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局地42℃!小心这些降暑神器,有爆炸风险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12 18:00

连日来,北方多地遭遇了今年以来影响范围最广、强度最强的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今天(12日)6时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预计12日白天:

内蒙古西部、新疆南疆盆地、宁夏北部、陕西、山西中南部、河北中南部、北京、天津、山东中西部、河南、安徽中北部、江苏北部、湖北北部和西部等地有35℃以上高温天气;

其中,新疆南疆盆地东部、陕西中北部、山西南部、河北中南部、北京东南部、天津西部、山东西部、河南、安徽北部、湖北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

河北中部、山东西北部、河南中北部部分地区可达40~42℃。

此外,部分地区发布高温红色预警——

河南省气象台12日8时升级发布高温红色预警:预计12日白天,黄河以北和三门峡东北部、洛阳北部、郑州、开封、商丘西部、周口西部、许昌、漯河、平顶山西部南部、驻马店北部部分县市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河北省气象台11日16时31分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预计12日白天,保定、廊坊及以南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40℃,部分地区可达41~43℃。

气象分析:北方正经历今年最强高温天气

目前,我国北方正在经历今年以来最明显的一次高温天气过程,特点是影响范围广、强度强、略偏早。

从天气原理上来看,这是暖性高压东移导致的,盛行下沉气流,所以天空看起来非常晴朗,日照也很强,造成大范围高温天气。本轮高温天气持续时间相对较长,11日-13日是核心时段。另外,由于云量少、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会很高,交通出行需要注意安全。

防暑降温 这些隐患需警惕

在避暑降温的同时,消防安全也不容忽视。

“降温神器”存在安全隐患

你是否使用过一秒降温、迅速制冷的降温喷雾?

在车内使用这样的降温喷雾,遇明火极易燃烧引发危险。在模拟实验中,消防员用透明盒子模拟相对密闭的车内空间,先往里喷洒大量降温喷雾,再点燃打火器,整个盒子立即被火焰包围。

一些降温喷雾上标识其主要成分是LPG,也就是液化石油气,主要由丙烷和丁烷组成。车内或者人体过量喷洒、喷涂使用,一旦遇到明火就会燃烧,遇高温有爆炸的危险。

这些物品遭暴晒易引发危险

一些车内常放置的物品在烈日暴晒下,有可能发生轰燃、爆炸等。不要将以下物品长时间放在车内:

打火机、碳酸饮料等罐装带压力物品,受热易发生膨胀。

花露水、酒精等,挥发产生易燃气体,车内温度过高,达到燃点或者遇明火,易发生轰燃。

老花镜、放大镜、瓶装水等有凸透镜效果的物品,长时间聚光发热,容易引燃车内可燃物。

充电宝、手机等电子产品,高温环境下电池易发生鼓包,有爆炸危险。

高温来袭 这些消暑误区需要规避

面对高温天气,我们该如何应对防护?有哪些消暑误区需要规避?

误区一:消暑主要靠空调

天气一热,很多人都离不开空调。事实上,长期在空调环境下生活,身体的温度调节能力、免疫力都会降低,一旦置于高温环境中,反而更容易中暑。

正确做法是:室内外温度差,以不高于10℃为宜。在进室内后10分钟再开启空调,出门前10分钟关闭空调,并开窗通风。

误区二:午睡贪凉睡地上

夏天,有人喜欢在地板上睡午觉。虽然感觉凉爽,但坚硬的地面不仅透气性差,而且聚湿性强,容易受寒、受潮。

正确做法是:选择凉席加上舒适的卧姿,配合室内流动的空气,风扇不要对着人直接吹。

误区三:穿得少又不动 “稳稳”度夏

夏天,不少人喜欢穿得少,同时减少户外活动的时间和强度。其实,适当的户外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可以选择清晨或傍晚时段,进行适当强度的体育锻炼。

此外,炎炎夏日,我们还能通过哪些方式抵御高温,守护健康呢?

首先,建议增加室内湿度,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高温天气中,室内湿度过低,可能会导致皮肤干燥、呼吸道不适。

其次,在浑身大汗时,不宜冲冷水澡。

最后,出行方面,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10—16时不要在烈日下运动。当最高气温达到39℃以上时,应当停止户外露天工作。

尤其提示,需要预防热射病。热射病是重症中暑的最严重类型,分为劳力型和非劳力型两种。

第一种多发生在户外活动、运动和工作过程中,患者很快会出现多器官功能的衰竭,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第二种则多出现在年老、体弱等群体中。临床曾出现过老年人在高温天,因为不使用空调而导致送医的病例。

编辑/朱葳

相关阅读
局地可达42℃ 辽宁发布今年首个高温预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16
农作物如何迎接高温“烤”验?专家支招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15
局地可达40℃以上!我国多地发布高温预警信号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08
去鸣沙山月牙泉看日出吧 景区开放时间有调整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27
“手机壳”“凉席”……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漆器文物“上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