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一场又一场生命竞速 在梅州的山乡之间展开 61岁的她被困47小时后获救
南方日报 2024-06-21 08:34

6月16日,梅州下了一场大雨。

数小时内,暴雨预警信号从黄色升至橙色,再升至最严重程度的红色;当日白天,最大降水量达到262.1毫米。

据广东省水文局梅州水文分局测量,6月17日10时,梅州韩江三河坝(三)站(大埔县三河镇)出现48.7米的水位,超警戒水位(42.0米)6.7米,相应流量1.3万立方米每秒。

一场山洪,已经形成。

防汛救灾形势复杂严峻,梅州防汛应急响应等级四连跳,最终于6月19日上午提升为防汛Ⅰ级应急响应。

在这场暴雨山洪中,梅州损失惨重。截至6月18日11时,蕉岭、平远、大埔、梅县等区域受灾严重,全市已有超过16万人受灾,超过1400间房屋倒塌。

洪灾无情,人命关天。面对这场罕见的洪水,人们与时间赛跑,救援刻不容缓,一场又一场生命竞速在山乡之间展开……


罕见“发大水”

64岁的步上村民何添英说,她嫁过来几十年了,从来没见过山区的村子这样子“发大水”。

“洪水涨起来只要半个小时!”蕉岭南磜镇步上村党支部书记黄伟权回忆起涨水时刻,至今心有余悸。16日当天,眼见雨越下越大,村里上上下下一同将村内的21名老人进行转移安置。最后一名老人被送到村委会时,河道的水已涨到老人家中,水深超过1米。

紧邻步上村的石寨村同样遭遇洪水,河道边房子被淹了一层半楼,不少老房子连片倒塌,近一米粗的大树被连根拔起,正在古村公园施工的推土机也被冲到河边……

“突然发大水啊,1983年的洪水有没有这么厉害?”蕉岭南磜镇石寨村的郭伯一边清理家中的黄泥,一边疑惑地嘀咕着。而在这一次洪灾中,61岁的村民郭素环经历了生死考验。

16日5时,郭素环像平常一样去帮村民摘烟叶,66岁的丈夫郭文浩在较远的山里水电站做帮工,偶尔回来一次。暴雨天,郭文浩需要留在电站值守。

石寨村也有自己的小水电站,收到暴雨预警后,村支书郭学峰带着一众人抓紧去加固水电站。“前后花了两个多小时,这是我们村集体收入的主要来源。”眼看着河水水势越来越大,村里决定放弃水电站,所有村干部分片区快速通知各家各户转移到高处。

郭素环却没能来。当日下午,郭素环干完农活后回到自家方楼(旧楼),她听到转移通知后,却转身走回了家里。方楼是村里保留超400年的土楼,有新旧两座,是用泥土、沙灰等夯筑成墙的土木结构楼房,呈方形状,高3层,目前是省文物保护单位。她住在二楼的一个单独房间,据她侄子郭伟龙回忆,土楼虽大,但平日仅姑姑郭素环一家和另一名老人居住。“由于土楼上下楼比较费时间,加上她可能还想收拾点东西,耽搁了一会。大水一下子就上来了。”郭伟龙分析道。

石寨村委干部王春兰曾对郭素环大喊“快撤”,但清点人数时,郭素环不在其中。此后,村干部和家人不停给她打电话,可始终无人接听。

16日21时左右,受到大水不断冲击和持续降雨渗透,郭素环所在的方楼和村里越来越多的老屋一座接一座倒塌,她被困在半层楼高的废墟中。

生命通道等不得

抢险救灾的竞速赛跑从暴雨刚下时就开始了。

发出暴雨预警后,蕉岭蓝坊镇所有镇村干部集中起来排除险情。

“独居老人多达46人,全部转移到安全的临时住所,他们是最需要帮助的人”。镇党委书记张顺看着数据报表,神色中透露出几分不安。

山洪暴发时,广福镇、长潭镇、新铺镇等首当其冲,大雨叠加洪水顷刻而至,“大水一到,没电也没有手机信号。”

17日一早,记者尝试多次联系蕉岭新铺镇和广福镇、平远泗水镇和上举镇的相关干部,电话却鲜能拨通。

当记者见到长潭镇镇长邝财华时,他站在高陂村口显得无比焦急。“河水一下子冲过来,我们的村子被一分为二。”16日18时许,雨越下越大,邝财华和其他挂村的镇干部一道前往村中通知群众转移。然而始料未及的是,3个小时后,高陂村旁乌土河发生决堤,大水改道而来,村子被水流切成两半,原本旱地上的县道被水流冲垮,路那一头的村子成了“孤岛”。

