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藏在山中有人识 不远千里来“投奔” 龙泉山上这所小学凭啥?
成都商报 2024-05-22 13:07

“这里有一群对教育充满热忱,对孩子充满爱的老师。探索着将自然的教育中至真、至善、至美的品质透过细节,通过课程传递出来。”在成都市龙泉驿区翰笙东篱小学校官方微信号的一篇文章里,学校这样“自我介绍”。

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小学,什么叫“自然的教育”?从成都地铁2号线龙泉驿站出发,开车20多分钟,才能到达位于龙泉山上的这所学校。

当村里的孩子都下山到城里去上学时,一些来自北京、上海、无锡等地的家长却带着孩子从城市来到龙泉山,把孩子交给这所“山里的学校”,让他们在山中感受四季,收获“能自己养活自己”的自信……用一位家长的话说,就是践行一种“慢工出细活”的新教育。

学校

“让他们去感受风吹,感受鸟叫,感受四季的不同”

从成都龙泉驿城区开车上山,20多分钟就来到了龙泉驿区翰笙东篱小学校(以下简称“东篱小学”)。

夜晚,这里几乎看不到城市灯光,空旷的山野里,只有蛙叫与虫鸣。

教室的花瓶里,一把把五颜六色的鲜花都是从山上采摘的。上午上课前,学生们在操场上奔跑、跳绳、打球、荡秋千……直到铃声响起,孩子们才离开,被汗水浸湿的头发一缕缕贴在额头。

在这里,上课更像做游戏。比如语文课上,课桌被摆放在一侧,老师和同学们围成圈,席地而坐。大家随着节拍,进行词语接龙。上午两个小时里,孩子们唱歌、朗诵,将诗词画成画,各种各样的想法被老师逐一聆听。

据介绍,东篱小学是一所民办非营利性全日制学校,前身是东篱学堂,学费一年4万多元。学校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一共6个班,目前共有90多名学生,平均每个班十余人。

东篱小学负责招生的老师冯瑶介绍,与传统学校以文化课学习为主不同,这里更注重孩子的自理、自立、运动及艺术感知力的培养。学校每周会开设艺术课程,食堂的餐桶需要孩子们自己清洗,地板需要自己擦,校外农田里的庄稼也需要学生们自己堆肥栽种。

记者看到,学校操场旁的小泥屋、小木屋,都是学生们上了建筑课以后,大家合作完成的。虽然操场不大,但可以打乒乓球、羽毛球,可以荡秋千、爬树,也可以玩跷跷板、骑独轮车等。

学生们每周还有徒步课,就在山里进行。

一年级的玉锌老师提上竹篮,带着十多名孩子沿着蜿蜒的小路,从山脚走到山腰,再走回学校,全程一个半小时。玉锌说:“让孩子们去感受风吹,感受鸟叫,看这条路上植物在不同的季节里开花、结果,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家长

“家庭作业几乎没有,就是帮家长做家务,或画一幅画”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人类的成长发展,对知识的探索,都必须以对自然有充足的接触为基础。十二三岁前,是孩子亲近自然的关键期、敏感期,更多地让孩子亲近自然,会让他们对世界万物保持好奇,激发他们去探索自然奥秘,从而产生独特的创新思维能力。

东篱小学常务副校长何琪介绍,学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全成都范围,也有部分孩子来自北京、上海、无锡、青海、湖南等地。

现在,不少村里的孩子都选择进城上学,为什么这些家长却将孩子带“回”山里上学?何琪说:“现在的家长选择学校,其实也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一部分家长跟随孩子来山里‘陪读’,他们也很享受山里的生活。一些家长还在山上租农房开民宿,开汉服馆、茶艺馆……逐渐在山上形成了一个小型社区。”

文馨的儿子在东篱小学上五年级,她和丈夫之前在上海、北京打拼多年,几年前回到成都老家。在确定带孩子来这里读书后,她便在山上租下农房开起了汉服馆。文馨说,选择让孩子在这里读书,是因为认可学校的教育理念,“与大自然接触得多,学习压力没那么大,孩子更自由”。她还表示,孩子在自然中可以获取感知幸福和快乐的能力,未来也能积极面对生活。

现在儿子快小学毕业了,她甚至有点舍不得离开这里。文馨说,除了龙泉山的自然环境让她留恋,孩子放学回家后一家人可以一起散步、聊天、运动,“在孩子长大前有这样一段亲子时光,一家人都很享受”。

轩轩是在大连一所私立学校读完一年级后转学过来的。说起转学缘由,她的妈妈张华说是原来的学校课业重,“每天有做不完的卷子”。而现在这所学校,不会将知识死板地灌输给学生,而是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通过形象的、可接触的方式,在自然中感受世界、理解知识。“家庭作业几乎没有,就是帮家长做家务,或画一幅画”。学校没有考试,没有竞争,“家长也变得平和”。

上了一学期,张华发现儿子从以前的乖巧听话变得“放飞自我”。她认为,自然而然的教育不是让孩子变得多么优秀,而是让孩子回归本我,“该哭哭,该笑笑”。

探讨

“每个家庭对孩子的期待不同,还要考虑经济能力”

据介绍,东篱小学的前身是位于成都三圣乡东篱菊园的东篱学堂。几年前,当得知龙泉山上的一所村小被撤并后荒废,校长专门到这里考察,很快就被这里的自然环境所吸引——学校被大山包围,满眼皆绿。于是,校方很快便决定搬迁于此。

记者采访了解到,把孩子送到东篱小学的家长大部分是自由职业者,也有部分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高校教师等。据介绍,从东篱小学毕业的孩子,除了一部分选择传统教育外,有的还是继续选择新教育或出国留学。

来自江苏无锡的钱女士表示,她选择东篱小学是因为她想让孩子在低龄阶段有一个宽松、自由、友爱的环境,“他未来不一定会是传统意义上多么优秀的人,但在这种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应该是始终对外界保有一份热爱,有着积极向上心态的人。”

也有家长表示,选择这种新教育是一场“冒险”。他们认为,新教育不将学习成绩放在首位,如果初中回归传统教育,能否很好地衔接和适应,存在一定风险。

文馨则表示,适合自己孩子的,并不代表适合所有孩子。学校在重视艺术、体育的同时,在文化课方面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的短板。钱女士也表示,目前选择的这种新教育并不适合每一个家庭,因为每个家庭对孩子的期待不一样,另外也要考虑交通、生活、工作、经济能力等。

文/章玲

编辑/倪家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