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寻访|在历史和现实的交错中凝眸D2:踏寻金庸、徐志摩、王国维的足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7 14:00

芳菲4月,最美人间。4月22日至26日,“青睐”人文寻访又下江南,以杭州为圆心,辐射富阳、海宁,探寻良渚先民遗址,遍访黄公望、郁达夫、金庸、徐志摩、王国维等江南名人足迹,在历史与现实的交错中凝神回望。

DAY 2海宁

◎金庸故居

“如果说我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那么就是永远不停地学习”

如果一个人离开家很久,在外边住的时间一长,对故乡怀念的感觉就越深……总想老了,再回到这个地方来住……

今年正值金庸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坐落在海宁袁花镇的金庸故居自然是此次“青睐”寻访的重头戏。中巴车沿着袁花镇的武侠路一路行驶,穿过一片片农田,停在一幢白墙黛瓦的晚清民居前。海宁市文联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海宁名人》执行主编王学海老师早早等候在由冯其庸题写的“金庸旧居”的匾额旁。

100年前的3月10日,一代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出生在这座山清水秀的江南小镇。如今的金庸故居,是1998年按照金庸本人及家人的回忆复建起来的。为了迎接百年诞辰纪念,当地政府还在年初对故居内部展陈和外部环境都进行了整体提升。

金庸故居

大家跟随讲解员进入故居,前厅正上方悬挂的牌匾上写着“澹远堂”三个大字,这是康熙皇帝赐给金庸祖先查昇的堂名。左右两侧的木柱上悬挂着对联“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据介绍海宁查氏是明清时期有名的江南望族,共出进士22人、举人76人,科甲鼎盛。查氏在此地繁衍生息近700年,到金庸出生时,虽已显出颓落之势,但仍是当地有名的富庶家族,名下产业众多,仅良田就有3600多亩,人称“查半天”。

穿过前厅,走进涵芬草庐,这里早年曾是赫山房私塾所在地,也是儿时的金庸读书、下棋的地方。再往里就来到了金庸出生的小屋,里面摆放着旧式木床和雕花梳妆台。经过后厅走到退思轩,金庸的祖父查文清,晚年字退思,故得名。查文清是海宁查氏的最后一位进士,曾在这里处理事务,接待客人。祖父是金庸最敬佩的人,也是对他影响最深的人。此外,故居内还专门设立了《海昌查氏诗钞》木刻雕版藏室,一张张墨色雕版有序摆放在四周的架子上。金庸曾向日本创造学会会长织田大佐说过,“家中曾有雕版,孩提时曾作为玩具,曾在此间捉迷藏。”在祖宅度过美好的13年童年时光后,少年金庸离开故乡,开始了颠沛流离、辗转求索的传奇人生。

除了复原金庸当年的生活场景,故居内还专门设置了“文心侠骨赤子情”展馆。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在序言中写道:……其家族记忆、地方名胜、文物典籍,必定在创作中留下深刻印记……而之所以将武侠小说、历史小说与言情小说高度糅合、撰成人见人爱的“中华文化读物”,则与世家子弟这一特殊身份有关。

金庸一生游遍政企学三界。从1955年的《书剑恩仇录》开始,到1972年的封笔之作《鹿鼎记》,他一生共创作15部长中短篇小说,“金庸迷”遍布全球华人世界。他与同学在香港创办《明报》并成功上市;他还进入政界,参与香港回归谈判和基本法起草。他酷爱学习,80岁高龄攻读剑桥大学的硕士和博士。2008年,金庸荣获“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在颁奖礼上,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说我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那么就是永远不停地学习。”

从1992年到2008年,金庸曾六度返乡。作为家乡的接待人员之一,王学海与金庸先生有过短暂且印象深刻的接触。此前他曾应出版社邀请撰写过一本《段誉的人生哲学》。王学海说,金庸先生的语速很慢,不擅交流,说话时依稀能听出残留的本地口音。他的话很平常,但仔细听完再回味,会发现平淡的话语里隐含着深厚的文化功底。“比如他问我做什么工作?我说在张宗祥纪念馆当馆长,他没有丝毫思考,脱口就说‘张宗祥是个伟人,你要学习他不畏强权的精神’。”

作为一代武侠小说泰斗的故里,眼下袁花镇也在积极寻找打造武侠小镇的正确方式。“过去的学生们废寝忘食地看金庸的武侠小说,白天看,半夜也在看,为什么?一方面,金庸小说将中国历史与佛、道、儒等传统文化相融合,而且善于把人物放到历史背景当中,使人物既有历史厚重感又有生活里的七情六欲,故事冲击性强,非常吸引人。另一方面,70、80后这一代人从小接触到的教育,就是为人要有侠义精神,所以特别能打动他们。90后应该是先从影视剧接触到金庸的,而00后这一代由于生长在一个更加多元化和开放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对武侠文化的态度就相对淡漠多了。”王学海认为,金庸的武侠文化如何在新生代里继续发挥影响力,需要开拓全新的传播形式。

