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半两财经|三家网约车平台赴港IPO 面临亏损收窄、饱和预警,网约车还能赚钱吗?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9 12:31
更多资讯 关注半两财经

2024年开年以来,网约车平台出现“扎堆”冲刺港股上市现象。3月,如祺出行向港股IPO发起冲刺,4月,嘀嗒和曹操出行两家先后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北京青年报记者分析各家招股书发现,选择在近期冲击IPO,很大程度上是因为2023年出行行业复苏,公司业绩回暖。然而行业回暖的同时,风险也在浮现。多地政府发布预警,加强管控,各省市相继发布网约车饱和公告,开网约车还能赚钱吗?面对管控和行业内卷,网约车行业下半场又会走向何处?

亏损是主旋律

网约车行业为何着急上市融资?分析三家的招股书,北青报记者发现,亏损是网约车市场的普遍现象。综合来看,三家公司中曹操出行亏损最多,累计亏损近70亿元。如祺出行次之,三年亏损超20亿,但亏损率逐渐降低,且毛利率逐年提升。滴嗒出行虽然在整体上亏损,但经调整后的净利润在2019年和2020年都实现了盈利。

网约车行业的毛利率并不高,三者对比之下,2023年曹操出行的毛利率为5.8%,实现首次由负转正。与之相比,同样于今年申请上市的如祺出行还在平衡线下挣扎,2023年毛利率为-7.0%。

根据招股书,这主要源于共享出行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高昂的运营成本。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各大平台纷纷采取补贴、优惠等措施吸引用户,这导致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同时,随着监管政策的趋紧和用户对服务品质要求的提高,共享出行企业的运营成本也在不断增加。

网约车公司怎么赚钱?共享出行市场由网约车及顺风车组成。曹操出行和如祺出行均依靠网约车发家。2021年—2023年期间,曹操出行分别实现收入71.5亿元、76.3亿元、106.7亿元。公司绝大部分收入均由出行服务提供,截至2023年占收入比重达到96.6%。其顺风车业务收入占比相对较少。而嘀嗒2014年首次推出的即为基于APP的顺风车平台。招股书显示,嘀嗒出行连续三年是中国顺风车市场中唯一实现盈利的主要市场参与者,2021年、2022年及2023年经调整利润净额分别为2.3亿元、0.8亿元及2.3亿元。

那么,未来他们能盈利吗?各家对此均不看好。曹操出行招股书也提到,自成立以来遭受重大亏损,未来可能无法实现或保持盈利。如祺出行称除过往亏损之外,未来还将继续产生亏损,原因有两点:一是与司机服务费、第三方出行服务平台的服务成本及汽车服务站的成本有关的收入成本预期增加。二是公司正在加大对自动驾驶及Robotaxi运营服务的研发活动投入,研发开支预期增加。

为何融资?三家均表示,将提升技术能力、提升市场份额等。其中,嘀嗒出行还表示,将“寻求战略联盟和投资收购机会”。如祺出行则要在出行中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投资及收购。曹操出行则表示,“融资需要偿还来自三家银行借款的本金和利息”。

绕不开的滴滴

近几年,这几家此前的“小出行平台”能够迅猛发展,有赖于聚合平台如高德出行的市场份额提升,而这也与滴滴被监管的背景分不开。

2021年7月2日,网信办发布《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关于对“滴滴出行”启动网络安全审查的公告》。公告称,将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审查期间“滴滴出行”停止新用户注册。2021年7月4日,根据举报,经检测核实,“滴滴出行”App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相关规定,通知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要求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参照国家有关标准,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563天后,滴滴出行App在应用商店恢复上架。

2021年—2023年期间,曹操出行分别实现收入71.5亿元、76.3亿元、106.7亿元,此前有报道显示,曹操出行重度依赖聚合平台,来自聚合平台的订单交易总额占比从2021年的43.8%增长至2022年的49.9%,并进一步激增至2023年的73.2%。

嘀嗒出行实现扭亏的时间点正巧是滴滴顺风车下线的这一年。2018年4月,滴滴出行APP以1.14亿的月活排名第一,嘀嗒出行以675.02万月活占据第二。2018年8月,滴滴因平台安全问题默默下线其顺风车业务,2019年11月才开始逐步试点恢复顺风车业务,目前滴滴顺风车业务已全部恢复完成。而嘀嗒出行正是在滴滴顺风车下线后订单量突增。2018年订单量同比增长104.20%,2019年同比增长270.50%。2019年,嘀嗒出行在中国顺风车市场市占率达66.50%,排名第一。

