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关停大潮”下 西安这家汽车客运站逆势突围
西安晚报 2024-06-25 09:05

汽车客运站是很多人追梦和归乡的起点。而今,随着私家车增长、网约车占领市场等因素,以及高铁发展,汽车客运行业受到冲击,客源、营收断崖式下降。在全国各地,不少城市汽车客运站陆续关停,道路客运市场正在遭遇一场“寒冬”。

但在西安,却有一家汽车客运站成功实现了快速转型,“闯”入网约出租、低空经济等多个新“赛道”。它就是陕西省西安汽车站。

面对逆境,如何逆风翻盘?在转型发展的“十字路口”,西安其他汽车客运站该何去何从?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开始此次深入探访。

冲击:道路客运与高铁客运呈现此消彼长之势

记者近日陆续走访我市城南客运站、城北客运站等多家汽车客运站看到,在非节假日时段,候车大厅里的乘客寥寥无几。记者从西安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获悉,全市7个一级客运站2012年日均总客流量为9.73万人次。而2024年截至目前,日均总客流量仅2.95万人次,客流量下降显而易见。

“这些客运站中,城西客运站和纺织城客运站客流量会稍好些。”西安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相关工作人员分析,城西客运站主要运营宝鸡方向的中短途线路,这些线路目前高铁还未完全覆盖,道路客运还有需求空间。而纺织城客运站则是因其区位优势。“纺织城客运站是我市城东区域一个大的交通枢纽,和多条地铁接驳。其独特的便利性在一定程度上保住了部分客流。”该工作人员介绍,快速发展的高铁,是造成汽车客运客流流失的最大原因。比如,自西成高铁开通后,汉中方向的汽车客运班线客流就“消失”了,之后班线被无奈撤销。

在陕西省西安汽车站,该站2019年运营线路113条,受高铁网状布局的不断完善和出行需求的变化影响,如今线路已缩减至73条。“就目前保留的班线来讲,基本处于高铁未覆盖区域,加之出行需求多样化和客运站的公益性质,导致部分班线上座率即使不高,也需要继续运行下去。”陕西省西安汽车站客服部副部长张文鑫介绍,车站根据客流情况对班线进行了一定调整,通过大车换小车的模式尽量保留一些线路,让部分有需求的乘客能坐上班车。

据交通运输部数据,铁路客流从2013年开始持续增长,从铁路历年完成旅客运输量数据看,2013年为21.06亿人次,2019年为36.60亿人次。

除了高铁带来的巨大冲击外,私家车和网约车也分走了一部分客流,人们的出行需求已从“走得了”转向“走得好”,汽车客运行业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转型:立足传统业务 开展“客运+旅游”服务

“您好,我们车站开通了兵马俑、华清池等景区和西安北站以及机场的直通车。同时,我们车站还提供包车和定制车的服务,都可根据需求选择。”6月中旬的一个工作日,陕西省西安汽车站的客服人员为一位出站的乘客介绍该站开设的业务。

张文鑫介绍,面对新形势,汽车客运行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陕西省西安汽车站及时关注各条线路的客流情况,持续将线路延伸至高铁还未覆盖到的末梢区域。同时,发挥自身机动、灵活的特点,向个性化、定制化的方向发展,努力寻找新的客流增长点。

记者采访中获悉,早在2016年,交通运输部就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推进道路客运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在意见的指导下,围绕道路运输提质增效,城南客运站、纺织城客运站、陕西省西安汽车站、城北客运站等都相继成立了依托客运站场的旅游集散中心,发展旅游客运,通过旅游专线来延伸道路客运的服务半径。“从这几年总体情况看,各汽车客运站旅游直通车、旅游专线等业务开展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来看,和旅游市场结合的深度还不够,业务增量有限。”西安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相关工作人员认为,汽车客运站要摆脱目前的困境,还需下更大力气。

突破:新业态年收入占比已超过传统客运业务

在连日的采访中,记者接触到汽车客运行业多名从业者。有不少从业者认为,虽然目前发展遭遇困境,但汽车客运站不会彻底消失。

在这个观点上,张文鑫似乎更为自信。

在随后深入了解陕西省西安汽车站目前各项改革措施的过程中,记者逐渐明白,张文鑫的自信,其实来自他们逆势突围并收效渐显后的踏实感。“网约车、直升机……一个汽车客运站竟然可以涉足这么多领域?”这是采访中记者发出的惊叹。