◎徐志摩故居

风花雪月并非人生主旋律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不同于金庸故居的白墙黛瓦,位于海宁硖石镇干河街的徐志摩故居是一幢中西合璧的小洋楼。大门上方为金庸手书的“诗人徐志摩故居”,门前左侧摆放着一块刻有徐志摩头像的椭圆形雕塑。跨进大门,仿佛穿越到民国,彩色玻璃与古典木质窗框相得益彰,铺设的西洋花色地砖上摆放着中式红木家具,中西方建筑陈设之美完美融合。

徐志摩的小洋楼

“外界误传是因为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徐父才选了这套洋楼送给他们作为婚房,其实不是的。”王学海解释,徐家原本有一栋老宅,人多略显拥挤,徐父就建造了这栋小洋楼,恰好碰到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就送给他做了婚房。新宅不仅有进口的玻璃、地砖,还有当时极为少见的冷热水管、抽水马桶、吊灯。为了取悦陆小曼,徐志摩还把二楼的卧室和书房布置成了“粉色公主屋”,徐志摩自己也深爱此屋,称之为“香巢”。

徐志摩祖上以经商为主,到父亲这一辈时,已经扩展到钱庄、丝行、酱园、电灯厂等产业,因此家境十分优渥。因是家中独子,父母对他寄予厚望,4岁入塾学习,11岁就读开智学堂,15岁进入杭州府中。1915年,徐志摩和张幼仪结婚。婚后,他先后进入天津北洋大学、上海沪江大学和北京大学学习,同年8月赴美留学。

诗人总多情,徐志摩也不例外。1925年结识陆小曼后,二人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终成眷属。婚后,徐陆两人搬进新居,度过了一段时间不长但却甜蜜的生活。“当时陆小曼知道徐家父母反对他们的婚事,所以每次就当着他父母的面,故意对徐志摩撒娇说‘你们家楼梯太陡,你抱我上去’。”

徐志摩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931年。那是他最忙碌的一年,为了养家糊口,他在胡适的介绍下,到北京大学和女子外国语大学担任教授,也因此奔波于北京、上海、南京三地。这年11月19日上午8点,他乘坐的飞机突遇大雾,撞入西大山,机毁人亡,一代青年才俊就此离世。

虽然徐志摩情感丰富,但在王学海看来,风花雪月并不是他的人生主旋律。“首先徐志摩是一个学霸,出国留学,他作为插班生进入美国克拉克大学,仅用三四个月的时间就把错失一年半的课程全部补回来。本科结束后,他攻读半年多就拿到硕士学位,继而转读博士。”

“徐志摩的思想也非常前沿。在上海举办的中国第一届美术展览,就是他引入国内的,当时还受到了中国美协第一届主席徐悲鸿的极力反对。”他顶着各界压力,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报纸上连续发表6篇文章与徐悲鸿拉开论战,最后历史证明了徐志摩是正确的。“因为他引进的那些画家都成了现代派、抽象派、印象派的领军式人物,所以他对中国的美术和美学审美方面也有大贡献。”

王学海说,离美赴英,或许是徐志摩人生中作出的最正确的选择。进入英国剑桥大学以后,他深受西方文化的熏陶,结交了许多优秀的欧美文学家,再加上自身拥有非常深厚的古文功底,第一篇白话文诗歌《草上的露珠儿》一经问世,便从此打开了他的文学创作之路。

“胡适等是白话诗的开创者,徐志摩紧跟其后,将白话诗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王学海看来,徐志摩的新诗既能看到西方现代诗的韵律,又具有中国古代格律诗的韵味,即使将他的原诗翻译成英文,朗读起来也一样富有节奏。

◎王国维故居

他使得中国的历史往前推进了近千年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相比金庸和徐志摩的故居,王国维故居的外观看起来似乎稍逊一筹,简朴、素雅的庭院坐北朝南,隐身于盐官古镇一隅。但这正是一代国学大师“独上高楼”的起点,青少年时期的王国维就是在这里度过了青葱岁月,打下坚实的国学基础。由于古镇改造,原本已暂停对外开放的故居,在王学海老师的协调下,对“青睐”敞开了大门。

故居分两进,前进为平房,后进为二层小楼,分别被布置为家门出身、童年轶事、父子关系、科举仕途和人生志趣等多方面的展示。

王学海讲述王国维在甲骨文研究上的成就

王学海向大家介绍,王国维家族属于海宁安化王氏,祖上因抗金有功被封为安化郡王,赐第盐官,王国维是安化王氏的第33世孙。由于家道中落,王国维11岁时,全家从城内“双仁巷”搬到城西最靠近乡村的周家兜居住,也就是现在的故居所在地,父亲王乃誉为其取名“娱庐”。

出身书香世家的王乃誉是海宁有名的秀才,且对王国维的教育极为上心。王国维先后师从潘紫贵、陈寿田先生,并在父亲的指导下博览群书,涉猎传统文化的许多领域。15岁时,王国维参加海宁州岁试,以第21名中秀才,成为海宁县四大才子之一。

