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京市241项业务可在雄安“自助办”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5-24 14:45

近日,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签订了《进一步推进市场主体准入准营一体化协同发展备忘录》。此次签署备忘录,旨在进一步推进京津冀三地市场主体准入准营一体化协同发展,将从4个方面11项举措,共同推进市场准入准营便利化,不断优化经营主体发展环境,实现信用协同监管,构建风险预警机制,为下一步京津冀市场监管领域一体化发展提供支撑,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据介绍,目前,在政务服务领域,京雄依托“云窗口”,实现北京市区两级近3500项政务服务事项异地可办,不让企业群众“往返跑”,互设智能终端,实现北京市241项业务在雄安“自助办”;在市场准入准营协同方面,雄安新区已实现了与北京企业档案系统的互联互通、实时互查、即时传递,外商投资简化版公证文书互认;创新打造了企业跨省市迁移服务体系,围绕北京疏解企业跨省市迁移过程中涉及的企业登记、涉税业务、公章备案、公积金业务、社保参保登记及银行开户六个环节,形成了具有雄安特色的“1+N”跨省市迁移现代化服务场景,助力疏解企业快速落地;与北京七区、天津六区签订“跨省通办”合作协议,与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互设窗口、互派人员,建立协同服务机制,多渠道加强政务服务领域合作。

马上就访

雄安施工许可证有望实现24小时“不打烊”

日前, 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印发了《雄安新区建设工程施工许可管理暂行办法》,将于6月1日起施行。同时,雄安新区全面推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融入城市建设和管理,建设单位应自工程开工后2个月内,将施工BIM提交至雄安新区数字孪生城市数据库。

记者就此采访了雄安新区建设和交通管理局局长杨松,他介绍,雄安新区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审批系统已植入多项AI模型,有望实现施工许可24小时“不打烊”自助办理。

“我们开发雄安新区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审批系统,在系统中植入AI模型,线上机器人辅助在线审批和制证,通过进一步深度学习有望实现施工许可机办和秒办。”杨松表示,《办法》首创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制度,实现对房建、市政、水利、公路、水运、园林等工程施工许可的扎口管理,水利、公路和水运工程,不另行办理开工备案、施工批准或开工报告;按照“宜函则函、宜证则证、函证结合”原则,形成了施工准备函、施工意见登记函、施工许可证并行办理的建设工程施工许可模式。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我”在雄安等你 | 央企与“未来之城”的双向奔赴
冀时客户端 2024-04-05
雄安宣武医院一期已试运行,二期正加紧建设
北京日报 2024-01-21
解码“雄安奇迹”背后的奋斗精神
新华社 2023-11-19
北京市深化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实施方案发布 京津冀推“跨省通办”十大创新举措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29
北京援助雄安建校新一轮计划启动!4所优质校将落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0-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