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端午丨龙舟争渡,粽叶飘香,祝君顺遂安康
诗词天地 2024-06-10 18:00

晨起听雨月未落,满屋尽带温柔乡。

又是一年端午季,青山绿水皆足仓。

今天是2024年6月10日,甲辰年五月初五,端午节。

《风土记》里写道:“仲夏端午。端者,初也。”

端,有“初始”之意,是仲夏之初,盛夏之始。

而按照历法,五月,即“午月”,于是便有了“端午”之称。

作为我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端午历经两千多年的传承,积淀出了丰厚的民俗和文化内涵。

五月端午,粽叶飘香,艾叶悬挂,龙舟竞发,锣鼓喧天。

今日,于碧艾香蒲里,于鼓声擂动中,让我们一起邂逅仲夏的浓情端午。

01

端午起源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端午是一个富有诗意和爱国传统的节日,无论是纪念舍生忘死直言纳谏的伍子胥、以身殉国的楚大夫屈原,还是感念东汉孝女曹娥投江殉父,孝心可嘉。

端午节都饱含至真至诚的家国情怀,是我们对端午节最广泛的精神寄托,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就在这代代传承中绵延千年。

02

端午习俗

古往今来,每到端午人们用粽子、龙舟、菖蒲、艾草、白芷、雄黄酒等,把节日演绎得风生水起。

汪曾祺曾说:“民俗,是一首民族的集体抒情诗。”

是呀,一个人不管平日里多么忙碌,只要到了节日,就会变得多情和浪漫起来,连脚步都会放慢许多。

关于端午的习俗你知道多少呢?快跟诗词君一起来看看吧~

吃粽子

粽子又被称为“筒粽”、“角黍”,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

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各地都盛行,南北方又有甜咸粽子之分。

粽子虽好吃,但不可贪口!在评论区告诉诗词君你最爱吃什么粽子吧!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大习俗,盛行于古时的吴、越、楚三国,人们以端午赛龙舟的方式来祈祷风调雨顺。

如今,赛龙舟也已经是端午节最为流行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

龙舟竞渡一声令下,众舟齐发、百舸争流、浩浩荡荡,充分展现中华民族团结共进、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悬艾叶与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艾草,菖蒲插于门楣,悬于堂中,认为可以治百病,招百福,祛除各种蚊虫毒物,可以使身体康健,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如今,大多数地区仍然保持着端午悬挂艾叶的习俗。

佩香囊

“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端午节这天小孩子佩戴香囊的习俗据说有避邪驱瘟的含义。

香囊随身,更是祈求一整年,健康平安,庇佑护体。

如今香包成为了端午节特有的民间工艺品。

拴五色丝线

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国传统文化中,“青、红、白、黑、黄”五色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

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会给你带来一年的好运。

饮雄黄酒

《本草纲目》里记载:少量服用雄黄可以泻内毒,外敷有杀菌镇痛的功效。

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毒月”,五日是“恶日”“毒日”,此时蛇虫繁殖,疾病瘟疫横行。而在端午节前后喝雄黄酒,则可以达到消毒防病,虫豸不叮的效果。

不能饮酒的小孩,大人会在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

饮雄黄,意为保佑一家老小平安,更为图个好彩头。

03

端午禁忌

1、不穿红衣

端午节虽是节日,但它和中秋节以及春节不同,端午节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纪录屈原,因为这一天屈原投江而亡,人们为了纪录屈原,便有了端午节。

因此端午节也属于纪念先人的寓意在里面,所以端午节不仅不能穿红色的衣服,还不能说端午节快乐,而要说端午节安康。

2、端午节前后不去河里玩耍游泳

老话说:不怕七月十五的鬼,就怕端午节的水。

因为在端午节前后雨水多,而且还是主汛期,各地自然灾害在6月份属于高发多发时期。

此时下水,非常容易出意外,为了安全起见,还是不要下水的好。

3、端午节不去招惹五毒

民间有谚语:端午节、天气热;五毒出、不安宁。

五毒指的便是: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这五种动物。

端午前后,温度高、湿度大,老一辈的人认为此时是是各类毒虫繁衍出没的时节,也是毒虫毒性最强的时候。

因此平日里遇到这些毒虫能避则避,更不要上去捉弄,一定要注意防范,以免受到伤害。

04

端午寄语

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人生一世,匆匆数载。

只有珍惜生命的每一天,才是对生命最好的敬畏和尊重。

而珍爱每一个节日,就是对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对一种古老的风俗和习俗的热爱,是对一个特别的日子的沉淀和情怀。

我们小心翼翼地遵循着千年延续下来的习俗,勤勤恳恳地践行着古代先民虔诚的仪式,这一切,只因为我们,在认真地体味着生活,庄严地体悟着生命。

端午,不仅是一种节气,更是民族文化与家国情怀的共同载体。

一片粽叶,裹入缕缕情思,一把艾草,插上憧憬期望!

端午正值夏天,天朗气清、万物生长、积极向上,我们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也在努力中不断实现。

今日端午,以真心为叶,包裹幸运;以诚意为陷,装满祝福;以关心之线,系牢健康!

愿每个人都能品尝时光的香甜,在仲夏的日子里事事顺意,年年岁岁,无病无灾,喜乐安康。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端午丨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人民出版社读书会 2024-06-10
端午节的小知识:粽子又称角黍?为何要饮雄黄酒?
中国新闻网 2024-06-10
端午竟有20多种不同叫法,你知道几种?
新华社 2024-06-08
粽飘香 意绵长
光明日报 2024-06-07
粽情端午 | 端午节的“仪式感” 这不就有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