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3 07:01
探月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实施月球探测工程,在经济、科技和国家发展战略等方面有重大意义。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不是一片坦途,唯有创新才能抢占先机。此番“嫦娥六号”工程创新多,风险高,难度大,填补系列国际国内空白,充分体现了自主创新要敢下先手棋、善打主动仗的精神。月球探测的每一个大胆设想、每一次成功实施,都是人类认识和利用星球能力的充分展示。

6月2日,“嫦娥六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开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实施的样品采集任务。“蟾宫挖宝”将持续约2天随后返回地球。这是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性时刻,这是中国坚持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探索建立新型举国体制的又一生动实践,这是中国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的又一重要贡献。

自5月3日发射入轨以来,“嫦娥六号”探测器经历了约30天的奔月之旅,在经过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等一系列关键动作后,完成了世界瞩目的“精彩一落”。相比2020年实现月球正面采样返回的“嫦娥五号”任务,“嫦娥六号”需在鹊桥二号中继星的支持下,实施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突破了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快速采样、月背起飞上升等关键技术,充分彰显了自主创新要敢下先手棋、善打主动仗的精神。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月球就充满了幻想和向往。古时,人们只能从地球遥望月球,咏月以诗歌寄托情思,观察以阴历记录岁月。尽管历史长河滚滚向前,中华儿女对月球的情感却始终如一。而当1978年美国总统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访问中国,送给我们一块指尖大小的月球岩石样品时,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探月热情被再次点燃。2004年,中国探月工程正式立项。

2007年,“嫦娥一号”获取了我国第一幅高精度的全月图,这张图分辨率达到120米,是当时世界上公布的精度最高的全月图。2010年,“嫦娥二号”首次实现对小行星的飞越探测。2013年,“嫦娥三号”探测器搭载着“玉兔号”在月球雨海西北部虹湾软着陆,中国月球车在月表留下第一行足迹。2019年,嫦娥家族的“四姑娘”降落在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冯·卡门撞击坑”,中国的探测器不仅成功登陆月球背面,而且实现了对月背的巡视勘察,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2020年,“嫦娥五号”探测器从月球带回1731克样品回到地球,这是我国第一次实现地外天体的样品采集。

九天揽月,探索不止。“嫦娥工程”20年,从给月球拍照片,到首次在月球背面登陆,再到成功带回月壤,中国已顺利完成“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目标,为人类月球探索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探月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实施月球探测工程,在经济、科技和国家发展战略等方面有重大意义。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不是一片坦途,唯有创新才能抢占先机。此番“嫦娥六号”工程创新多,风险高,难度大,填补系列国际国内空白,充分体现了自主创新要敢下先手棋、善打主动仗的精神。只有深刻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弘扬科学精神,瞄准战略性、基础性、前沿性领域,坚持补齐短板、跟踪发展、超前布局同步推进,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断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我们才能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重要一席之地。

月球探测的每一个大胆设想、每一次成功实施,都是人类认识和利用星球能力的充分展示。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中国航天同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嫦娥六号”就搭载了欧洲航天局月表负离子分析仪、法国月球氡气探测仪、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为同世界各国一道,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国际交流,推动大科学计划、工程和中心建设,扩大创新能力开放合作,推动人类科学事业发展拓展了新空间。

星空浩瀚,奥秘无穷。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2030年前将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我们必将为建设航天强国,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北京青年报评论员  栗玉晨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嫦娥六号月壤蕴藏哪些月球奥秘?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07-04
嫦娥六号中法氡气测量仪完成探测任务 成月球背面“永久居民”
中国新闻网 2024-07-01
深空探测计划最新剧透 天问二号、三号、四号都安排上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27
“嫦娥六号”月背“挖土”归来 能量满满又科学“瘦身”
中国新闻网 2024-06-26
月背“挖土” “广寒”探秘 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纪实
新华社 2024-06-26
嫦娥六号任务圆满成功 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25
嫦娥六号如何实现月背“挖宝”?解锁那些关键设备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09
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开拓性贡献
人民日报 2024-06-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