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2024年演出市场:中腰部歌手“卖票难”,头部歌手热度不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9 10:29

2024年已然过半。和2023年的“火爆”相比,今年的演出市场有哪些新变化和新趋势呢?近期不断传来的演出市场“降温”、上座率低的说法——诸如许美静演唱会被观众吐槽水分太多,黄子韬、徐怀钰等歌手演唱会上座率不高等,真相究竟怎样?

演出市场降温了?是观众的要求更高了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票务信息采集平台得数据,2024年1月1日至3月31日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11.90万场,与2023年同比增长72.71%;票房收入108亿元,与2023年同比增长116.87%;观演人数3886.99万人次,与2023年同比增长77.88%。

与此同时,2024上半年,一些歌手演唱会频频被曝上座率低,不少音乐节也纷纷取消或延期——根据北京青年报记者的统计,今年3月到5月期间,全国各地官宣的音乐节多达50多场,最后宣布延期乃至取消的至少有近10场,占比将近五分之一。

演出市场真的降温了吗?

策划过多场大型演出的资深音乐总监晓飞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表示,并非演出市场开始“降温”,而是观众挑选演出的要求变得更高了,选择也变得更加理性了。“随着观众对演出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主办方在策划和制作上也越来越注重细节和创新。这也带来了今年演出市场的新变化,不仅提升了大小演出的整体质量,也为观众带来了更加丰富的观演体验。”

回顾过去的几个月,无论是五月天的《回到那一天》25周年巡回演唱会,还是张学友的经典金曲演唱会,都吸引了大量粉丝的关注和追捧。这些线下演唱会不仅为歌迷带来了视听盛宴,更在品质上有了显著提升——从舞台设计、音响效果到演出内容,都展现出了更高的专业水准和艺术价值。

1.jpg

例如今年的五月天演唱会采用了线上直播与互动的方式,同时采用复杂的舞台结构和机械装置,通过高清投影设备,将各种图像、视频等素材投射到舞台背景或道具上,营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主舞台上使用了巨大LED球型的“天外有天时光机”,以及5颗飘浮的“神的孩子都在跳5球”
做视觉延伸。这一装置,共由1.3万片特别订制的特殊规格的360度环绕三维曲面球体LED显示屏组合而成不仅增强了舞台的层次感,还使得演出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今年的演出市场呈现出新的业态、新的机遇和新的生产力,文化演艺行业要开始思考如何应对这些新变化、新需求,才是演出市场继续保持热度的关键。”晓飞说。

演出市场繁华已过?头部效应热度不减

不完全统计,2024年上半年全国已官宣的大型演唱会已超过150场,包括五月天、张学友、刘德华、凤凰传奇、邓紫棋等多位知名歌手。从整体售票情况来看,一些中腰部歌手处于“卖票难”的尴尬境地,上座率低甚至于场次取消的消息频出,而拥有众多热歌金曲的老牌歌手,如张学友、五月天、邓紫棋等,依然是开票即售罄,热度丝毫不受影响——张学友郑州站临时加场连唱六场、五月天北京鸟巢连唱十场、邓紫棋上海五连开……头部艺人凭借其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和影响力,能够轻松吸引大量观众。

张学友.jpg

知名乐评人卢世伟认为,相比2023年演出市场的异常火爆,今年就是大浪淘沙过后的繁华,头部歌手的演唱会门票依然是最抢手的,“一方面是对歌手本身的功底,实力和影响力的考验;另一方面也是对操盘手的能力和操盘方式的一个检验。”

张学友3.jpg

毋庸讳言,演出市场如火如荼一段时间之后,消费端呈现出日趋理性的趋势。观众在选择演唱会时更加注重性价比和演出质量,而非仅仅追求艺人的名气。在资深演出策划建朋看来,相比去年,今年演唱受众消费更加理性。而购票实名制的实施,也让整个演出市场的走向更加健康良性。

