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在路上”的四川汉源 抓住“爆款”古路村 推动旅游产业化
成都商报 2024-05-16 13:07

古路村位于四川汉源县永利彝族乡,地处大渡河大峡谷之上,被称为“悬崖上的村庄、天梯上的彝寨”。这个闭塞的村庄一直被路所困扰,至今进出村庄,只能依靠一条横跨峡谷的索道,和一条凿于绝壁之上的骡马道。

但今年3月,古路村突然爆火,正是因为这条险峻的、长约3公里的骡马道。在抖音、小红书、快手等社交平台上,徒步古路村骡马道的攻略详细而全面,甚至某个悬崖洞、某棵树都有了标注和描述。

汉源县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颜晓华告诉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古路村走红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一是乐汉高速去年底正式通车,让游客抵达古路村更便捷;二是当下兴起了徒步热,古路村刚好满足了徒步游客的“胃口”;三是汉源县在发展古路村旅游上做了“很多准备”。

颜晓华表示,当下,如何留住并利用古路村的流量,推动全县旅游产业化发展,已成为当地紧迫而重要的工作。

成为“网红”

“四川人自己的虎跳峡”古路村突然走红

5月5日下午,“五一”小长假最后一批游客下山。很多人没有爬完全程,有些因为太累爬一段就撤下来了,有些因为准备返程不敢久留,还有一些游客只是来“打卡”拍照,并没有做好徒步的准备。

国道245线沿着大渡河连接金口河和汉源,离金口河大峡谷景区6公里左右便是古路村。骡马道的起点位于245国道上的“一线天”,大渡河的一条小支流上,成昆铁路从隧道中穿出来,跨过峡谷又迅速扎进隧道,火车呼啸而过,天空变成一条细线一闪而过……

逼仄的大峡谷里是陡然的热闹,小吃摊前热气腾腾,游客服务中心门口正在售卖咖啡和冷饮,两个停车场远远不够,更多车辆沿着路边停放。从山上下来的游客,有感叹山险路陡的,也有轻松惬意的,他们在山脚短暂停留,然后匆匆返程。

来自汉源县文广体旅局数据显示,“五一”小长假,古路村共接待游客3万人次,主要是来自川渝自驾游游客。

从峡谷底部到古路村,落差近千米,骡马道就挂在垂直的悬崖上。有网友把古路村称为四川人自己的虎跳峡,“不是虎跳峡去不起,而是古路村更有性价比!”一时间,“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都没这么多人”“我在山顶等你”成为网络流行语。

据汉源文旅公众号,古路村在今年3月上旬突然走红,当月全网视频点击量超1.2亿。已有20多家旅行社、户外俱乐部开通了古路村旅游专线,工作日游客量从年初约1000人次到现在约3000人次,周末最高达8000人次。

成都某旅行团导游詹先生告诉记者,今年春天,古路村成为成都最热门的旅游线路之一,每天都要发团往古路村。很多人循着网络流量而来,体验徒步,也趁着热度去打卡。

汉源县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建了一个“古路村旅行团对接群”,这个80多人的微信群,让汉源文旅工作人员与各旅行团负责人随时保持在线沟通。古路村的天气、路况、接待等情况,每天都在群里轮播。

雨季来临,汉源县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建议,游客前往古路村,一定要提前查看天气、路况信息。

抓住“流量”

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接住“泼天的富贵”

永利彝族乡乡长吉勒拉铁深刻感受到“流量”带来的喜悦和压力,古路村吃上“旅游饭”确实让村民增加了收入,但接待服务、安全保障、环境卫生等一系列工作,也让当地基层干部有些“措手不及”。

吉勒拉铁是凉山人,古路村爆火后,他已经一个月没有回家了。而其他乡干部、村干部,最近两个月同样忙在一线。“最辛苦的是交警队的几个小伙子。”吉勒拉铁表示,在大渡河峡谷里,指挥交通是一件头疼的事情。

事实上,汉源县已经开始着手解决古路村的交通“瓶颈”。该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陈春妙告诉记者,古路村爆火后,汉源县对客运车辆和道路安全都进行了整改提升,增设安全警示标牌,改造沿线护栏,增加道路养护人员观察清理落石隐患点……

