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曲艺嫁接AI:要借东风,也要中国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6 20:24

首次利用AI人工智能创作出曲韵雅集《北京的声音》,首次利用AI创作单弦岔曲《十面埋伏》新曲牌“AI夜息香”, 全国首段AI题材的相声《AI来了》亮相,仿生机器人独立自主地完成主持任务……7月5日至7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北京曲协承办的“北京的声音”曲艺创演周创意演出活动举行,AI人工智能可谓大展身手、大放异彩。

仿生机器人现场主持节目

AI创造新曲牌“AI夜息香”

创意演出由仿生机器人全程主持,“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莅临‘北京的声音’曲艺创演周活动现场,我是主持人曲小艺”,伴随着独特的声音,仿生机器人“曲小艺”在观众惊喜的眼光中亮相,登台主持。

“曲小艺”介绍,这台演出采用说唱曲韵雅集的形式,以京味文化为灵魂,在北京小吃、北京胡同的基础上打造以“北京的声音”为主题的独具特色的艺术盛宴,创作采用音乐先行的方式,单弦、京韵、梅花、琴书、时调……再配以鸽哨、叫卖、钟声、鼓声、虫鸣……揉以国粹京胡声、昆曲笛子韵,转、支、揉、调、落间,展现古往今来北京独具特色的声音形象。同时还首次将AI人工智能和仿生机器人技术融入曲艺创作、表演,碰撞融合成新的京味表达。

刘禹、孙晨荟表演单弦牌子曲《十面埋伏》新曲牌“AI夜息香”

由刘禹创作的单弦牌子曲《十面埋伏》,是本次演出的一个节目。单弦是北京曲艺的代表,《十面埋伏》受同名琵琶独奏曲启发,采用江南评弹的演绎方式,一桌两椅,二人坐唱,唱腔设计中既有“靠山调”、“南城调”等老牌子,还有人工智能创造出来的一个新牌子—“AI夜息香”。

“这个新曲牌‘AI夜息香’是我们将相关音频资料输入人工智能资料库,AI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后自动生成。生成之后却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跟舞台上演的曲牌完全是两回事儿。我们只能拿着这自动生成的‘夜息香’词去填曲,经过大量的润色加工后呈现出这么一部作品。”刘禹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

在刘禹看来,人工智能与传统创作最大的不同在于,传统文艺创作是由心而发。“我们要决定故事的情绪在哪儿,而用AI创作,我们还需录入其它曲牌的风格,至于自动生成出来的内容是否合适,最终是由我们创作者来决定。”刘禹认为,让AI做助手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尝试,同时对其信息资料的投喂又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李伟建和刘伟表演全国首段AI题材的相声《Ai来了》

全国首段AI题材的相声亮相

机器人主持、AI创造新曲牌之外,本场演出中有关人工智能的因素可谓比比皆是。比如开场的第一个节目——曲韵雅集《北京的声音》,就是由AI人工智能来完成谱曲。古典文学博士、诗人赵晓辉创作的这个作品,首次采用AI人工智能自动作曲系统生成原始版本,再经由曲艺名家精心打磨而成。

此外,由李伟建和刘伟两位相声演员在台上表演的全国首段AI题材的相声《AI来了》,演绎人工智能时代新生活新感受,巧妙地将传统相声说学逗唱的精华融入其中。尤其是刘伟建对冯巩、宋丹丹等艺术家惟妙惟肖的模仿,更是引发观众阵阵笑声。

濒临失传的北京时调《串门儿》被搬上舞台

濒临失传的北京时调再次搬上舞台

当天下午的创意演出中,还有年轻的国戏学子苏帅文和天津曲艺作家潘峡峰创作的京东大鼓《晨钟暮鼓》和滑稽大鼓《茶馆》,北京曲艺作家崔琦和著名弦师马小祥则将濒临失传的北京时调再次搬上舞台,由他们创作的《串门儿》,表现了北京人的古道热肠和风趣幽默,在聊天打趣间句句北京话显出京腔京韵的独特魅力。