决口达150余米、143人仍待转移、时间已过12小时……暴雨过后,洪水茫茫,邝财华因为这串揪心的数字一刻也不敢停歇。他必须多线“作战”,一边调来挖机清出河道、堵上决口,一边带着救生艇、铲车,不断向村子深处进发。

山洪袭村,道路就是生命通道,抢通道路这事不能等。暴雨来袭当晚,蓝坊镇得知南磜镇灾情更严重时,干部们显得无比焦急。“我从小在南磜长大,又是兄弟镇,此刻我们必须上。”蓝坊镇镇长刘宇深有感触地说。在完成本镇全部人员转移之后,蓝坊镇立即组成12人的应急救援队,由镇委副书记黄柏运带队,分为两个小分队于16日21时许出发,向已失去通信的南磜前进。油锯、铁锨、救生衣、橡皮艇……是这支应急队伍第一时间能携带的主要装备。

路断了就开路,树倒了就锯树。暴雨中,队长吴佳盛把倒在路上的大树锯成两半,队员们随后快速跟进。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奋战,他们完成了通往南磜的部分清障任务。

两天两夜之后,蕉岭县城通往蓝坊镇、南磜镇沿途20余公里山道终于被各方救援队打通。18日8时,记者驱车从县城出发前往南磜,尽管沿途塌方痕迹仍在,但道路已然畅通。顺着这条打通的生命之路,蓝坊镇又一批救援队伍再次出发了,一支4人小分队向被困的郭素环所在地奔去。

救命的人来了

由于发生过多次山体滑坡,通往南磜失联村的道路不少地方极为狭窄,仅容一辆车经过。

在陆路,南方电网抗灾复电抢修车、梅州电信卫星通信车正在赶往受灾地区,自发捐赠瓶装水、方便面和面包等应急物资的车辆穿梭其中,而汕梅改扩建救援抢险车辆这种重装备也已经在作业。

在空中,广东省应急管理厅调派的直升机,正在向多个失联村运送救灾人员和应急物资,分别停降在南磜中学操场,并到达受困较严重、失联时间较长的多宝村。

18日9时30分左右,蓝坊救援小分队抵达石寨村,在村民协助下开始进行搜救。“坦白讲,因为水淹又加上房屋倒塌,刚开始我们家人并不抱希望。”郭伟龙说。10时许,救援人员打开方楼缺口,将头探了进去大声喊:“阿姨,阿姨,有人吗?”每喊一遍,就停下来聆听,再继续清理废墟。喊了20分钟后,废墟里传来了微弱的声响。“还活着!”救援人员激动了,现场燃起的希望让蓝坊镇应急救援队清理废墟的速度越来越快。

11时左右,陆续有新的救援队伍赶到,深圳公益救援队带着专业装备前来帮忙,再加上亲人协助,废墟内外,一时间超过20人开始协同作战。

在亲人的呼唤声中,郭素环间歇性给出了回应,在历经2个小时的挖掘后,救援人员看到了她的右手,再往深里挖,发现她的左脚深埋在黄泥里,已经发紫。幸运的是,在倒塌时,木板和衣柜形成一个三角空间,郭素环的头部被固定在这个夹缝中,从而获得了一线生机。

15时许,被困47个小时的郭素环终于成功获救,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19日11时,郭伟龙传来消息,郭素环意识清醒,情况已趋于好转。在医院,郭素环被推去做CT时见到了35岁的儿子,还对他叮嘱道:“不要回去土楼,不安全。”

完成郭素环的救援任务后,救援队伍继续前进,他们向着失联数日的多宝村进发,但这一路还要先打通连接岭背村、尚田村、洋山村的道路。

各县各镇各村的救援者片刻不停、一往无前。他们担心山里的乡亲们,担心受灾的村子里,或许还有下一个“郭素环”正在等待营救。

文/张盛良 徐勉 陈萍  张柳青 张笛扬 黄培强  梁时禹 彭奕菲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广东梅州:最后8个自然村道路抢通 平远全县打通所有进镇村“生命通道”
广州日报 2024-06-24
广东梅州全力做好受灾镇村灾后重建工作: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让中考生安心备考
南方日报 2024-06-24
广东梅州强降雨受灾地区通信已恢复 国省道已抢通34处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22
广东消防驰援抗洪一线 托起“生命之舟”
中国新闻网 2024-06-22
打通救援通道 恢复通讯 中学生转移县城备战中考 梅州所有受灾行政村“村村通电”
南方都市报 2024-06-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