汉源县旅游发展服务中心介绍,为了接住古路村爆火的“泼天的富贵”,汉源火速成立了古路村服务保障能力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县级统筹、村级为主、三镇助力、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成立了综合协调、安全保障等多个小组,在旅游安全保障、交通服务、旅游市场环境规范、志愿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

过去两个月,古路村先后解决了缺水、厕所不足、环境卫生、骡马道部分路段安全隐患等问题。吉勒拉铁告诉记者,因为很多垃圾丢在悬崖上捡不到,当地还请来专业团队,定期开展陡峭崖壁垃圾清理。

与此同时,当地还先后开展送消费券、免费送黄果柑等“促销活动”……古路村党支部书记郑望春表示,决不能让到古路村旅游成为“一阵风”、“一锤子买卖”。

“不断冒出网红文旅局长、网红景点,都是卷出来的。”颜晓华说,全国各地都在争相推荐自己的旅游资源,都在抢“流量”,古路村是网友捧红的,“我们必须珍惜这个机会,接住这波流量”。

“在路上”的汉源

川西交通次枢纽 很多车辆习惯在汉源刹一脚

古路村的命运,与路紧密相连。

王俊是四川仁寿人,妻子是古路村村民。其老丈人在10多年前就在“一线天”经营卡车加水和小卖部。他说10年前就看到有游客从“一线天”徒步到古路村,那时候村里还没有民宿,游客上山后要过夜只有在村民家借宿。

10年前的古路村,还是一个纯粹的农业村,种土豆、红薯、玉米。骡马道2003年才凿出来,连接村庄的索道到2018年才建成。这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村庄,过去的漫长岁月都被“困在”悬崖之上。

在村里老人的记忆里,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从山上下来过。骡马道凿通以后,村里人开始发展核桃和花椒产业,采摘后背到山下再搭火车去峨眉等地售卖。随着游客慢慢增多,村里也逐渐有了经营农家乐、民宿的村民,如今村里已有10多家民宿。

王俊以前在外地打工、经营餐厅,古路村因路而火后,他回到村里经营小吃。他说还有好些年轻人也回到了村里,办农家乐、搞直播,以及摆摊经营小吃、冷饮等。

与古路村相似,汉源旅游经济的发展同样与路密不可分。汉源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教导员陈忠庆告诉记者,京昆高速、峨汉高速、成昆铁路穿越崇山峻岭,让汉源成为融入成渝、链接攀西、辐射康藏的川西交通次枢纽。每年5月中旬到6月底车厘子成熟期间,九襄高速路出口周末车流量翻番。

“九襄牛肉、汉源车厘子让很多车辆习惯在汉源刹一脚,古路村爆火后,我们想尽办法引流到县城、九襄,让游客到汉源有更丰富的体验感。”颜晓华告诉记者,汉源县有很好的旅游资源,接下来,汉源将积极推进古路村创建AAA级旅游景区,聚力打造全国优质户外运动基地、山地徒步旅游目的地,同时联动轿顶山、牛背山、峨眉山等周边景区,融入大峨眉交旅融合环线,以点带面,推动全县旅游高质量发展。

汉源县文广体旅、公安、市场监管、卫健等部门和永利乡“五一”期间组成30余人的服务队伍。身在一线的吉勒拉铁表示,这是古路村爆火后的“应急响应”,未来需要建立平台公司,对旅游资源统一经营,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五一”小长假古路村接待游客3万人次,旅游收入只有80多万元。吉勒拉铁表示,很多游客上山买根竹杖,下山吃坨洋芋,成为古路村主要的旅游收入。据他了解,有旅游公司正在与当地接洽,规划把汉源更多的旅游资源整合起来,实现旅游产业升级。

多位汉源官方受访者告诉记者,以“爆款”的古路村为契机,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推进旅游产业化升级,汉源还有一条长路要走,但大家有信心。

文/杨灵 蒋麟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四川省雅安市大力实施乡土人才培育行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12-14
图片人物 |“在希望的春天,一起奋斗!”
新华社 2023-03-07
四川泸定6.8级地震:调查人员跋山涉水进村入户开展震害调查
中国新闻网 2022-09-11
视窗 | 济南朱家峪村:留住古村貌 引得游客来
新华社 2022-07-29
新疆旅游爆火之后 产业化仍在路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07-23
最新评论