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卖不完的演出票该打折吗?
解放日报 2024-06-07 08:04

“有点怀念当初演出开场后在门口‘捡漏’的日子。”上周,西城男孩上海演唱会举行,望着场内空出来的座位,歌迷吴先生想,“如果票价能浮动,上座率会不会更高?”不过,同样是舞台演出,有些观众却希望票价“坚决不打折”。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票务信息采集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达11.90万场次,同比增长72.71%。演出市场持续丰富活跃之时,该不该让票价随行就市?

该打折 差别定价是市场理性的体现

5月28日,西城男孩巡回演唱会上海站开场。资深粉丝吴先生第一时间抢了票,“我的位置可以看清全场,上座率确实一般。演出方和购票平台能不能随行就市,推出更灵活的票务政策?”吴先生注意到,临近演出时,有部分平台曾推出折扣票,“但折扣一直固定,还是缺乏市场机制”。

“差别定价是市场理性的体现。”吴先生认为,不想冒风险的人可以先购票锁定座位,后期如果有余票可以逐步打折,直至临开场时大折扣清仓,“当然也应该保障提前购票消费者的权益,比如现在演唱会的座位大多是开盲盒,但应该让率先以原价购票的观众享有同价位中最好的座位或优先选座。”

“伦敦西区有尾票,百老汇有Rush Ticket,当天甚至能买到两折左右的票。”曾在海外留学和工作的魏女士以低价享受过不少好剧,“大热剧就不要想‘捡漏’,想以低价观看舞台演出,就要做好抢不到票的准备。”在她看来,灵活的票务定价策略既能满足不同需求的市场,也能让观众更理性消费。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适量推出打折票能形成口碑推广,有助于节目“破圈”。平台数据也显示,2023年打折票累计为用户节省票价数千万元,深度经营尾票的演出平均上座率增加5%—10%。

不该打折 文化消费需要一定门槛

市民陈女士却持反对意见。今年5月底,她花980元购买了舞台剧《枕头人》的VIP票,并专程前往外地观看。然而就在演出前几天,该剧推出520半价活动,同一场次坐在身边的一些观众,花440元就买到原价880元的座位。“一开始就抢票的观众都是真粉丝,可出品方就是这样对待我们的吗?”在社交媒体上,陈女士看到许多和自己一样第一时间购票的观众表达的不满。

针对不少舞台演出“全场半价”,市民秦先生认为,“哪个在乎声誉的品牌会随意打五折?”从事销售工作的他坦言,如今很多品牌为维持形象会严控打折,即便打折也是面向长期消费的核心群体,“全场半价无异于饮鸩止渴,这一次可能确实起到促销作用,但伤害的是核心消费群体,大家都等待打折怎么办?”

“舞台演出是文化产品,花钱少的人不会珍惜。”市民尹先生曾观看过一次舞台演出,身边不少人是低价购票甚至拿赠票而来,玩手机、随意鼓掌的现象频繁出现,“文化消费还是需要一定门槛保持品质的。”

文/诸葛漪 简工博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演唱会买到“柱子票”如何维权?一审宣判了
​央视新闻 2024-06-21
Qnews|梁静茹演唱会买到“柱子票”案宣判 当事歌迷:判决结果意义很大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0
北青快评 | 演唱会卖“柱子票”被判退款是堂法治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0
演唱会买到“柱子票”如何维权?一审宣判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20
Qnews|消费者买到演唱会“遮挡票”看不到舞台全貌 起诉后获全额退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