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夜读|好的聊天,是你来我往的互动
帆书樊登讲书 2024-05-24 22:00

看到一段很有意思的话:

一社交,就焦虑;一说话,就冷场。

对人类天生过敏的我,该怎么拯救自己?

初看觉得好笑,细想下来,却仿佛窥见我们与人交谈时,无措、抓狂的模样。

这个“人均社恐”的时代,很多人都有“不会说话”、“怕说错话”而坐立不安的经历。

久而久之,大家开始习惯一边摆烂,拒绝社交,一边懊恼,羡慕那些聊天达人。

咨询师森优子曾说:“没有闲谈力,就打不通成功的道路。”

作为日本知名沟通专家,她在14年职业生涯中,先后接触1000余名很会说话的成功人士。

由此深刻意识到“闲谈力”对人际交往、拓展事业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帮助更多人直面社交痛点,打开自我,她结合自身过往经验,总结出切实可行的沟通技巧,写出《学会闲聊》这本畅销书。

此书没有晦涩难懂的理论介绍,而是用40个干活技巧,配合具体沟通场景,教会我们如何打开对方的话匣子。

如果你被社交压力逼得痛苦不堪,不妨翻翻这本“秘籍”,会发现“好好聊天”从不是天方夜谭。

1

很多人,日常总有这样的表现:

电梯里遇到不熟邻居,立马低头刷手机,假装没看见对方;

午休和同事一起闲聊,担心自己话落地上,干脆一言不发;

新认识的朋友约聚会,尽管向往热闹,仍因害怕尴尬选择拒绝前往。

甚至为了自洽,佯装自己其实只是因为社恐、不爱社交。

事实上,所谓“社恐”,不过是我们不善言辞,不会沟通的挡箭牌。

电视剧《飞起来吧,蝴蝶》中,美发助理高兴就是一个“沟通障碍者”。

她身处理发行业,却总是回避与顾客交流。

碰到必须沟通的事情,也是用“蚊子”般的声音讲话,全然不顾其他人是否听清。

因此,她经常惹怒客户,工作变得岌岌可危。

为了让顾客满意,她尝试模仿同事的笑容,改变自身造型。

但实际上,这些“努力”并不能改善现状。

无法自然、松弛地与客人打开话题,才是她职业进阶的拦路虎。

正如辩手黄执中所说:“人生的困扰,十之八九都出在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困扰,十之八九都是因为沟通出了问题。”

害怕说错,所以直接不说。

甚至在内心深处,不断强化“我不擅长社交”的心理暗示。

长此以往,只要遇到社交场合,就条件反射式回避,把人际沟通视为洪水猛兽。

殊不知,没有一个人可以活成“孤岛”,越是躲避,越容易内耗自己。

记得几年前,看过这样一条新闻。

四川张先生因不善言辞,工作后害怕和同事聊天,结果辞职,和亲朋好友切断一切联系,在洞穴独自生活了3年。

这样的故事虽然极端、特例,却不难看出:

一旦丧失生活中最起码的表达欲,也就如同与这个世界断开了链接。

心理学家卡伦霍妮说:“内心冲突,会在人格中渗透,就像恶性肿瘤的扩散,最终将人毁灭。”

社交恐惧,不过是人们给自己内心画出的牢笼。

愈不敢张开嘴巴,愈加重不适感、挫败感,最终难以走出社恐怪圈。

唯有放下包袱、锁链,才有可能突破自我,重新融入这个人情世界。

2

有位网友曾诉说自己的苦恼:“每次聊天,我努力尝试沟通,绞尽脑汁想话题,夸夸其谈许久,对方却一点不领情。”

其实,不是别人不愿跟我们说话,而是我们打开聊天的方式不对。

朋友小栾,是个“重度游戏患者”。

有时女朋友想和他说说最近生活、心事,却总是“败兴而归”。

每次聊着聊着,就变成他的“个人展示”,全程讲自己游戏里的光辉战绩。

次数多了,女友觉得他根本不关心自己,毅然决然地提了分手。

小栾觉得委屈,不懂自己如此“配合”,为何还是无法留住对方的心。

卡耐基有个观点,恰恰说明小栾忽略了聊天中一个重要原则:

“有些人之所以会出现社交障碍,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让他人感到自己重要。”

