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新知|穿越文化新时空 打卡“中轴线”上的名人故居
天天精彩
2024-07-30

编者按:

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建筑大师梁思成曾在《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中称赞:“一根长8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是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今天的北京中轴线,正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新的朝阳,以及络绎不绝的中外游客。每一个热爱于此的人,都期待着与中国第一“线”相遇。

作为最完整的古代城市中轴线,北京中轴线串联起北京,乃至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漫步其间,城阙、牌坊、华表、桥梁,以及各种形体不同的广场,如画卷般徐徐打开,那些胡同里的名人故居与厚重的历史遗存交织在一起,犹如一本鲜活的历史书,讲述着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与文化积淀,成为众多文艺青年的热门打卡地,也让中轴线焕发出新的活力。

邵飘萍故居  魏染胡同30号

毛泽东亲自批文追认邵飘萍为革命烈士

魏染胡同在宣武门外,南起骡马市大街,北至南柳巷,呈南北走向,长350米,宽5米。金代成巷,街道古朴,建筑典雅。明张爵《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宣北坊”记为“魏染胡同”,系以工匠出身的魏家染坊命名。明崇祯朝进士吴梅村、清康熙朝近臣查慎行及多位进士曾寓居胡同内。

邵飘萍故居位于魏染胡同32号,坐东朝西,为东西二进传统院落。京报馆旧址(30号)在故居北侧,是一幢半西式的灰色二层临街主楼,与故居紧密相连,是传奇报人、革命志士邵飘萍办报和生活的地方,“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之一,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邵飘萍故居

邵飘萍(1886—1926),名振青,笔名飘萍,浙江金华人。1916年,首任上海《申报》驻京特派记者,被誉为“新闻全才”。1918年在前门外三眼井38号创办《京报》,亲任社长和主笔。同年,蔡元培创办“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聘邵飘萍为导师。毛泽东与邵飘萍有过多次交往,据《毛泽东年谱》:1919年2月19日,毛泽东参加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改组大会,听邵飘萍讲授《新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毛泽东说:“特别是邵飘萍,对我帮助很大。他是新闻学会的讲师,一个具有热烈理想和优良品质的人。”

1920年,邵飘萍迁住魏染胡同故居。鲁迅先生曾多次来此商议稿件,并亲自主编《京报》的《莽原》周刊。1925年,在李大钊和罗章龙介绍下,他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4月26日,以“宣传赤化”的罪名在北京天桥被奉系军阀政府杀害。邵飘萍的夫人汤修慧与邵飘萍并称“夫妻报人”。邵飘萍牺牲后,汤修慧继承夫志,于1928年继任《京报》社长,直至1937年抗战爆发而停刊。

1949年4月毛泽东亲自批文追认邵飘萍为革命烈士。

梅兰芳故居  铁树斜街101号  护国寺街9号

几年间造访的国际友人多达六七千人

梅兰芳故居

梅兰芳(1894-1961),名澜,字畹华,艺名兰芳,京剧大师,四大名旦之首。祖籍江苏泰州,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生于北京李铁拐斜街(今铁树斜街101号)的梨园世家,祖父梅巧玲是清“同光十三绝”之一。梅兰芳在表演上创造性地突破了京剧表演的传统形式,将花旦、青衣、刀马旦、武旦糅为一体,使旦角表演艺术达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峰。1949年前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等国演出,荣获美国波莫纳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50年任中国京剧院院长,1951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1953年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其代表作有《霸王别姬》《洛神》《太真外传》《凤还巢》《贵妃醉酒》等,先后培养、教授学生100多人。

《白蛇传》梅兰芳饰白蛇(中),尚小云饰青蛇(左)

梅兰芳在北京曾经住过百顺胡同、鞭子巷三条、南芦草园胡同、无量大人胡同(今红星胡同5号)等多处。《梅兰芳珍藏老像册》提及,无量大人胡同是梅兰芳民间外交场所,宅内“亭台楼阁、山石曲廊、院宇深深、景色别致、陈设典雅”,“几年间造访的国际友人多达六七千人,包括瑞典王储古斯塔夫六世夫妇,英、美、意、西、日等国驻华使节,文艺界、教育界、政界、实业界的知名人士等等”。

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系大师生前最后10年的居住地,原为清末庆亲王奕匡王府的一部分,是一座典型的两进院落四合院。故居占地1000余平方米,朱漆大门上悬挂着邓小平同志亲笔书写的“梅兰芳纪念馆”匾额,迎面是青砖灰瓦的影壁,影壁前安放着梅兰芳先生的汉白玉半身塑像,一进门就让人感受到大师的艺术气息。院内种有两棵柿子树,两棵海棠树,寓意主人家“事事平安”。参观故居不仅可以直观地了解梅先生的艺术人生,还能感受到老北京四合院典雅宁静、舒适宽敞的建筑艺术和文化气息。

