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台湾“灵魂摆渡人”刘德文再次护送粤湘老兵骨灰抵达广州
南方都市报 2024-05-29 11:35

21年间,台湾“里长”刘德文背了200多位亡故老兵的骨灰,渡过海峡,归根故土。5月27日,亡故老兵刘琪和邓功铨的骨灰盒在他的护送下回到大陆。南都、N视频记者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见证了两位老兵落叶归根的感人一幕。

刘德文是台湾高雄市左营区祥和里“里长”。从2003年接到第一份来自老兵“伯伯”的委托开始,他已无数次跨越海峡,用双肩包把200多位老兵的骨灰坛送回大陆,并交到他们亲人的手里,让漂泊半生的落叶终得以归根。他也因这一善举,被称作“灵魂摆渡人”。

连日来,南都、N视频持续推出“心手相连向复兴”系列访谈,这名“灵魂摆渡人”告诉南都记者,两岸有着割不断的血脉亲情,接下来,他还要送更多老兵“回家”。

落叶归根

5月27日下午,刘德文带着广东籍老兵邓功铨和湖南籍老兵刘琪的骨灰盒落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刘琪的家人专程从湖南娄底赶往广州接老兵“回家”。

“伯伯我们到家了!”刘德文轻声说道。在机场,老兵刘琪的儿子刘绍建和孙辈刘璐,小心翼翼地从刘德文的背包中接过红布包着的坛子,一跪三叩首,泪流满面。

刘绍建眼含热泪地抱着骨灰坛说:“爸爸您终于回家了,我们等得太久了!”

从刘璐记事起,就记得家中长辈总是念及一位远在海峡对岸的先辈。她告诉南都记者,老兵刘琪参加过抗日战争,跟随部队前往台湾后,依然与大陆的家人们保持书信联系,还曾从台湾回家探亲。1994年,刘琪寄信“感觉身体不适,正在诊治,没有太大的问题,不必挂念”后,就和在大陆的家人失去了联系。

几十年的时间里,刘琪在大陆的亲人们始终惦念着他。2021年,刘璐看到关于刘德文的报道后,与他进行了联系,希望他能在台湾帮忙寻找刘琪的下落。

2021年4月,刘德文不负委托,在台湾高雄找到了刘琪的墓地。刘璐告诉南都记者,当看到刘德文传回的刘琪墓地的照片后,“那种感动和高兴很难用语言形容,总算圆了长辈们多年的夙愿!以前我只是在课本、新闻里了解过‘落叶归根’,这次是亲身体验了这种团圆。”

南都记者注意到,刘德文这次还背回一位广东韶关南雄籍老兵邓功铨的骨灰盒。

邓功铨的后辈邓光央一直记得,他的大伯最后一次回大陆探亲时离开前的不舍。

“那时我年龄还小,他在离家前让我去给他买一双家乡的布鞋,他想带回台湾。”邓光央哽咽道,“不知道大伯走的时候有没有穿着他从家乡带走的那双布鞋。”

21年来,刘德文背着亡故老兵的骨灰,一次次渡过海峡,归根故土,他的义举感动着无数人。

去年中秋前夕,他从台湾高雄赶往江西南昌,将老兵徐保兴的骨灰盒亲手交到他在南昌的儿孙手中。“今夕月好,情思绵长明月千里,照亮游子归家路。中秋月圆时,一世孤独的老兵伯伯,终于回到故里与最亲的土在一起了。”刘德文告诉南都记者,中秋节是中国人与家人团圆的节日,“如果能帮助离开家乡74年的徐爷爷回到家乡与儿孙团圆,是很有意义的”。

第一份委托

2003年,一位“伯伯”在临终之际托付刘德文。2004年,刘德文联系上老兵在湖南老家的亲人,背着“伯伯”的骨灰渡过海峡。

刘德文出生在台湾屏东,很小就去了高雄打拼。2002年开始,他作为高雄市祥和里“里长”服务社区。那时,祥和里住着1800多位赴台老兵,都是些单身独居的老人,他们的亲人大多在祖国大陆。刘德文告诉南都记者,这些老兵都是独身一人,他成为“里长”之后,把他们当做自己的父辈来对待照顾,有幸能够得到信任,成为他们心中无关血脉的“至亲”,托付身后之事。

漫长的寻亲之旅始于2003年。一位“伯伯”在临终之际托付刘德文,将他的骨灰带回家,埋在父母坟前,让十几岁离乡后一去不回的他,能够尽尽孝道。“我当时就跟伯伯说:‘没问题,里长一定会圆你的心愿。’”

