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扎根郊区20多年 “葡萄大王”带领果农共同致富
解放日报 2024-07-22 07:21

进入七月,沪郊地产葡萄开始大量成熟上市。在金山区施泉葡萄合作社里,工人们每天忙着分拣、打包新鲜采摘的葡萄,一拨拨老客户则专程开车到田头品尝、取货。

“今年,我们与上海市农科院共同培育的葡萄新品种‘申歆’正式上市。它是一款早熟品种,不仅继承了传统葡萄的甘甜多汁,更带有一抹淡淡的玫瑰芬芳,受到许多消费者的喜爱。”合作社带头人、金山“葡萄大王”卢玉金告诉记者,合作社目前在种的葡萄品种有30多个,其中备受市民欢迎的本土品种已占60%,明显超过了洋品种。

扎根上海郊区20多年,卢玉金坚持科技兴农,种出的葡萄在全市乃至全国连年摘得金奖,并与农科专家携手培育推广一系列新品种,让市民的果盘子更丰富、更美味。同时,他还无私传授技术,是金山区乃至长三角众多葡萄合作社的“师父”,带领一大批农民走上共同致富之路。

痴迷技术的“葡萄大王”

施泉合作社的自有基地大约300亩,它不仅是一个葡萄生产基地,也是一个新品种研发基地。今年,基地除了上市销售的那些成熟品种,还有6个品种正处在试种、观察阶段。

近年来,通过市农科院和合作社的携手努力,“申华”“申玉”“申丽”“申园”“申玫”等一批以“申”字命名的上海本地葡萄新品种脱颖而出,成为消费者抢购尝鲜的新选择。

而在20多年前,卢玉金刚从浙江富阳来到金山吕巷时,当地葡萄产业还面临品种低劣、设施简陋、连年亏损等困境。为了寻找适合本地区种植的葡萄品种,他虚心听取市农科院等相关单位和专家意见,引进了15个新品种进行试种,以果园为家,以葡萄为伴,将全部心思都投入葡萄新品种的栽培管理和技术研究,扎扎实实积累第一手资料,逐步摸索出了一套设施葡萄标准化栽培技术。

就这样,经过数年摸索,他栽培的“夏黑”“申华”“阳光玫瑰”等20多个优质新品种葡萄,很快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并连续在全市乃至全国的评比中获得金奖,“施泉葡萄”的知名度、美誉度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卢玉金勇于创新,成功开发出“绿枝嫁接和嫩枝嫁接硬枝”换种新技术,每亩可节支2500元,第二年又能每亩增收3000元,农民实际增收5000多元。按金山区10%品种改良来计算,一年可节支增收500多万元。

葡萄销售期过于集中且偏短,是业界公认的一个难题,也一直困扰着卢玉金。自2016年起,他通过岔开封棚时间、使用不同规格的覆膜、在葡萄根系旁铺设热水管等技术革新,使葡萄的成熟期提前、销售期延长,既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又增加了产品附加值。20年前,葡萄上市期只有1个月,现在已经延长到了6个月。

远近闻名的“葡萄医生”

俞益辉今年种了50亩葡萄,就在吕巷镇白漾村,离施泉葡萄园不远。“我在2012年开始种葡萄,当时什么都不懂,种什么、怎么种,都是卢总手把手教会的。今年,葡萄开花时,卢总在新疆出差,我还打电话向他请教怎么疏花……”说起这位“葡萄师父”,俞益辉滔滔不绝。

他自豪地说,在师父的指导下,自己种植的葡萄没几年就在全市获得了银奖,售价也提升了一大截,现在亩均利润已从最初的2000元攀升到近1万元。除了技术支撑,他家果园三分之一的产量,还被纳入了合作联社“施泉葡萄”品牌销售渠道,实现了优质优价。

卢玉金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多年来,他坚持把自己的葡萄技术无偿传授给其他种植户,希望带动更多农民共同致富。他每年开展多场集中培训,吸引远近种植大户争相前来听课;平时,则采用线上指导,或为果农“出诊”,现场“搭脉治病”,帮助种植户解决疑难杂症。每年的4—7月,既是葡萄种植的农忙时节,也是卢玉金最忙的时候,他的手机俨然成了果农们的咨询热线,他也成为远近闻名的“葡萄医生”。

据不完全统计,10多年来,他指导的农户有1000多户次,1万多亩葡萄享受过他的技术红利,挽回因种植技术引起的损失8000多万元。

自当选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后,卢玉金就像当初种植葡萄那样,又积极投身到尽心履职、为“三农”努力建言献策中来,努力做一名优秀代表。

为吸引有知识的年轻人加入一线农业生产,卢玉金经过深入调研,在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建立健全体制外农业生产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机制的建议》。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休闲农业是产业振兴的重要模式,但存在空间资源等瓶颈难题。于是,他又提出了《关于突破本市休闲农业建设用地瓶颈政策的建议》。在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卢玉金更是一口气提出了《关于加大对有机农业发展扶持力度的建议》《关于加快农业(果树)机械化推广应用的建议》和《关于延长农村流转土地承包期的建议》。

这些建议都建立在深入调研、仔细探讨、深思熟虑的基础之上,分析现状客观实在,提出意见中肯接地气,措施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因此被市有关职能部门全部采纳。

文/黄勇娣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葡萄熟啦!北京3000余亩葡萄采摘园迎客
首都园林绿化 2024-08-26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首席科学家赵久然:“玉米团长”奋斗40年只为端牢中国饭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4
我国大豆新品种在山东再创高产:平均增产20%以上
澎湃新闻 2023-10-16
从“一粒种子”看吉林粮食增收新技术
新华社 2023-06-29
标准“活”起来 北京实现“一年两熟”葡萄栽培标准化生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06
在希望的田野上丨遍地金黄映秋色 多地农田获丰收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2-10-18
首次全国农民技能大赛:让更多农民凭技能丰收致富
新华每日电讯 2022-09-15
京郊鲜食玉米集中上市 可持续供应至10月中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7-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