钱三强故居  琉璃厂西北部香炉营头条

“三强”二字,源于同学给他起的外号

1913年秋,文字音韵学家钱玄同应聘到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附属中学国文、经学教员。第二年钱三强与三岁的二哥,随母亲由绍兴迁京,住在香炉营头条。香炉营头条位于琉璃厂西北部,大致为东西走向,长488米,宽5米。明代称香炉营,属宣北坊,为制作香炉的作坊工人集聚地。清初街巷由北自南逐渐展开,依次为香炉营头条、二条、三条、四条、五条、六条。该处于2003年完全拆除掉。

1946年7月,钱三强、何泽慧、周培源、王大珩合影

钱三强(1913—1992),原名秉穹,民国二年(1913)生于绍兴。关于钱三强的名字,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三强”二字,源于同学给他起的外号。钱玄同风趣地问他:“你的同学为什么叫你‘三强’呀?”秉穹认真地答道:“他叫我‘三强’,是因为我排行老三,喜欢运动,身体强壮,故就称我为‘三强’。”钱玄同先生听后连声叫好,他说:“我看这个名字起得好,但不能光是身体强壮,‘三强’还可以解释为立志争取德、智、体都进步。”在父亲的肯定下,从此以后,“钱秉穹”就正式改名为“钱三强”了。

1940年,钱三强取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又继续给第二代居里夫妇当助手,从事原子核物理学研究。1946年底,荣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1948年,钱三强与夫人何泽慧不顾特务跟踪,抱着刚刚半岁的女儿,果断而机智地回到祖国怀抱。钱三强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名誉主席等,后成为中国原子核科学研究基地和中国原子能事业主要创建人之一,对我国“两弹”研制、国防科技人才培养贡献卓着,被誉为中国“核弹之父”。

张自忠故居  西椅子胡同15号

“我的遗产拿出来办社会福利事业”

西椅子胡同北起东红门胡同,东通府右街,西不通行,清代因形得名。胡同内15号(今府右街丙27号),是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故居。故居坐北朝南,院内设有张自忠将军纪念碑一座。1948年,其子女遵从张将军“我的遗产不给子孙,拿出来办社会福利事业”的遗言,在故居创办《北平市私立自忠学校》。

张自忠(1891—1940),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县。25岁投笔从戎,投奔冯玉祥,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九一八事变后,任国民政府陆军第二十九军三十八师师长兼张家口警备司令。1933年初,奉命参加长城抗战,在喜峰口与日军血战,名声大震。七七事变后,任第五十九军军长。1938年3月,经七昼夜鏖战,卒将日军号称“铁军”的板垣师团击溃,保证了台儿庄大战的胜利。后升任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

府右街自忠小学

1940年5月,敌酋冈村宁次调集10余万日军进犯随县、枣阳,他率三十三集团军从外线夹击敌人,在田家集大败日军,连战告捷。18日,日军冲上杏儿山,他身中七弹,仍呼喊“杀敌报仇”,为国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

1940年5月28日,国民政府为他举行国葬。中共中央在延安举行隆重的追悼会,在祭文中给以高度评价。1947年3月13日,北平市市长何思源签发《北平市政府户字第59号训令》,将地安门东大街东端的铁狮子胡同改名为张自忠路,以示对抗日英雄的纪念。

老舍故居  丰富胡同19号

老舍先生手栽的两棵柿树 成深秋一景

丰富胡同在王府井大街西侧,南北走向。北起大草厂胡同,南止灯市口西街,全长不过178米,宽3米。清乾隆时称风筝胡同,宣统时称丰盛胡同。民国时沿称。1965年整顿地名,因与西城区丰盛胡同重名,改称丰富胡同。

人民艺术家老舍在北京解放前住过方家胡同、翊教寺胡同等九处。1950年初老舍由美国归国,用稿费购置丰富胡同19号,居住长达16年,直至辞世。院内有老舍先生手栽的两棵柿树,每当深秋来临,红柿高挂,老舍夫人胡絜青赞其为“丹柿小院”,称自己的画室为“双柿斋”。1999年2月1日,老舍100周年诞辰前夕,老舍纪念馆正式对社会开放。故居原状陈列,通过大量珍贵的照片、手稿,展示了老舍先生的生平及创作历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1899年生于北京。1918从北京师范学校毕业,曾任小学校长和中学语文教员等职。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37年,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抗战爆发后,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创作《四世同堂》等大量小说与剧本。1949年12月9日,老舍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由美国返回北京。曾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中、短篇小说《微神》《月牙儿》《我这一辈子》;话剧《方珍珠》《龙须沟》《茶馆》等。

