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评论家阎晶明:小说具有一种泥沙下的气质,只有黄河儿女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5 17:59

段艾生是一位资深法官,从文学创作角度讲,他又是一位新锐作家。《肥沃的黄河滩》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乡村的变化及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一部特别值得来探讨的小说作品。

666.png

我曾在长篇小说年度综述中谈到长篇小说的地方性以及地方性与现代性融合的问题。当下,小说里的地方性不断强化,在强化地方性的过程中,我们又能清晰看到它不是回到过去的传统,而是小说现代性的另一种表达。

但以我之见,这种地方性的强化也是很多作家迫不得已作出的选择。每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数量庞大,仅正规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每年大概就有一万部左右。一部小说要引起更多人的关注,需要有极高的辨识度,这是很难实现的。以此为前提,地方性强化就成了作家们的选择之一。因此,无论小说的故事和历史时段是什么,只要地方性的强化辨识度提高了,就具有不可替代性。

段艾生的《肥沃的黄河滩》不是为了追逐小说的潮流才这样做的,但是无意中也契合了这一特点,他在这部小说里使用了大量的晋南方言,醇厚的地域风情扑面而来。

我对这部小说最大的好感在于,段艾生是一位在法院工作多年的老法官,但他在写这部小说时并不拘谨,他有一种放松的写作状态,而这种自在、放松的状态是小说家从事创作时必须具备的要素。所以他在小说里所用的语言、叙述的情节也都呈泥沙俱下的状态,挥洒自如的写作带给人天然好感。

此外,这部小说有一种独特的气质,这种气质就是黄河的气质,而且是黄河中游、晋陕峡谷的黄河才具有的气质。那是一种泥沙俱下的气质。黄河上游从青海出发时是清澈的,下游到了河南山东后是宽阔、温柔的,只有到了晋陕峡谷的才是奔涌的、跌宕起伏的状态。当然这部小说也略微有点粗鄙,他写的原生态的生活并非展露式,而是有目标的,这个目标随着小说情节的推进愈演愈烈,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很强烈的家国情怀。另外,段艾生并未在这部小说里写明历史背景,他就是在讲述农村的生活,但随着情节不断推进,读者会慢慢发现全篇是按照乡村生活独有的时间秩序来书写的。这部小说以开放式结尾,作者似乎还要继续写下去,给人留下想象空间。

这是段艾生第一次写长篇小说,其把握能力、野心和抱负都是非常好的,这是黄河岸边生长起来的儿女才能写出的文字。这部小说是非常有价值的,无论是对他本人今后的创作,或者是对于类似的同类题材的创作都非常值得去探讨。

文/阎晶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编辑/弓立芳

相关阅读
从司法机关走出来的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张平力荐段艾生新作《肥沃的黄河滩》
為你靜芷 2024-06-18
刘学安长篇小说《留城吟》上市 再现汉张良封地古留城不为人知的历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7
活动|第八届长篇小说年度金榜(2023)揭晓暨长篇小说论坛于海安市召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7
被“误读”为报告文学的长篇小说
新民晚报 2023-12-04
跳出类型小说的窠臼写出内在文学性 吕铮新作《打击队》在京研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