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赖洪波表示,创演周以“北京的声音”为主题,一手抓北京时调、滑稽大鼓这样濒临失传的曲种,一手抓人工智能,让科技赋能曲艺创作。据了解,包含单弦、京韵、梅花、琴书、时调等曲种在内的10个新作品,将在这三天的演出中一一展现。而演出结束后,还将于7月8日、9日进行两场座谈和主题讲座,曲艺界、文化界、专家学者将围绕“京味文化的新内涵与曲艺发展的新途径”主题,梳理新京味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以北京的声音为主线,为新京味注入新思路,同时用创新思维尝试解决曲艺发展中的桎梏。

仿生机器人现场主持节目

对话北京曲艺家协会主席李伟建

应建立中国曲艺人工智能大数据资料库

北青报:本届曲艺创演周首次采用AI人工智创作出一些曲艺节目,在您看来实际创演效果怎样?

李伟建:过去的曲艺传统创作模式,对我们创作者来说没有什么挑战性,无非就是今天用了这个内容,明天用那个内容。现在利用AI人工智能自动生成曲艺作品,实际上给我们提了一个难题:就是看起来很便利,一分钟就能自动生成一部作品的AI人工智能,为什么做起来却很费劲呢?这是由于现有的AI人工智能系统都不是中国人研发的,所以里面的大数据和风格都不是中国风,这样用起来就很艰难。

尤其是在曲艺方面,没有三弦、四胡、琵琶、扬琴等中国传统乐器声音,所以通过AI人工智能生成的曲艺作品得要重新改,改后又发现调性都不一样,又得重新改。但是为什么我们还要尝试呢?就是想看一看人工智能到底能够给曲艺带来什么?现在来看,创作时效显然是提高了,做一个曲子只需要一分钟,而且生成也很快。但是想要真正地让人工智能赋能曲艺创作,我觉得要建立中国曲艺人工智能大数据资料库。有了中国风,才好创作出我们想要的作品。

本届曲艺创演周我们抓两头:一头是利用人工智能高科技创作模式,一头是濒临失传的像北京时调、滑稽大鼓这样的曲种。如果能把更多濒临失传的鼓曲资料与数据输入给人工智能,它自己又有主动学习与完善自我的过程,这样一旦具备了数据库模型以后,你给它一个创作范围,它就会按照你的设定方向去建立一部你想要的作品。因此,我们一定要跟高科技合作,把我们濒临失传的资料数据搁到数据库里,让人工智能真正地为传统曲艺文化服务。这是我们得到的一个启示。

AI人工智能将来会深入影响我们的生活,所以曲艺不能在这方面缺失,应该尽早地去探索人工智能到底能够给曲艺带来什么,把我们濒临失传的曲种进行一个有效的储存和再创造。我们也希望曲艺同行能够关注人工智能对于曲艺创作的无限可能性,大家一起探索,让人工智能曲艺发展节奏更快一些。

北青报:除在鼓曲方面的创作,AI能否在相声方面有所突破,创作出更多笑料包袱呢?

李伟建:我觉得是可以的。其实跟AI鼓曲创作是一样的道理,就是把所有相声的元素数据都输入进人工智能数据库。既然传统人工写的相声需要二度创作,那么AI机器写的相声也可以二度创作。北青报:本届曲艺创演周活动由仿生机器人来全程串场主持,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机器人来完成,作为承办方是如何考虑的?

李伟建:既然是让AI科技赋能曲艺创作,那么也可以让仿生机器人来主持节目。需要指出的是,机器人跟真人一起主持的节目比较常见,但是机器人独立自主的完成主持任务是很鲜见的。我们这次在排练的过程中也发现,机器人有很多受制约的地方。比如,它的活动范围不能过大,不能超过它的网络有效连接距离;同时它在行走时,不能迈开腿上台阶。但是我们还是把任务交给它,就是相信它可以很好地完成这次主持任务,只要我们提前调试好相关串场台词。

可以说,迄今为止,还没有一款机器人是你想干什么,它就能完成什么的。今天我们用的这款仿生机器人,外形与人体很相似,但缺乏突发状况的应对临场。比如,在舞台上,我跟刘伟老师突然翻了一个场,一个相声节目表演完,又应现场观众要求加了一段相声,那它(机器人)就反应不过来了。它不知道是该上场还是不上场,为什么这个节目演完了,我们下去又回来了?所以它杵在那里,显得有点不知所措。不过,这样的尝试很好玩,它提醒我们人和机器之间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崔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