招聘。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PD-1市场需求急剧下降,许多公司不得不进行裁员。这充分说明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仅仅依靠大公司的规模和实力已经无法保证成功。”该分析师认为,跨国药企通过裁员和精简产品管线等举措,短期内可以作为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的手段。长期而言,药企仍然是需要依靠创新药物的研发和市场推广来实现业绩的持续稳定增长。

当前,跨国药企在全球市场的运营面临挑战和调整,如选择合作伙伴、优化管线布局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药企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在华布局战略调整

除了裁员,“退出”中国市场的举措也成为最近跨国药企的一大重要动态。

根据公开信息,协和麒麟将对其亚太地区业务进行重大重组。重组的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

中国业务转让。协和麒麟将把其在中国的子公司协和麒麟中国制药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转让给香港维健医药集团(WinHealth Pharma)。交易预计于 2024 年 9 月 30 日完成,转让价格为 7.2 亿元人民币(约 150 亿日元)。

授权合作。维健医药还将获得在中国销售包括五个品牌在内的协和麒麟成熟药品组合的授权,协和麒麟还将与维健医药签订许可协议,以商业化协和麒麟的全球产品 Crysvita 和 Poteligeo。

亚太其他地区业务调整。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六个区域(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马来西亚、泰国、中国香港/澳门),协和麒麟与 DKSH 控股有限公司签订了许可和分销协议,涉及七个成熟药品品牌以及部分全球产品的商业权利。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协和麒麟此次举措也是由当前中国医药市场发展情况决定,当下的市场环境要求企业需要更早地了解市场和产品的每一个价值,以便更好地定位产品并制定市场策略。

谈及跨国药企在中国市场的运营模式及其挑战,有药企高管分析认为,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成熟,跨国药企面临着如何更有效地渗透到这个广阔市场的挑战。由于中国一二三线城市医院的数量庞大,而每个医院的覆盖和渗透需要大量资源和时间,因此,选择经销商作为销售和市场拓展的合作模式变得尤为重要。

同时,需要关注控费政策对药品市场的影响。在中国,政府对医疗保障的控费政策非常严格,这对跨国药企的产品定价和市场策略构成了重大挑战。为了适应这种环境,药企需要调整其商业模式,以符合政府的医保谈判和价格控制要求。

“在中国这样一个监管日益严格的市场环境中,跨国药企需要确保其所有操作都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这包括与具有当地经验的合规团队合作,以及学习外企在欧美市场的经验来帮助其在中国市场达到合规标准。此外,面对中国市场的复杂性和巨大潜力,单个企业很难单独应对所有的挑战。因此,建立伙伴关系、利用外部资源和渠道将是跨国药企成功的关键策略之一。”该药企高管称。

对于此次出售子公司的动作,协和麒麟方面表示,这次重组是为了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优化资源配置,确保药品持续供应,同时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重组后,协和麒麟将通过合作伙伴在亚太地区开展商业活动,这与去年在欧洲采取的合资策略相似。

公司预计,此次重组和股权转让将对其 2024 财年的财务业绩产生一定影响。协和麒麟已将相关影响计入当日发布的修订后的财务预测中,并承诺如有进一步需要披露的事项,将立即公告。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默沙东中国市场挑战加剧:业绩缩水,裁员计划开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1-20
王磊与阿斯利康的“十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1-04
6家知名跨国药企落户北京医药创新公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5
裁员、罢工、关厂,这些跨国企业“困”在何处
新华社 2024-09-25
第二届跨国药企北京行活动举行 共促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合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3
又一家跨国药企中国区换帅,GSK之后是诺华
第一财经 2024-05-14
巨头入局,千亿AI制药赛道会成医药行业下一个风口吗
澎湃新闻 2024-04-03
国产创新药的出海经验:与跨国巨头共担风险
成都商报 2024-01-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