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巴黎奥运会 | 探访奥运村:将“可持续”进行到底
新华社 2024-06-06 08:17

新华社巴黎6月5日电(记者张百慧、肖亚卓)2024年巴黎奥运会即将迎来倒计时50天,奥运村的建设情况备受外界关注。作为1924年夏季奥运会的东道主,法国成为历史上首个奥运村的诞生地。百年之后,再次落户“浪漫之都”的奥运村又将“凭什么”被人们记住?近日,记者带着这份好奇探访了位于巴黎北部近郊的奥运村。

这是6月4日拍摄的巴黎奥运村和残奥村建筑。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今年2月底,巴黎奥运村的“钥匙”象征性地移交到巴黎奥组委手中,运动员的“临时住所”从此进入内部“精装”阶段。“目前,家具设施安装进度接近90%,预计7月18日正式迎来第一批运动员。”巴黎奥运村和残奥村村长洛朗·米肖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当天,记者走入占地52公顷的奥运村,将近80栋建筑配色清新、造型别致,让人忍不住给法式审美“点赞”,更让人迫不及待深入探索它的“内核”。

“一百年前,法国建造的奥运村十分简单,赛后便被拆除。如今的理念恰恰相反,它不仅复杂得多,而且可谓‘百年大计’。我们希望给当地留下一笔‘持久的遗产’。”2024年巴黎奥运会环境卓越总监乔治娜·格勒农告诉记者,“我们一开始就将‘可持续性’作为项目的核心,并作出了前所未有的承诺,例如比前几届奥运会减少50%的碳排放量。”

这是6月4日拍摄的巴黎奥运村和残奥村建筑外景。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如何实现这一雄心?格勒农的第一个回答很简单:不盖房,就没有碳足迹。因此,巴黎奥运村充分利用当地已有的建筑设施:将影视基地改造成可容纳3200个座位的超大餐厅、电影工作室改装成运动员训练室、利用当地医学院资源组建综合诊所……尽管如此,洗衣房、托儿所、邮局、美发美甲沙龙、无酒精酒吧等设施照样一应俱全。赛后,奥运村也将摆脱“用完即弃”的命运,建筑底层被商铺取代、住宿区对外租售、周围设施改建为办公楼和学校,预计在2025年变成真正的社区。

第二个发力点是可回收建材。记者参观了“村内”近3000套公寓中的一套,楼层之间由木质楼梯连接。每间运动员卧室内摆放两张由纸板组装成的单人床,掀开被褥,三块由渔网制成的床垫整齐码放。除此之外,屋内只有衣架、床头柜、电风扇、木地板和白墙,主打“朴素”二字。客厅里,同样由纸板制成的垃圾桶和可折叠板凳也在迎合这一理念。

这是6月4日在巴黎奥运村和残奥村内拍摄的带有巴黎奥运会标识的床上用品。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公寓建造使用了大量木材,床架和床垫赛后都将回收,获得‘第二次生命’。”米肖介绍说,标准纸板床长2米、宽0.9米,还可根据需要额外延长0.4米,最高承重达250公斤,床垫有不同硬度可供选择。“纸板床曾在东京奥运会期间使用并得到好评,因此我们在沿用之余进行了改进,使之更容易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我们希望以更加可持续的方式为运动员提供舒适的条件。”

第三条途径便是“放弃空调”以节能减排。根据法国气象局的预测,2024年法国夏季气温将高于季节正常水平。当热浪威胁遇上法国人不安装空调的执念,“如何降温”成为一门学问。对此,米肖给出一连串对策:室外铺设的浅色地砖可增强光反射,避免热岛效应;毗邻塞纳河的地理位置可增强空气流通;利用地温冷却系统将冷水泵入公寓,让室内外实现“6至10摄氏度”的温差;当然,运动员还可自行降温,“例如白天拉上窗帘,这样就可以保持室内凉爽”。

6月4日,在巴黎奥运村和残奥村,一名记者经过一处用于净化空气的装置。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还有一点很重要:三分之一的建筑屋顶装有光伏板,另外三分之一拥有屋顶花园,因为植物在夏天可以帮助建筑物降温。”格勒农补充道,实际上奥运村内已经新种植了超过8000棵树木。当记者提及一些代表团“自行携空调入住”的诉求时,她回答说:“如果确实有人需要,可以找我们租借。但我们相信没有这个必要。”

参观结束后,米肖陪同记者来到一排蘑菇状的空气净化装置跟前。他告诉记者,由于奥运村靠近高速公路,这组试验装置将在奥运期间过滤空气中的颗粒,并借此机会验证其有效性。“奥运村是一个未来实验室,正如这些测试中的颗粒过滤器和公寓冷却系统,今后有望向更广泛的市镇和居民推广。希望巴黎奥运村成为新的里程碑,因为奥运会不只是比赛,还应传递体育价值观,并让生活发生改变。”

编辑/王帆

相关阅读
声音 | 李盈莹:希望站上巴黎奥运会领奖台
新华社 2024-06-17
追光 | 中国女排,每一块拼图都珍贵
新华社 2024-06-16
中国女排主帅蔡斌:真正的对决在巴黎
新华社 2024-06-16
风暴眼|中国女排世界排名上升到第六位 夺回亚洲第一位置
新华社客户端 2024-06-14
关注 | 朱珍珍勇夺法网亚军 中国轮椅网球实现质的飞跃
新华社 2024-06-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