多地发布饱和预警

据此前报道显示,4月29日,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发布了3月数据,数据显示3月份共产生8.91亿单,环比上升15%。另一方面,截至2024年3月31日,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679.1万本、车辆运输证284.7万本,同比分别上涨29.9%和26.5%。行业整体看,网约车市场正处于运力饱和、竞争激烈的局面。去年以来,多地监管部门针对网约车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发布预警,今年不少城市继续发布相关预警。

4月6日,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发布风险预警,该市网约车市场运力已基本饱和,网约车单车日均接单量不足10单。4月中旬,温州市交通运输部门发布信息,2022年该市9000余名新增持证驾驶员未实际上岗。4月19日,东莞交通运输网提示,该市网约车司机接单量日益下降、工作强度增加,近八成车辆每天接单不足10单。5月初,遂宁市交通运输局发布预警,提醒当地拟从事网约车的人员,当地网约车运力已经饱和,谨慎入行……类似的预警数不胜数。

司机大量涌入,但是赚的钱却没有等比例增长。以曹操出行为例,2021年、2022年、2023年平均每月活跃司机分别为15.69万人、23.36万人、29.72万人,交易总额分别为89.4/88.8/122.1亿元。也就是说,2023年每月的活跃司机相比2021年增长了100%,但是交易额只增长了不到40%。再看如祺出行,网约车服务的月均活跃司机由2021年的11.9千名增加至2022年的18.6千名,并进一步增加至2023年的36.8千名;出行服务的收入由2021年的人民币1012.5百万元增加至2022年的人民币1249.8百万元,并进一步增加至2023年的人民币1814.1百万元。也就是说,司机数2年间增长了300%还要多,但是收入之增长了180%,远不及司机数量增幅。

网约车合规问题何解?

对于网约车平台来说,合规是它们共同面临的最大问题。曹操出行在招股书中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不合规是全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并透露在整个行业中,2023年的网约车平台平均订单合规率约为67%。

2016年7月28日,交通部正式公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其中规定了符合条件的私家车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才可从事网约车服务。暂行办法中具体规定了“网约车三证”,即网约车运营方要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符合条件的车辆要从事网约车服务,需获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网约车司机要获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

据工商信息平台“爱企查”显示,截至2024年4月24日,如祺出行共有41条行政处罚。其中罚款原因主要分为两类:旗下提供服务的车辆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旗下出租车司机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等。

如祺出行招股书显示,若车辆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相关当事人可被监管部门处以3000元-1万元之间的罚款;从事网约车服务的驾驶员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可被监管部门处以200元-2000元之间的罚款。

根据嘀嗒的招股书,由于缺乏适用于网络预约车服务的牌照,2020年至2022年9月期间,嘀嗒顺风车平台累计收到57宗行政罚款,其中36宗已经撤销。剩余的21宗罚款金额从5000元到3万元不等,总计约55万元。 

早在2023年7月,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就已对网约车及聚合平台公司进行约谈。约谈要求,针对网约车合规化,要求严把司机和车辆注册关,加快清退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和车辆,聚合平台公司要严格核验接入的网约车平台公司经营许可资质,督促网约车平台公司对驾驶员和车辆有关许可严格核验把关,确保依法合规经营。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实习生/朱银花 朱丽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多地发布网约车饱和预警 交通运输部:4月网约车订单量环比降1.4%
广州日报 2023-05-12
滴滴启动美股退市 将与嘀嗒角逐“港股网约车第一股”
经济观察网 2021-12-06
滴滴启动美股退市,将与嘀嗒角逐“港股网约车第一股”
经济观察报 2021-12-03
8月网约车遇冷订单下滑,行业仍面临合规大考
第一财经 2021-09-17
调查|无证网约车被罚背后:多个平台注册司机无需“双证”
澎湃新闻 2021-05-15
交通运输部:网约车合规信息查询服务日均查询量超7000次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1-04-29
滴滴暂停石家庄跨城订单服务 多家网约车平台关闭京冀部分通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1-07
北青快评 | “顺风车不能做网约车”的底线必须守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0-12-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