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密云水库鸟岛迎来繁殖旺季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0 21:40

“啁啁啾啾……”5月20日,还未到密云水库鸟岛观测点,鸟鸣声就清晰入耳,宛如鸟儿们的大合唱。仲夏时节,密云水库鸟岛迎来了出生潮,上千只幼鸟破壳而出,一片生机。据悉,预计到本月底,密云水库鸟岛幼鸟数量将达到4000余只。

微信图片_20240520215134.jpg

据了解,密云水库位于华北北部的燕山群山丘陵之中,处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上。随着近年来密云水库大力推进水库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库区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生态系统也更加健康稳定,密云水库已成为众多鸟儿的“家园”。

“2月23日,我们巡视时发现第一批苍鹭大约六十余只飞抵密云水库‘鸟岛’,拉开了候鸟回归的序幕。从2月底至4月初,鹭类、鹤类、雁鸭类等候鸟成群结队陆续地返回密云水库。”密云水库管理处水生态所副所长王群说,“苍鹭、白鹭、鸬鹚等鸟类会在‘鸟岛’上择枝筑巢、育雏,而白枕鹤、丹顶鹤、大天鹅等鸟类稍事休息、补充体力后会继续向北方迁徙,寻找适宜的繁殖地。”

微信图片_20240520215142.jpg

在密云水库鸟岛观测点,身穿迷彩服的密云水库水生态所水生态管护员孟子游、袁野正分别用望远镜、观鸟镜观测着鸟岛内鸟类的动向。而镜头对面,黑的鸬鹚、灰的苍鹭、白的白鹭时而翻飞着、时而俯冲水面、时而又飞回鸟巢去喂食张着小嘴巴、嗷嗷待哺的雏鸟。“目前鸟岛已经进入繁殖旺季,我们每天会上岛一次,在尽可能不打扰到鸟类的前提下,研判岛内鸟类活动情况,同时,将掉落的鸟巢复位、对掉下鸟巢的雏鸟进行救治等。”孟子游说。

微信图片_20240520215148.jpg

北京青年报记者还注意到,观测点还放置了一个带有超高清摄像头的白色装置,“这是我们的鸟类AI智能监测系统,既可能通过拍摄鸟类照片来识鸟,也可以闻音识鸟,通过鸟鸣声准确判断鸟的种类。”王群指出,鸟儿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为促进生态系统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密云水库管理处总结研究鸟类栖息地生态功能提升等示范项目的成功经验,动态监测调查水库水鸟群落结构变化。在具体监测工作中,将人工与设备相结合、科学与爱好相融合,优势互补,根据留鸟及候鸟活动特点、规律,综合运用鸟类AI智能监测系统、红外相机、触发式红外监测仪、观鸟镜、望远镜等设备,详尽记录鸟类发现时间、种类、数量,繁殖季产蛋、孵化、育雏等情况,掌握生物多样性基础数据,为密云水库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微信图片_20240520215205.jpg

“在鸟类资源调查中,我们一直在做积极探索。近年来,通过卫星遥测技术,进一步掌握了鸟类在密云水库的活动规律和对栖息地的需求,逐步建立起密云水库流域鸟类重要栖息地质量评估体系。”密云水库管理处水环境科科长黄楠介绍说,根据生境、海拔、植被等环境因子,2023年,管理处在水库流域设置了16条样线和15个样点,综合采用样线法、样点法,对内湖、清水河、小漕村、调节池等地的鸟类资源进行了全面摸底。据了解,自2019年开展系统监测以来至2023年底,密云水库地区已累计增加鸟类45种。据监测数据统计,密云水库地区共发现记录鸟类235种,不仅全面涵盖包括苍鹭、白鹭、骨顶鸡、赤麻鸭、北红尾鸲等密云地区常见鸟类,还记录了丹顶鹤、东方白鹳、大天鹅等14种国家一级、3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 

“通过栽植湿生植物,可以有效摄取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降低水体富营养化风险,同时为鱼类、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生态效益显著。”水生态所副所长刘磊说道,除了开展鸟类栖息地治理提升项目,管理处还采取搭建‘本杰士堆’及自制鸟巢、鸟类及哺乳类等野生动物救助、水源涵养林抚育等多种措施,为鸟类等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繁衍环境。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畅

编辑/张鹏

相关阅读
北京密云水库鸟岛迎来出生潮
光明日报 2024-05-26
“鸟岛”出生潮见证北京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2
图记|北京市密云水库:鸟类繁育的乐园
新华社 2024-05-16
密云水库迎来“凤冠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8
罕见!8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现身大宁调蓄水库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3-1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