刘德文把这一次承诺视作缘分。

费尽周折,刘德文在2004年联系上这位老兵在湖南老家的亲人,背着“伯伯”的骨灰渡过海峡,了却一桩夙愿。

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两岸的媒体、在大陆做生意的台商等渠道找过来了,委托刘德文帮忙找寻亲人的骨灰,帮他们落叶归根。再后来,两岸媒体开展寻亲的项目,帮他开了“头条号”,一些人也开始通过网络与他直接联系。他向南都记者表示,“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我带他们回家的时候,感觉比血亲更亲。”

两岸中国人不管走了多远,始终盼着叶落归根;不论分离多久,终将团圆。刘德文重视每个请托,他知道,“很多寻亲的人希望通过我找到答案”,他也向每个前来拜托他的人说,“我会竭尽所能地帮助你们,圆你们的心愿。”

如今,他已无数次跨越海峡,用双肩包把200多位老兵的骨灰坛送回大陆,并交到他们亲人的手里,让漂泊半生的落叶终得以归根。他也因这一善举,被称作“灵魂摆渡人”。

不言放弃

找寻一个人需要的时间很难确定,有时是一周,有时是两年,“我不放弃,老兵的家人就不会放弃。”

刘德文的故事正在两岸传开。

2023年3月29日,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03年以来,刘德文不辞辛劳、奔走两岸,足迹遍布大陆20多个省份,先后带着200多位老兵的骨灰回故乡安葬。他做这些事,生动诠释了两岸同胞不分省籍、不分地域,都是一家人。正是这样的亲情义举,抚慰了老兵的离乱之痛,让他们如愿魂归故里。

“正是这样的亲情义举,抚慰了老兵的离乱之痛,让他们如愿魂归故里。我们向刘德文先生表示敬意和感谢,也愿意积极支持他的善举,帮助更多过世的去台老兵实现遗愿。”朱凤莲说。

同年,马英九携家人来到湖南省湘潭县茶恩寺镇双阳村祭祖。他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是我们中国人道德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两岸血脉情深跨越海峡。同年4月20日,南都记者再次联系上这位赴台老兵的“摆渡人”时,他仍拿着十几份委托信息在台中的烈日高温之下搜寻老兵坟茔。

彼时,台南的天气已经燥热难耐。刘德文清晨5点多起床,趁着日出后不久还算凉爽的时间驱车从高雄赶往台中的墓地。他手上攥着十几位来自大陆的委托人信息,再次开启搜寻,“如果需要找两天的,(我)也不太敢去住宿,就用个睡袋在车里睡,省个住宿费。”

为了帮助更多人寻找他们亲人的遗骸,刘德文开始为老兵墓地建档。他用手机记录下找到的老兵的墓穴,回家用电脑整理墓主、位置等信息,下次收到委托人请求时,就先从已建档的信息中过滤。

他对南都记者说,找寻一个人需要的时间很难确定,有时是一周,有时是两年,“我不放弃,老兵的家人就不会放弃。”

今年五一假期结束不久,刘德文的身影,便出现在了福建宁德福鼎动车站。他把福鼎籍台湾老兵蔡国侦的骨灰坛,郑重交到蔡家人手上,圆了他们将近30年的心愿,随后又马不停蹄返回台湾,接着在5月15日再一次启程。下一站目的地是湖南、河南——他要再护送两位老兵“回家”。

在南都、N视频推出的“心手相连向复兴”系列访谈中,58岁的刘德文告诉南都记者,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教育就是敬老尊贤。他在一次次护送中,与老兵家人成为了“比血缘更亲的亲人”,感慨两岸有着割不断的血脉亲情,也用行动感召台湾下一代,“要知道自己的祖先从哪里来,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刘德文说,前几年受到交通等因素的限制,今年才找到机会将老兵刘琪和邓功铨的骨灰盒带回大陆。这次他只在广州停留一天半,下一站,他将前往山东,继续送老兵“回家”。

文/杨苓妍 梁令菲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南大台湾研究所所长:赖清德一意孤行横冲直撞,终将玩火自焚
新华社 2024-05-26
郭金龙、信长星、宋涛,接连与这位台湾方面理事长会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3
“在大陆不是要优惠,而是要机会” “发展”成粤台胞台企最关心的十个高频词之首
南方都市报 2023-10-10
台湾学者披露陆生访台团行程:在高校谈论少子化等议题,很奇妙很美好
澎湃新闻 2023-07-14
抖音寻人已帮助417个两岸家庭团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6-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