“王国维曾到杭州参加三次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并非成绩不好,而是考试时思想开小差,他觉得中国当时的文化行不通,于是两次弃考。”王学海认为,甲午战争爆发以后,大量的西方科学文化向中国输入,王国维从《时务报》上接触到这些全新的文化和思想,甚至对中国的四书五经也产生了新的看法。“18岁的王国维还撰写论文,条驳晚清大儒俞樾的《群经平义》。虽然这篇论文没有保存下来,据推测他的观点也不一定对,但毕竟是少年气盛,初生牛犊不畏权威,坚持学问面前只有是非曲直。”

1898年正月,21岁的王国维由父亲王乃誉亲自陪送,赴上海谋生,正好一位在上海《时务报》任职的海宁老乡回家处理事务,王国维由此顶替他的工作,在《时务报》做校对,同时又负责担任门卫。

“王国维生性老实,儿时曾被父亲派去收租,非但一粒米都没收回来,还帮田户说情减租。为此,父亲一直很担心他今后如何生存。”王学海举例,自上海分别后,王乃誉在日记里写出了儿子身上的五大缺点:一是其貌不扬,并非生得难看,而是没有威仪。二是穿着邋遢。三是不会交际,这一点从教学可以看出,王国维和梁启超同在清华大学授课,因为他讲课用海宁土话,北方学生听不懂,自然没人来听课。另一方面,他不太会讲课,相比之下,听梁启超讲课的学生则是越来越多,从小教室换成大教室,演讲往往在操场上,因为大教室挤不下更多前来听梁演讲的学生。四是书法不好。五是外交辞令不行,不会求人办事。“他父亲从没想过,其貌不扬的儿子最后能成为中国国学大师。”

初到上海不久,王国维就遇到了自己人生的伯乐,即“甲骨四堂”之一的“雪堂”罗振玉,二人相谈甚欢。罗振玉认定王国维必成人才,不仅邀请他到自己开办的学校免费读书,还资助他赴日留学,邀请藤田、田岗两位日本教师为他传授学业。西方前沿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技术让他大开眼界,与此同时他也开始跟随罗振玉研究甲骨文。正是罗振玉的慧眼识珠,让王国维日后成功跻身“甲骨四堂”。

“王国维天赋极高,很快就摸到了甲骨文的门道。”1917年,王国维独立完成论文《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这也证明他在甲骨文研究领域的成果已经超越了罗振玉。之后,王国维在研究时突发奇想,将十几块甲骨碎块拼凑起来,从而开创了“断痕相接”的甲骨补缀之法。更有意思的是,王国维还利用殷墟甲骨、西域简牍、敦煌文书等新出地下资料与中国古籍记载的历史做对比研究,并用卜辞补正了书本记载的错误,从而对殷周的政治制度进行探讨,得出崭新的结论。王国维称这种考证方法为“二重证据法”,日后它也成了一种公认科学的学术正流,被众多古文献、古史等领域研究者奉为圭臬。“正因为王国维的这一系列考证,使得中国的历史往前推进了近千年,殷商才得以被国际所承认。”

王国维的贡献远不止这些,他在文、史、哲、戏曲、美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厚的造诣和创新。2000年,海宁市政府联合中国艺术研究院、浙江省文联专门设立了“王国维戏曲论文奖”,继续推动当代戏曲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及的治学“三境界”为大多数世人熟知,但如何解读则是见仁见智。离开故居前,王学海与“青睐”会员们分享了他的理解。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其实是励志语录,不管是学业还是事业,都不能只跟随在芸芸众生之后,而要另辟蹊径,走上自己的一条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则是成大事者必须要深入探索,要下大功夫,才能在自身所处的时代里掌握最前沿的思想。第三境界是‘回首境界’也是最高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一重有两层含义,灯火阑珊常被曲解为进入到人生灿烂时刻,其实它真正的含义是半夜凌晨之际,所有灯火都熄灭了,此时许多奋斗的人都已坚持不下去,最后只有一两个人成功。另一个意思则是要回头看,‘寻’的含义至深,要去接纳多元文化,并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寻找未来。”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静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静 李子尧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新知|中药材里的惊天发现:是谁破解了“龙骨之谜”?
档案春秋 2024-09-30
历史|北大所藏汉简《仓颉篇》到底说了什么,为什么如此出名
历史学堂君 2024-09-26
寻访|在历史和现实的交错中凝眸D3:“青睐”探访良渚古城遗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7
寻访|在历史和现实的交错中凝眸D1:踏寻黄公望、郁达夫足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7
生活|博物馆新玩法:在虚拟现实里解谜在沉浸剧中穿越历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4
文学|陈平原:金庸的小说、新闻与史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02
复原当年生活场景,浙江海宁金庸故居正式开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3
百年侠骨碧海潮声听传奇 这场视听盛宴致敬金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