传统业务依旧是根基。该站依托传统客运业务,挖掘和开拓火车站、机场开往周边区域的中短途道路客运市场。同时,积极发展通勤班车(包车)、旅游客运专线、机场或高铁快线、商务快客、短途驳载等特色化业务,通过多种渠道来拓源增效。除此之外,该站大胆走出“舒适区”,涉足网约出租、公务通勤用车等相关“赛道”,甚至把目光投向低空经济领域,在创新改革上频频发力。

确定了要发展城市网约车的想法后,该站及时进行调研商讨,快速高效让项目“上马”。记者了解到,2023年,该站网约车运营收入在年收入中占比过半,已经超过了传统道路客运业务收入,成为车站新的经济增长点。“值得一提的是,在经营过程中,车站积极探索,与西安公交开展‘共享用工’,实现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张文鑫介绍。

2022年,该站发挥自身综合运输服务优势,全力发展公务通勤用车业务。目前,该业务已为多家企业和政府单位提供公务通勤保障用车70余台。

“汽车站还要做直升机业务!”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就引发了西安汽车客运行业和媒体的持续关注。推进直升机航旅与应急救援业务发展,成为该站未来一段时期的“重头戏”。张文鑫告诉记者,项目的想法是将地面运输服务与空中运输服务有效结合,前期经过反复完善的准备,已和相关景区就空中观光旅游服务达成合作协议,于去年9月完成首飞。

多个“赛道”的尝试,让该车站逐渐“尝到了甜头”,也调动起了车站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张文鑫告诉记者,该站近期还计划对道路货运与物流服务领域进行调研,希望能通过开展相关服务,促进城际干线运输和城市末端配送有机衔接,推进园区、社区、厂区协同发展。同时,还计划在冷链物流、医药物流、城市配送、大件物流等领域寻求发展机会。

专家:内涵上深挖 外延上拓展

陕西省西安汽车站的这个转型“样本”,是该站独有的,还是对西安汽车客运站整体转型有借鉴意义?对此,记者采访了交通运输部道路客运转型升级特邀专家、西安市道路运输协会副秘书长雷变玲。

“陕西省西安汽车站的多种创新模式,我一直有关注和研究。像该站开展的网约车、公务通勤用车等业务,给西安乃至全省道路客运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从内涵上深挖,外延上拓展的模式,非常值得借鉴学习。”雷变玲认为,面对汽车客运行业目前的形势,汽车客运站应在满足原有运输服务、运输组织与管理的基础上,创新服务模式,适应方式多样化、服务分层化的现代化需求特性。汽车客运站客流量下降正体现了人们出行方式的改变,也折射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普惠程度的提升。另一方面,客流量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困住了道路客运企业的发展,也在倒逼道路客运企业必须去探索和创新。

那么,汽车客运站到底该何去何从呢?雷变玲认为,汽车客运站应着重从自身的公益性、服务性等基本定位出发,发力定制客运、预约出行、适老化服务等。同时,也要在调度系统、公信力和边际效益等方面发力。总体来讲,汽车客运站转型升级应以搭建枢纽经济,形成门户品牌为目标,这将是一个运输组织方式再造的过程,必定要经历“阵痛期”。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推进道路客运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汽车客运站转型发展的通知》,从便捷出行、提高资源利用率、拓展站场服务功能、扩展旅游商贸服务等多方面,对汽车客运站转型发展给予政策性支持。

如何“破圈”突围、向新而行,期待西安其他汽车客运站都能尽快找到属于各自的答案。

文/梁璠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汽车客运转型中
解放日报 2023-11-01
多家汽车客运站宣布停运,交通部称支持用地综合开发
​第一财经 2023-08-24
多部门部署汽车客运站转型发展 支持在客流集中地设立停靠点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08-04
十一部门:支持客运站建设充电基础设施
中新经纬 2023-08-02
上海长途客运市场严重萎缩 客运站数量近乎腰斩
解放日报 2023-06-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