好的聊天,就是双方你来我往的互动。

懂得如何给他人留“话口”,让彼此有参与感,才能让关系亲密、人生好走。

《学会闲聊》中,作者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店长,接手了一家长期亏损的店铺。

手下的员工,个个不善交谈,对客户毫不关心。

于是店长每天都会带着员工拜访邻里、客户。

每次打招呼后,他都会加一句简短的日常问候或关联提问。

“早上好,你们店里的热卖菜单是什么?”“你好,你们这店开多久了?”……

这些看似简单、平常的提问,却成为打开对方心门的钥匙,让聊天愈发深入、亲密。

而他的员工,也逐渐开始有意识的与周围人交流、闲谈。

慢慢的,大家快速与客户熟络,店铺在半年内转亏为盈。

几句简单问候、一些家常问题,却可牵动和影响一个企业的走向。

人们常说,沟通是心灵的桥梁,能够消除误解和障碍。

恰如其分的对话、闲聊,更是迈向成功的基石。

现实生活中,好好聊天同样重要。

它能帮助人们快速建立亲密感,亦能帮助你我发散思维、扩展见识。

3

聊天中,“闲聊”这个动作很不起眼。

但就是这种沟通模式,更能反映一个人的格局。

不会聊天的人,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开口即冷场,很容易令人生厌。

相反,那些会聊天、能闲谈的人,往往一张嘴就会让人倍感亲切、如沐春风。

《学会闲聊》的作者森优子也同样认为,真正的高情商,在于拥有“闲谈力”。

而这份能力并非高不可攀、不可习得,每个人都有掌握这份能力的潜质。

就像森优子在书中多次强调的那样:

闲谈就像肌肉一样,而闲谈力,就是肌肉力量。越练习就越擅长,慢慢就会获得力量。

想要打破社交壁垒,重获人际资源,就要不断迭代自身的闲聊能力。

(1)转移关注:“说什么”转成“听什么”

英国作家赫兹里特曾说:“谈话的艺术就是听和被听的艺术。”

学会闲聊的第一步,是培养倾听的习惯。

暂停“我”的输出,专注“你”的输入。

不打断、不评论,给对方完完整整的表达时间。

同时,适当重复对方话语、观点,表示我们在认真倾听、思考。

诚如森优子所言:“擅长闲谈的基本特征就是理解力。”

而全心全意的倾听,则是理解、感受对方的前提。

(2)放下成见:“事事反驳”变成“允许不同”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物有不同物,人有不同人。”

大千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行走于世的观念和偏好。

很多时候,那些与我们所思所想背道而驰的人,并不一定错误。

与其事事吵个面红耳赤,时时争个高低上下,不如以开放姿态,求同存异。

当我们听到并不赞同的的观点、想法,别着急否定、反驳,先试着理解、认可。

唯有对方感受到被理解、被懂得,谈话才能继续,情谊才能建立。

(3)建立连接:“嘴上敷衍”换成“心灵碰撞”

如果问,当今社会最泛滥和最稀缺的东西是什么?

答案一定是“套路”和“真诚”。

随意敷衍的语言,说再多也拉不近双方关系。

真心为他人着想的话语,却会带来心灵碰撞。

同事相交,少些面上恭维,多些耐心解释、温和建议,工作中方能默契无间;

朋友相聚,收起无用伪装,彼此聊聊心事、烦恼,友情自然可久于岁月;

家人相处,警惕、控制坏情绪,相互有商有量,才能拉近心灵、稳固家庭。

请相信,万物生灵,没有谁可以真的抗拒一颗写满真诚、利他的心。

4

森优子说:“所谓闲谈,或许其内容不值一提,看似毫无意义。

但正是这些看似没有目的的话,才实现了目的。”

人间短短三万天,任何关系、合作、机遇的开端,都是以一场闲聊为始,无一例外。

用心倾听、包容认可、真诚相待,则是开启有效闲谈的不二法则。

愿人生下半场,你我都能摆脱低质量社交,松弛感满满地与这世界聊出火花。

作者 | 满慈,一个想把生活写在文字里的行路人。

来源:帆书樊登讲书

相关阅读
夜读|没有沉默,就没有良好的沟通
洞见 2024-10-20
夜读|找到社交和生活的真谛
有书 2024-08-18
夜读|善用他人的力量
帆书樊登讲书 2024-07-07
科普|两个人之间相互吸引的20个迹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4
过节又被催婚了?你需要这份“聊天指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4
夜读|请学会“社交降级”
帆书 原樊登读书 2023-11-22
新知|要想工作状态好 和同事闲聊不能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17
夜读|好的人际关系,都是双赢的
帆书 原樊登读书 2023-09-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