邓紫棋.jpg

今年4月的许美静演唱会被观众吐槽唱得太少互动太多,此前的黄子韬、徐怀钰等歌手演唱会上座率低而引关注。对此,资深音乐总监晓飞认为,这些都表明观众的心态发生改变了,看演唱会不再是看个热闹,而是想让自己的娱乐时刻更有性价比。如此,一些质量不高、价格昂贵的演唱会可能面临票房惨淡的局面。这也促使演唱会市场逐步回归到以演出质量和观众体验为核心的价值导向。

考虑到性价比,一些年轻人甚至开始转到国外看演唱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三学生小白告诉北青报记者,今年自己多次去韩国观看演出,“其实去韩国、泰国看演出的消费跟去国内一线城市的消费差不多,票还比国内好买,性价比也合适。”

去年的火爆能否再续?市场有了新变化

和2023年演出市场的“异常火爆”相比,今年的演出市场有哪些新变化和新趋势呢?

变化之一:重内容而非阵容

今年的国内演出市场得一个新变化,就是演出本身也越来越细分,不少演唱会和音乐节也都越来越注重内容而非阵容。五月天演唱会之外,有的音乐节开始改变挑选嘉宾的方向,阵容不再是常见的知名歌手,而是一些独立音乐人或是乐队。这样的做法,也赢得了不少观众的好评。“头部效应可能给新晋歌手艺人带来了挑战和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机会。这种竞争也促使歌手和主办方更加注重品质和创新,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和粉丝。”晓飞说。

5.jpg

独立音乐人受追捧,小众文化演出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为观众带来别样的观演体验。晓飞介绍,2024年演出市场呈现出“主流与独立共存,下沉与外来并举”的新格局。“一方面,主流歌手和演出团体的巡演频次和规模持续增长,继续占据着市场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独立音乐人和小众文化演出逐渐崭露头角,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观众。”

凤凰传奇.jpg

变化之二:市场逐渐下沉

今年的演出市场,不再只是一线城市的独舞,,二三线甚至四五线城市也逐渐成为了演出的热门选择,呼和浩特、遵义、台州、泉州、衡阳……这些城市的观众对于高质量演出的需求日益旺盛。他们的热情和支持,让演出市场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局面。“这不仅说明休闲娱乐消费逐渐成为大众的‘软刚需’,也反映了中国演出市场正在逐渐实现地域均衡发展。”晓飞认为。

变化之三:中外人文交流增加

今年演出市场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外来演出及中外人文交流的增加。泡泡岛音乐与艺术节今年的演出阵容包括了YOASOBI、Tatsuya Kitani等海外音乐人,仙人掌音乐节、MDSK音乐节则分别请到了美国摇滚乐队Fall Out Boy和热门日本女子组合XG。有的音乐节中海外艺人占比甚至超过50%,逐渐解决了之前观众所反映的音乐节阵容“同质化”问题,也进一步提高了音乐节的演出质量和观众的观感体验。

除了参加音乐节之外,很多知名海外音乐人也开始官宣中国巡演行程:西城男孩WestLife、美国创作歌手Lauv、美国歌手Tinashe等纷纷确定开启中国巡演。这些不同类型、不同国家歌手的加入会让演出市场更加多元化,也意味着下半年演出市场的新一波“内卷”即将袭来。

晓飞指出,越来越多的国外演出团体选择来华巡演,不仅丰富了国内观众的观演选择,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她特别提到,今年综艺节目《歌手2024》请来不少国外实力唱将与知名歌手,正是演出行业对观众日渐提升的艺术审美需求的一种良性变化,“这样的市场景况是今年深化中外人文交流的体现。”

文/北京青年报实习生王佳懿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寿鹏寰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开演前4小时取消台北演唱会,张学友道歉
环球网 2024-06-07
王源演唱会抢票致猫眼“崩溃”,今年演出市场持续火热
​第一财经 2024-06-03
清明假期 北京市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达7000万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6
演出火爆歌手身体却频出状况,是时候放慢节奏了
红星新闻 2024-03-10
今年演唱会市场持续火热 或将走入更多中小城市
华西都市报 2024-02-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