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活动|读百年经典,思永恒困境——卡夫卡逝世百年纪念活动在上海举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3 21:00

2024年6月3日是弗朗茨·卡夫卡逝世一百周年,为纪念这位伟大作家,6月1日,译林出版社联合上海图书馆,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了题为“卡夫卡:百年经典与永恒困境”的特别活动。活动期间,奥地利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蓝海睦、译林出版社副总编李瑞华现场致辞,作家赵松、复旦大学教授李双志、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顾文艳进行对谈,各位到场嘉宾从各自阅读经验出发,对卡夫卡做出了角度各异的深刻解读,让现场和线上观众对这位独一无二的作家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卡夫卡,百年经典之旅

蓝海睦总领事在致辞中赞许了译林出版社新出版的五卷本“变形的人:卡夫卡精选集”,就精选集收入的每部作品做了鞭辟入里的概览,认为这些作品是卡夫卡审视人类经验的一次旅程,卡夫卡在其中对身份、权力和异化的探索在今天仍然同一个世纪以前一样具有现实意义,鼓励人们去反思,去寻求理解。李瑞华副总编回顾了卡夫卡对后世作家的影响,特别是之于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意义,认为卡夫卡的经典性正在于他将问题曝露于人们面前,并在不同时代激发大家持续思考和寻找自身的解决之道。

相隔世纪,困境永恒

在对谈环节,赵松、李双志和顾文艳就卡夫卡的经典化、文学创作、人生经历以及卡夫卡与现实之间密切的关联等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在赵松看来,今天世界的状态与卡夫卡时代有着内在的关联,我们仍生活在彼时事件的余波中,而卡夫卡的经典性就在于他属于自己的时代,又超越了它,有一种与我们当下接近的精神气质,而他对人性的理解保持着一种永恒的鲜活状态,仍然引发我们的共鸣。李双志认为卡夫卡永远是我们的当代人,他跨越了时间的距离,跟我们共享了现代人共同面临的困境,也就是人类在失去超自然的信仰后,面对所遭受的苦难,无法寻觅到救赎之路;卡夫卡正是用他那种密度极高而又非常冷峻的文字,让人们在某种绝望感中时刻保持清醒。顾文艳则认为,“变形”是卡夫卡作品中的关键词,因为他的每部作品都有变形的痕迹,而人的变形有时是会慢慢发生的,外部的未知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卡夫卡的文学史意义问题上,三位嘉宾均同意,卡夫卡即是一个终结,也是一个开始:终结了一种对单纯的美的天真幻想的同时,又开始了一种奇特的美和魅力,以创造性的世界认知方式,改变了小说的表现形式,而且这种影响是持续的。正如赵松所言,卡夫卡在文学中所追求的,是在一个更高、更深刻的精神层面上去体验人的存在,即便只有一刻,他也愿意用一生来付出。在这个特别的百年节点,人们需要重新阅读卡夫卡,来更加清楚地看到和思考自己的生存状态。

最好的纪念

在卡夫卡逝世百年之际,译林出版社特别推出了“变形的人:卡夫卡精选集”,收入了《美国》《审判》《城堡》《变形记》《卡夫卡谈话录》。这五部作品涵盖了卡夫卡所有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代表作、经典家信以及谈话记录,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卡夫卡的文学成就和精神世界。整套精选集译本扎实,装帧精美,内容丰赡,是相隔一个世纪的时空对作家的遥远致敬。而在今天,重读这些作品,正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相关阅读
《爱的教育》(百年纪念珍藏版)在京首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2
文学|超越时间的真实 纪念卡夫卡逝世百年,“变形的人:卡夫卡精选集”重磅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3
赏读|当卡夫卡迎面走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4
历史|卡夫卡百年祭,亲历者述说真实的卡夫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4
卡夫卡逝世100周年,他曾希望烧掉的163幅画作手稿出版了
红星新闻 2024-01-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