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非遗馆里遇见活态敦煌之美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5-20 08:00

五月的京城夏花正盛,而在非遗馆里,千年敦煌艺术之花吸引着游人纷至沓来。“花开敦煌——常沙娜从艺八十年艺术与设计展”正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展出,5月18日适逢国际博物馆日,不少市民走进展厅,领略敦煌艺术之美,感悟敦煌守护人的匠心。同时,馆内非遗体验区、文创邮局等也成为热门打卡区,人们纷纷体验指尖上的敦煌艺术,将非遗带回家。

5月18日,观众参观“花开敦煌——常沙娜从艺八十年艺术与设计展”

逛展览探寻敦煌艺术

手持香炉的供养天女身姿婀娜,面含笑意;童年记忆里的九色鹿神态安详,充满传奇色彩……这个周末,“花开敦煌”展厅内人头攒动,人们或驻足欣赏,或低声交流,都沉浸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此次展览共计展出400余件展品,汇聚了常沙娜先生从艺八十年来的临摹壁画、花卉写生、建筑装饰图案设计等代表性作品和信札、手稿等珍贵实物。

“我非常喜欢敦煌的纹饰,所以这次看到这个展览马不停蹄地来了,现在参观完也非常激动,敦煌纹饰真的太美了。”汪女士兴奋地说,来看展的孩子们也被敦煌纹饰的精美绝伦震撼,“常沙娜先生一生临摹了很多经典的敦煌石窟壁画,我和孩子想记录下来,回家进行临摹和学习。”

展览现场,以敦煌藻井图案为灵感设计的丝巾、源自敦煌卷草纹手稿的首饰等兼具实用和审美的双重特性,吸引了许多游客驻足。“看,这里面还有隐藏的图案设计!”在展出的“丝路祥瑞“敦煌主题纪念券前,不少孩子用展柜旁的紫光灯对纪念券进行照射,就可以看到其中印刷的精美纹样。一件件基于敦煌艺术元素设计出的现代艺术佳作与生活用品,让参观者流连忘返。

零距离体验非遗技艺

在非遗馆,亲近敦煌艺术不止于一饱眼福,市民还可以走进非遗手作体验区,参与敦煌石粉彩绘技艺壁画临摹、景泰蓝制作技艺点蓝工艺体验,进一步深入了解丝路文化,感受敦煌图案设计之美。

从线描到调制颜料,再到敷色绘制,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张先生与孩子一起在泥板上绘制出一幅精美的敦煌壁画作品。敦煌石粉彩绘技艺历史悠久,已被列入第四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临摹体验课是一个让孩子了解敦煌文化特别好的机会,”张先生说,“看完展览后,孩子对敦煌文化非常感兴趣,临摹体验课刚好可以让他加深对壁画制作技艺的理解。”

5月18日,观众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体验敦煌石粉彩绘技艺壁画临摹

另一边,景泰蓝制作技艺点蓝工艺体验区也吸引了众多体验者。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被誉为“燕京八绝”之一,制作技艺包括设计、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多道工序。参与者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将珐琅釉料细致地填入铜丝空隙中,最终制作出古色古香的九色鹿景泰蓝圆盘作品。

以文创助“燃”非遗国潮

活态的敦煌文化,正在守正创新中越来越贴近人们的消费生活。在展馆B1层,一件件匠心美物让非遗在保护传承中绽放光彩,向人们展示了非遗资源活化利用的无限可能。

5月18日,观众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体验景泰蓝制作技艺点蓝工艺

步入“文创邮局”,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不仅有明信片、冰箱贴、盲盒、挂件等常设展相关的文创产品,而且有敦煌壁画挖掘考古盲盒、敦煌系列永恒笔等带有敦煌元素的文创产品。工作人员介绍,未来这里还会增加更多敦煌元素的文创产品,供游客挑选。

在“文创邮局”前方,还摆放着一张长桌,上面铺满了各式各样的印章和印泥,其中有不少镇馆之宝的印章,也有整个美术馆的外观造型等数十枚印章。游客们纷纷挑选自己心仪的印章,小心翼翼地盖在文创盖章集上。每一次盖章都像是游客与展品的一次亲密接触,加强了他们与非遗的情感连接。“我的集章册已经盖了很多枚印章了,感觉沉甸甸的。”市民林女士说,她已在期盼着奔赴下一次文化艺术之约。

记者/王广燕,白继开

摄影/白继开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编辑/乔颖

相关阅读
浙江象山再现古老渔家民俗 绽放非遗之美
中国新闻网 2024-06-09
“花开敦煌——常沙娜从艺八十年艺术与设计展”在工美非遗馆开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30
数字敦煌展吸引观众身临其境“游敦煌”,线上线下已覆盖30余万人次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3-21
文创品备受欢迎、传承人现场讲解,非遗技艺在庙会大放异彩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2-15
首届北京国际非遗周22日亮相,汇聚近20国300余非遗项目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0-0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