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发展低空经济谨防一哄而上
经济日报 2024-06-07 11:30

发展低空经济要坚持“主体集中、区域集聚”原则,突出重点,引导产业向发展基础好、产能利用充分的地区和主体聚集,构建布局合理、发展有序、运行高效的产业格局。

近期,低空经济热度升温。多地出台相关发展政策,资本市场也闻风而动,一时间各路资本开足马力入场低空经济。要注意的是,发展任何产业都要避免一哄而上带来新的产能过剩,低空经济如此,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是如此。

低空经济火起来,有政策引导的因素。低空经济是新兴产业,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具有创新引领、绿色低碳、数实融合等特点,因而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从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低空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低空经济定位为“新增长引擎”之一,政策引导推动各地抢抓低空经济发展先机,以求在新赛道上不掉队。

市场看好,还因为低空经济已具备一定产业基础。低空经济产业链长、带动性强,在不少领域都有应用前景。比如,工业、农业、服务业领域的无人机作业,消费领域的空中游览、空中交通、低空物流等。同时,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领域,我国无人机产业已有显著优势。目前,我国是全球民用无人机第一大专利技术来源国,民用无人机销量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0%。有研究测算,去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超5000亿元。

有发展前景,更要防止一哄而上。当前,各地谋划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偏爱选择由新技术催生的新产业。如果不考虑自身资源禀赋,不管当地是否具备相应发展条件就一哄而上、盲目投资,容易造成重复建设甚至出现烂尾。新产业通常具有技术先进、投资巨大且周期长、风险更高等特点,低水平重复建设带来的产能过剩会造成更大浪费,此前已有不少教训。

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要对低空经济有更清醒认识。低空经济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高端人才密集型产业。产业发展投资大、周期长、回报慢,高端人才缺口大,同时产业技术和产品更新迭代快,研发、投入往往赶不上变化,需要做好长期准备。基于这些认识,各地发展低空经济要找到自身在技术、资本、科研、人才、产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密切结合本地基础条件,找准产业定位,做好长远规划。

顶层设计要注重统筹规划布局。总结其他新兴产业发展经验,发展低空经济应坚持“主体集中、区域集聚”原则,突出重点,引导产业向发展基础好、产能利用充分的地区和主体聚集,构建布局合理、发展有序、运行高效的产业格局,避免“遍地开花”带来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与金融机构、投资基金等方面的沟通协调,降低重大项目投资风险,引导地方提高风险意识。

还要统筹发展与安全。有分析认为,随着低空飞行器数量和航线快速增长,部分低空空域已有些“拥挤”,可能存在一定隐患。近年来,无人机安全问题也频频引发关注。完善空域管理、飞行审批、配套设施建设、法规标准体系等相关政策,加强安全保障,是因地制宜发展低空经济的重要前提。

低空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提前规划、优化布局,低空经济才能真正高飞,加速形成万亿元级产业规模,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黄鑫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中国制造新观察 | 发展低空经济谨防一哄而上
​经济日报 2024-06-07
低空经济高速起飞
人民日报 2024-06-04
万亿元级低空经济如何“高飞”?
新华社 2024-05-23
低空经济乘势起飞,开拓“万亿规模”新蓝海
光明日报 2024-05-23
民航局:将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空域分类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增加低空可飞空域
新华社 2024-05-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