裴文中故居  南锣鼓巷59号

裴文中发掘出“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

南锣鼓巷南北走向,北起鼓楼东大街, 南止地安门东大街, 全长786米, 宽8米,是在元大都火巷基础上建成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南锣鼓巷东西两侧各有8条整齐排列的胡同,如同一条“蜈蚣”,故有“蜈蚣巷”之称。明清以来,这里一直是“富人区”,居住过许多达官贵人、社会名流。裴文中先生故居所在的南锣鼓巷59号,曾是洪氏祠堂,洪承畴故居。洪承畴,福建南安人,明末大将。1642年,洪率20万大军与清兵决战于松山,全军覆没,被俘降清。原宅门在方砖厂东口路北,院内房屋大部分经过改建,仅存北房3间,为清早期建筑。

裴文中故居

裴文中(1904—1982),字明华,河北丰南人。史前考古学、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是中国旧石器考古学和第四纪哺乳动物学的奠基人,中国古人类学创始人之一。

1921年裴文中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3年转入本科地质系,1927年毕业后到北京地质调查所。1928年,年仅24岁的裴文中担当了古脊椎动物学家杨钟健的助手,参加周口店的发掘工作。1929年,杨钟健因去山西、陕西研究华北的地质,由裴文中负责周口店的发掘工作。这一年12月2日下午,裴文中在龙骨山发掘出第一颗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并找到了“北京人”生活、狩猎及使用火的遗迹,把人类历史向前推进了50万年。28日,裴文中所在的北平地质调查所举行学术会议,发布了“北京人”头盖骨被发现的消息,并宣告了发掘经过及专家们的研究报告。从那时起,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就成为国内外着名的文化圣地,在当今世界古人类学研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1929年殷墟第二次发掘,左二裴文中

郭沫若故居  前海西街18号

“郭沫若故居”门匾为邓颖超题写

前海西街在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东头路北,和千竿胡同相连。此处原为前海西沿,新中国成立后把前海西南一部分填平改为体育场(今北京什刹海体育学校),把西沿东移。1965年,北京市调整路名和门牌号,改称前海西街。郭沫若纪念馆原为西河沿8号,调整路名和门牌号后为前海西街18号。

郭沫若纪念馆原址是清乾隆朝宠臣和珅的府邸花园,后成为恭亲王府的草料场和马厩。民国时,恭亲王的后人把此处卖给达仁堂乐家药铺,修建成中西式结合庭院。新中国成立后,是蒙古人民共和国驻华大使馆馆舍,后由宋庆龄居住。1963年宋庆龄迁往后海北沿居住,郭沫若由西四大院胡同5号迁入,直到1978年6月去世。同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郭沫若故居”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东临什刹海,南望北海公园静心斋,占地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80平方米,大门坐西朝东,门匾“郭沫若故居”为邓颖超1982年9月题写。

郭沫若(1892—1978) ,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四川乐山人。早年留学日本,后弃医从文,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1924年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倡导革命文学。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流亡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研究,写出《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等学术专着。1930年参加左联。抗日战争中,在国统区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曾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其间着有《青铜时代》《十批判书》。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当选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

宋庆龄故居  什刹海后海北沿46号

宋庆龄在这里工作生活了18个春秋

后海北沿位于新街口地区东南部,东西走向。东起小石碑胡同,西北至孝友胡同,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全长765米,均宽6米。因在后海北侧,民国时期称后海北河沿。1965年整顿街巷地名,定名后海北沿。后海北沿地区风景秀丽,住户临水而居,古来多豪门大院和名人居所。

宋庆龄故居所在地,原是末代皇帝溥仪之父醇亲王载沣的王府花园,又称西花园。占地面积两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五千平方米。醇王府坐北朝南,南起后海北沿路北,北抵鼓楼西大街,东自甘水桥胡同,西至后海夹道。东部为府邸,府邸分中、东、西三路;西部为花园,从后海北岸地下闸口引水入园,有小溪和湖水,湖边有亭台回廊。

宋庆龄故居

宋庆龄(1893—1981年),海南省文昌人。1893年1月27日出生于上海。父亲宋嘉树,字耀如,原名韩教准,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支持者。宋庆龄15岁时偕妹宋美龄赴美留学,于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文学系毕业,获学士学位。自1913年起担任孙中山的秘书。1915年与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结婚。在近七十年的漫长岁月里,她坚决维护孙中山在大会宣言中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庆龄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国家副主席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务。1963年4月,宋庆龄迁居至后海北河沿,在这里工作生活了18个春秋。1981年5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荣誉称号。

文/王越

相关阅读
串联8个点位 国庆期间西城区推出两条红色之旅路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8
寻访|穿越文化新时空 打卡“中轴线”上的名人故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30
中轴线寻宝 | 寻找中轴线树宝古韵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28
寒假将至,西城区推出五条中小学生研学线路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1-13
寒假到来 西城区推出五条中小学生研学线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1
新知|寻访鲁迅先生在中轴线的足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09
不一样的海畔儿童节 在宋庆龄故居过六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31
视点|北京西城什刹海街道少年儿童宋庆龄故居里过“六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3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