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关注 | 朱珍珍勇夺法网亚军 中国轮椅网球实现质的飞跃
新华社 2024-06-09 11:37

新华社巴黎6月8日电(记者刘旸、肖亚卓)即便以一场惜败结束法网征程,朱珍珍也创造了中国运动员在轮椅网球大满贯赛事中的单打最好成绩。8日的法网轮椅网球女单决赛中,朱珍珍1比2不敌赛会头号种子、东京残奥会冠军、荷兰名将德赫罗特,收获亚军。

比赛中,她神情坚毅;比赛后,她情绪波澜不惊。

6月8日,朱珍珍在颁奖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在罗兰·加洛斯中心球场打决赛,非常享受这个过程,同时也非常了解自己的问题。我没有特别想得到什么结果,只是想怎样发挥得更好。”朱珍珍说,“今天我的策略是向对手施压。她(德赫罗特)是进攻型选手,我平时是打球求稳那种,能动能磨,但进攻不是我的长项。近期我在这方面做了很多训练,今天必须要更主动一些。”

德赫罗特是轮椅网球赛事中具备统治力的选手。这次胜利让她收获职业生涯第22个大满贯单打冠军,也是第五个法网单打冠军。朱珍珍意识到,面对这样的对手,必须主动施压,提高攻击性,才有机会与之抗衡。

6月8日,朱珍珍在比赛中回球。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过去一段时间,为了提高进攻能力,我调整了一些技术。在法网之前的一些比赛中,这些新技术还不够成熟,失误较多,成绩不理想。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我终于在法网上看到了自己技术上的进步,取得成绩上的突破。以前和她(德赫罗特)打可能很快就输掉了,今天拼到决胜盘。”朱珍珍说。

与健全人网球相比,轮椅网球的发球局并不特别占据优势,反而更容易破发。决胜盘中,朱珍珍拿下的三局都是破发局,而发球局都没保住。朱珍珍坦言,对手发球做得更好、更有经验,失误少、变化多。

6月8日,朱珍珍在比赛中回球。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欧洲的很多轮椅网球运动员职业生涯起步早,有的17岁开始打大满贯。我17岁才接触网球,2018年开始朝着职业方向去发展。”朱珍珍说,“我要鼓励中国年轻选手多参加比赛,多积累,通过比赛锻炼自己,向强大的对手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好。没有永远的冠军,谁做得好谁就是冠军。”

2020年澳网,朱珍珍成为第一位参加大满贯的中国轮椅网球运动员,在那里击败了卫冕冠军、世界排名第一的德赫罗特,进入单打半决赛。朱珍珍的单打世界排名最高时到达过第四名,她一度认为已经到了瓶颈期,很难再提高了,但现在她觉得无论是自己、还是中国轮椅网球,整体水平都实现了质的飞跃,而且还能继续进步。

“现在我们有3名运动员可以参加大满贯,荷兰有4个。我们都在努力,不久的将来,中国也会有更多球员参加大满贯,与荷兰、日本选手竞争。”朱珍珍说。

35岁的朱珍珍非常享受网球运动。她觉得还远没有打够,没想过退役,要继续留在赛场,为年轻球员做出榜样。

“我应该还可以打好几年,男选手中有打到40多岁、甚至50岁的。我希望可以继续享受比赛的快乐。”朱珍珍说,“接下来我要备战温网和巴黎残奥会,目标是继续创造历史,希望可以拿到冠军。”

6月8日,朱珍珍(左)与德赫罗特在比赛后握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虽然频繁海外征战,但朱珍珍还没有长期稳定的保障团队,有时需要临时寻找教练和训练搭档。装备方面,她已有了赞助商,但资金上还在寻求更多支持。

“要达到世界顶级水平,就需要更加专业的保障团队,尤其是与高水平教练稳定合作,才能走到更高的位置。希望中国轮椅网球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支持,我有这种强烈的使命感,希望在其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尽最大努力帮助年轻运动员,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让中国轮椅网球队成为世界顶尖队伍。”朱珍珍说。

编辑/王帆

相关阅读
追光 | 剑指巴黎!国乒封闭集训迎来“神秘”人物
新华社 2024-06-25
关注 | “掘金”欧锦赛 小商品“出海”在加速
新华社 2024-06-23
谈资 | 美洲杯,贝利和马拉多纳均未赢得的杯赛
新华社 2024-06-20
追光 | 美洲杯九大新星谁最亮
新华社 2024-06-20
声音 | 李盈莹:希望站上巴黎奥运会领奖台
新华社 2024-06-1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